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国家级”“标杆”如何炼就? 津南区绿色低碳转型工程“智”助达峰
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全国“水效领跑者”、1个“国字号”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还有市区级绿色工厂47家……从节能降耗到产业转型,从结构优化到体系完善,津南区实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工程是如何进行的智慧变革?
秋日暖阳下,驻足于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程钢铁集团)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旁,一方水域波光粼粼、排排光伏熠熠生辉。工作人员不时穿行其间,为设备定期“体检”做好准备。
作为全国钢铁行业的首个水面光伏项目,荣程钢铁集团的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充分利用厂区内600亩蓄水塘,采用“浮筒支架+水下抛锚”的安装方式,将61000多块1.5平方米大小的光伏板集合在一起,形成了“水下养鱼、水上发电”的全新模式,为厂区提供源源不断的绿色电能。
“我们研究使用了特殊的安装方式,使连片的光伏板能够抗风浪、保安全、稳运行。目前,每年的发电量达到4800万度,全年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8万吨。”荣程钢铁集团能源环保处处长潘玉桐转过身,指着远处的厂房告诉记者,“搭配14万平方米的屋顶光伏,叠加的光伏效应逐步显现,绿电效用大幅提升。”
与多数钢铁厂不同,荣程钢铁集团自建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4.8万吨。企业将市政生活污水、收集到的雨水及钢铁生产废水,分别经过不同处理工艺加工后,转化为不同品种的再生水,高效回流车间,循环利用。
潘玉桐介绍说:“集团投资了1.5亿元改造污水处理厂,又投入了1.3亿元做厂区内的循环水改造零排放,也因此成为全国钢铁行业中第一家废水零排放示范项目。”
在污水处理站,8个污水处理池依次排开,过滤、沉淀、水解……荣程钢铁集团动力厂车间主任高振欣带领工作人员正在进行例行巡检。“工作人员轮班坚守在能源管理中心智慧平台前,污水处理、回流数据一目了然。”高振欣说,“周边葛沽镇的生活污水和收集到的雨水,约占厂区生产用水的四分之三,企业自身产生的污水循环再利用,就是剩下的四分之一。除了蒸发,一滴水也不浪费。”
津沽大地、海河以南,八里台镇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内,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持续探索“双碳”实践,现已广泛规划布局智能微电网等场景解决方案,采用能源数字化管理平台,精准识别无效耗能,进行预警。目前,该工厂可实现节电35%、减碳36%、节水54%、节省废料59%,成为首个入选世界“可持续灯塔工厂”的中国本土企业。
海尔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工程技术部部长胡小波表示:“我们一直在坚持秉承国家战略,实践数字化转型,同时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扶持。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充分应用,能够做到全世界领先的‘可持续灯塔工厂’,我们在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更希望赋能企业的上下游,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
破立并举,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提升能效利用;体系推进,实施低碳工程。津南区锚定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围绕重点领域,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现代轻工、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命健康6条主导产业链,着力打造“3+2+1”现代产业体系,带动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转型,让企业发展底色更绿、底气更足。津南区将进一步实施工业能效提升计划、工业水效提升计划和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提升计划,争创国家“水效领跑者”;培育发展绿色产业,创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生态产业化;到2027年,计划创建国家级、市级绿色制造示范单位30家。
津南区工信局副局长(挂职)安阳介绍说:“通过推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水效领跑、工业废水循环利用试点等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津南区已有荣程钢铁集团、海尔洗涤、凌云高新汽车、经纬辉开光电股份、瀚洋重工等8个‘国家级’‘标杆’作为典型引领,很多企业实施了一大批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改造项目,也推动着工业领域由‘要我低碳’向‘我要低碳’转变。后期,我们将持续做好政策宣传、专题培训、供需对接等惠企服务,打造绿色制造的排头兵,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助力提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含绿量’‘含新量’‘含金量’。”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