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一場開放與合作的雙向奔赴
2023-11-06 10:03:50
·
金融時報客戶端
11月5日,第六屆進博會如期而至,世界目光再次聚焦東方。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動力不足,需要各國同舟共濟、共謀發展。中國將始終是世界發展的重要機遇,將堅定推進高水準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11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向第六屆進博會致信中的話語,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凝聚起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廣泛共識。
前五屆進博會累計註冊觀眾超200萬人次,13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國家綜合展,企業商業展參展商1.5萬餘家次,代表性首發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超過2000項,累計意向成交額近3500億美元……一組組數據證明,這是一場開放與合作的雙向奔赴。在中國更趨開放優化的營商環境下,連年成功舉辦的進博會不僅僅是“全球首發”“中國首展”的大舞臺,也是參展企業進一步融入中國市場的合作橋樑,更是觀察行業發展新趨勢和新動能的窗口。
又是一年相逢時,黃浦江畔的“四葉草”內正在書寫著中國與世界“美美與共”的進博故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主動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中國,不僅實現了自身高質量發展,也為世界各國提供了重要機遇。可以期待,未來中國將持續以對外開放的決心為全球增長注入信心。”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2018年以來,進博會成功舉辦五屆,依託中國大市場優勢,發揮國際採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平臺功能,對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習近平主席在上述致信中指出。
老朋友“如約而至”,新朋友“心嚮往之”,走過五年,進博會“朋友圈”持續擴容。據悉,本屆進博會將迎來154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來賓,吸引超過3400家參展商和近41萬名專業觀眾註冊報名。已有超過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確認參加國家展,覆蓋五大洲,其中11國首次參展,34國首次線下參展。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數達到近300家,超過歷屆水準。
進博會暢通國內大循環,鏈接國內國際雙迴圈,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經濟的新脈動,為世界經濟“輸血加壓”,也為外國企業深挖中國廣闊市場潛力提供了重要平臺。五年來,通過實實在在的開放行動,“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大機遇”的承諾已經廣結碩果。從首屆進博會達成578.3億美元意向成交額,到第二屆累計意向成交711.3億美元,再到第五屆的735.2億美元,越來越多外國企業通過進博會紮根中國。
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6+365天”永不落幕的進博會“溢出效應”持續釋放。作為進博會溢出效應承接和功能輻射的交易服務主平臺,虹橋進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裏,往屆進博會上的明星產品隨處可見。據悉,通過對接五屆進博會,該交易中心平臺目前已累計集聚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個品牌。今年前三季度,平臺貿易額超100億元人民幣。
“進博會自創辦以來,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水準不斷提升,已成為我國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的新名片,成為中國與世界貿易連接的一扇窗口。”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葉銀丹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第六屆進博會如期開幕,釋放了中國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念,中國將與世界共用國際貿易發展新機遇。
持續上演的進博故事和不斷外溢的進博效應,將一個堅定推進高水準開放,持續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方向發展的中國形象呈現在世介面前。
新老朋友慕名赴約進博會,是中國踐行承諾,持續推進對外開放的最好迴響。自貿試驗區七次擴容至22個,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條目由190條壓減到了27條,實現製造業條目清零,服務業准入大幅放寬,中央政府清理法律法規2300多件、地方政府清理19萬多件,關稅總水準由加入世貿組織前的15.3%大幅降至7.5%以下……一系列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激發著中國市場的澎湃活力,也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新動能。目前我國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夥伴,貨物貿易總額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資和對外投資位居世界前列。據測算,2013年至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0%。
在世界經濟復蘇面臨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上升的背景下,超大規模的中國市場,持續向好的經濟表現,開放不止的堅定決心,促使外資繼續保持“入華”熱忱。截至2022年,外商累計在華設立112.6萬家企業,累計投資19.7萬億元。今年1月至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7814家,同比增長32.4%,製造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2.4%,跨國企業仍然看好在華投資前景。
“近年來,我國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形成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開放型經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更以自身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持續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大市場’正在成為‘世界大機遇’。”葉銀丹表示。
婁飛鵬表示,持續推進對外開放助力中國經濟增長,更好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時也讓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貨物貿易國,中國堅定的開放舉措將繼續為世界各國提供巨大市場機遇,在開放共用中推動全球經濟持續增長。
從宣佈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五大舉措”,到重申中國持續推進更高水準的對外開放,再到“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每一屆進博會上,開放、合作、共用的理念貫穿始終,中國也用實際行動圓滿完成了一份又一份精彩的“進博答卷”。
“希望進博會加快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功能,以中國新發展為世界提供新機遇;充分發揮推動高水準開放的平臺作用,讓中國大市場成為世界共用的大市場;更好提供全球共用的國際公共產品服務,助力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讓合作共贏惠及世界。”在致信中,習近平主席表達了對於進博會越辦越好的殷殷囑託和期望,這實際上也是各國共同期待。
中國經濟保持總體回升向好的態勢,是如期舉辦第六屆進博會的底氣和自信所在。中國有14億多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構成的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蘊含著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數據顯示,未來5年(2024年至2028年),中國貨物貿易、服務貿易進出口額有望累計超過32萬億美元、5萬億美元。全球參展商不遠萬裏赴會,就是為了借助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需求優勢,增強發展穩定性。
葉銀丹表示,當下,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向好,人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超大市場規模源源不斷地釋放增長潛力。同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擴大制度型開放,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品質和水準。這些都為全球經濟復蘇和跨國企業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彙聚開放合力,增添發展動能。“未來,中國將持續推進對外開放,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持續改善營商環境,推進自貿區、自貿港等高水準開放平臺建設,以合作共贏惠及世界。”葉銀丹表示。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