王憲舉:俄轉向「新型經濟」應對西方製裁
第八屆東方經濟論壇日前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舉行,本屆論壇吸引了中國、印度、蒙古國和老撾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7000名代表參會。俄總統普京在本次論壇上強調,發展俄遠東地區是俄羅斯在21世紀的戰略優先事項。
自俄烏沖突爆發、西方對俄實行全面經濟和金融製裁以來,俄羅斯經濟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和空前的考驗。俄羅斯能否在西方製裁下找到一條穩定與發展自身經濟和金融的道路,這不僅對俄經濟,而且對俄政治和外交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包括舉辦東方經濟論壇、發展遠東地區在內等舉措,都是俄方在探尋這條道路方面的努力。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俄領導人、負責經濟的官員、銀行家和企業家,以及學者和專家都在談論俄羅斯“經濟轉型”。他們的一個共識是:俄羅斯經濟將面臨至少三年的困難的“轉型期”,而經濟結構轉型最終令俄經濟將以“新的模式”發展。今年6月16日普京總統在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上闡述了“新的模式”的五個原則:一是突出“主權經濟”,在美西方經濟和金融製裁下,俄必須捍衛本國經濟權利,依靠自身力量發展形成自己的供給側經濟;二是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社會公正、減少貧困和不平等現象;三是大力發展私營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四是著重致力於運輸、物流和其他基礎設施建設;五是保持經濟開放性。
那麽,在轉向“新型經濟”和“新的模式”之際,俄羅斯當前經濟和金融有哪些特點?
第一,俄羅斯已挺過經濟最困難階段。普京曾表示,去年第二季度是俄經濟最難之時。總體而言,俄應對美歐製裁的戰略相對比較奏效,在去年異常困難的情況下,經濟只下降2.1%。今年前4個月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3%,全年預計將增長1.5%至2%。俄總理米舒斯京認為,“俄經濟已適應當前挑戰,增長勢頭足夠穩定”。
第二,俄金融系統運行正常。去年2月美西方國家聯手禁止俄羅斯主要銀行使用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國際結算系統,並禁止美歐國家對俄開展外匯交易,令盧布急劇貶值。俄央行采取強製結匯、外幣取現限額、限製對外資本轉移、天然氣須用盧布結算等舉措,反製了部分購買俄羅斯天然氣的歐盟國家,穩定了盧布匯率,加快了俄金融機構資產和負債本幣化趨勢,在對外貿易中加快了“非美元化”進程。
第三,替代產品政策效果明顯。歐盟迄今對俄羅斯已采取11輪製裁,美歐不僅停止向俄羅斯出口其需要的商品,而且要求數百家西方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從俄市場撤離,以癱瘓俄市場。然而俄方不僅接管了西方企業撤離後騰出來的200萬平方米商業面積和兩萬億盧布的商品市場,且鞏固了“主權經濟”的地位。俄政府一方面集中國家資源,解決外國商品替代問題;一方面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去年以來俄國內有760萬人登記註冊私營公司。
第四,能源經濟開始發生變化。由於西方國家陸續出臺嚴格的製裁措施,俄拒絕向這些國家出口石油並調整能源出口戰略,增加向印度、中國等東方國家輸出油氣,並降低能源在整個外貿出口中的占比。去年俄外貿總額5920億美元,其中1/3是非原料非能源產品,農產品出口達410億美元。
由此可見,俄經濟政策和模式的調整初見成效,對於應對西方全面經濟製裁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要看到,經濟結構的改革和市場機製的完善並非一日之功。要在西方製裁下找到一條使俄國內和對外經濟穩定與發展的道路,還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俄烏沖突戰事仍在持續,這對經濟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普京曾表示,“鞏固國防和安全、購買武器需要額外資金”,造成了政府預算赤字。而要做到“在落實國家防禦和安全保障任務的同時保持經濟增長”,絕非易事。
其次,俄仍需避免金融出現動蕩。由於能源出口收入減少等原因,今年8月俄羅斯盧布匯率大跌,盧布貶值一度達到30%。俄央行大幅加息,把關鍵利率從8.5%提高到9.5%,才使美元與盧布的匯率回到1∶96.47。而盧布貶值與通貨膨脹具有密切聯系,如果盧布貶值10%,商品價格將平均上漲7%。雖然俄羅斯央行的業務能力強,但金融資本較弱及其與美歐銀行爭鬥,依然容易引發俄金融和貨幣的不穩定。
再次,投資不足和科技進步緩慢拖後腿。俄羅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投資建設交通運輸、物流、港口、公路和鐵路、造船業等基礎設施的計劃。但是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投資,而作為幾十年來對俄投資存量最多的歐盟,其製裁不僅製約俄企業法人進入歐洲資本市場進行股權和債券融資,而且限製了歐洲投資者進入俄資本市場。而投資資金不足也影響了俄科技的進步。去年以來,數萬名信息技術專家離開俄羅斯去國外發展,這使俄羅斯高技能人才短缺、高科技發展緩慢的問題更加嚴重。
總之,為了打破美西方的經濟和金融製裁,俄羅斯調整經濟結構、探索穩定金融和發展經濟的新模式新途徑,“為增長而奮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這些政策要長期起作用並足夠有效,俄羅斯要找到在西方製裁下保障自身經濟和金融穩定與發展的道路,仍需更多努力和更大支持。
(作者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文章轉自環球網)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