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底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金融強國建設目標,部署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金融工作。
12月2日、3日、4日,新華社相繼刊發對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雲澤,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的專訪。三人就如何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如何以金融高質量發展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如何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如何促進資本市場的平穩健康運行等問題給出回答。
12日4日,《人民日報》發表潘功勝署名文章《加快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建設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文章再一次圍繞確保金融工作正確方向、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等問題作出解讀。
潘功勝: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金融工作的正確方向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事關經濟興衰和國家安危,事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必須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權,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
金融工作會議時隔6年再次召開,從“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更名為“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凸顯了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高度重視,金融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圍繞奮力開拓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強調“八個堅持”,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根本保證。
在複雜嚴峻的環境下,不斷破解金融高質量發展中的體制機制難題,必須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近年來,我國金融業快速發展,規模大、活力強。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和矛盾。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高,融資結構有待優化,一些企業低效佔用了大量金融資源。金融亂象和腐敗問題屢禁不止,金融監管和治理能力薄弱,經濟金融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穩妥處理金融領域突出問題,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必須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完善黨管金融的體制機制,切實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金融治理效能。
潘功勝:
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有力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和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必須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係,始終保持穩健性,管好貨幣總閘門,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守護好老百姓的錢袋子。
一是更加注重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滿足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促進經濟穩定增長。積極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優化新增貸款投向,這三個方面對支撐經濟增長的意義本質上是相同的。
二是加強與財政、監管等政策的協調配合,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服務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繼續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企業技術進步專項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製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健康發展,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
主動適應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大轉型,戰略上,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策略上,弱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水準,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外溢,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維護房地產市場穩健運行。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準,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利率是重要的生產要素價格,直接影響消費、投資、國際收支等,利率水準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經濟平穩持續增長。堅持以我為主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宏觀調控和跨週期設計的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準,保持利率水準與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發揮好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改革效能,促進降低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發揮好利率自律機制作用,維護市場競爭秩序。
四是統籌內外均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中國人民銀行將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增強匯率彈性,更好發揮人民幣匯率調節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讓市場供求在匯率形成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根據宏觀經濟和金融市場形勢,穩定市場預期,堅決對市場順週期、單邊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
潘功勝: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推動穩妥化解重點區域和重點機構金融風險。當前,我國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機構經營整體穩健,金融市場平穩運行,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規模在金融系統的占比都很小。中國人民銀行將更好履行中央銀行最後貸款人職能,配合有關部門和少數高風險機構相對集中的省份制定實施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案,進一步壓降高風險機構數量和風險水準,多管道補充資本。把握好權和責、快和穩等關係,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處置金融風險,依法保護最廣大儲戶、中小投資者和被保險人的利益。
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建設。完善金融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機制,加強金融風險源頭管控,對金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強化存款保險專業化、常態化風險處置職能,豐富存款保險風險處置措施和工具。完善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制度,維護外匯儲備資產安全和規模穩定。推動金融穩定立法,健全金融穩定保障基金制度。
做好金融支持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總的看,我國政府債務水準在國際上處於中游偏下水準,中央政府債務負擔較輕。地方政府債務主要用於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有實物資產支持,對當地經濟發展有正外部性。大部分債務集中於經濟基礎較好、發展勢頭強勁的省份,有能力自行化解債務。對於少數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按照中央部署,在地方政府承擔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化解主體責任的基礎上,中國人民銀行會同有關部門指導金融機構按照依法合規、平等協商的原則,穩妥化解地方政府存量債務風險,嚴格控制新增債務,健全債務風險防範長效機制,支持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
潘功勝:堅持深化金融改革開放,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促進充分就業和經濟增長。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落實中央銀行獨立財務預算管理制度,增強中央銀行財務實力,為依法履職提供堅實支撐。完善廣泛覆蓋、高效安全的現代支付體系。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推進我國征信市場發展。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大型商業銀行主力軍作用,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推動中小銀行回歸本源和主業,健全公司治理和內部管理,推動各類金融機構在規模、結構、區域佈局上更加合理。加強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提高債券市場市場化定價能力和市場韌性,進一步優化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推動金融高水準雙向開放。經過10多年發展,人民幣已成為我國跨境收付第一大幣種。要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完善境外人民幣市場建設,提升跨境人民幣業務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拓展境內外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和合作,務實做好中美、中歐金融工作組工作,提升我國在重大國際金融規則、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潘功勝: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人才隊伍
持續強化政治建設。中國人民銀行是我國的中央銀行,必須胸懷“國之大者”,強化使命擔當,在政治上、業務上、作風上、廉政上達到更高標準、落實更嚴要求、作出更優表率。堅決提高政治站位,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為第一議題,堅決落實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
有力推進組織建設。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不斷提升黨的組織體系建設的整體效能。加強幹部選育管用工作,發現、培養、使用守紀律、敢擔當、能力強、群眾認可的幹部,努力營造幹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氛圍。持續建設一支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幹部隊伍,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金融事業高質量發展,確保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堅定不移正風肅紀反腐。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嚴負其責、嚴管所轄,把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長期堅持下去。求真務實,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提升幹事創業的責任心和敢打硬仗的作風,提高專業能力和水準。加大腐敗懲治力度,堅持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
持續深化中央巡視和審計整改。常態化長效化推進中央巡視整改,確保改到位、改徹底。一體推進內外部巡視、審計、信訪、有關監督檢查等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強化廉政建設,改進內部管理,規範對外履職。
下一步,將緊緊圍繞強監管嚴監管,堅決做到“長牙帶刺”,持續提升監管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和協同性。
一是全面強化“五大監管”。堅持風險為本原則,抓准入、抓法人、抓治理,強化機構監管。堅持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強化行為監管。堅持“同一業務、同一標準”原則,強化功能監管。堅持“實質重於形式”原則,強化穿透式監管。堅持圍繞金融機構全週期、金融風險全過程、金融業務全鏈條,強化持續監管。
二是嚴格執法敢於亮劍。深入整治金融市場亂象,做到堅持原則、敢於碰硬、一視同仁、公平公正。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把板子真正打准、打痛。會同有關部門嚴肅處理違法違規第三方仲介機構。強化監審聯動、行刑銜接、紀法貫通,切實提高違法違規成本。
三是著力加強監管保障。進一步健全金融法治,做好法規政策的“立改廢釋”,與時俱進完善審慎監管規則,紮緊制度的“鐵籬笆”。加快監管大數據平臺建設,充分運用科技手段,快速有效識別、精准鎖定金融風險。同時,我們還將堅持刀刃向內,強化“對監管的監管”,切實做到“打鐵自身硬”。
實現金融監管全覆蓋,是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必然要求。初步考慮,全覆蓋的要義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管合法更要管非法,始終堅持金融特許經營、持牌經營原則。二是管行業必須管風險,嚴密防範一般商事行為異化為非法金融活動、衍生出金融風險。三是金融監管總局牽頭建立兜底監管機制。這是實現全覆蓋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黨中央明確部署的重要任務,我們責無旁貸,堅決用鐵肩膀扛起重擔子。
下一步,金融監管總局將在中央金融委員會的統籌領導下,協同構建全覆蓋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做到同責共擔、同題共答、同向發力,確保監管無死角、無盲區、無例外。主要包括:
一是中央金融管理部門對各自監管領域分兵把守,既要管“有照違章”,更要管“無照駕駛”。
二是行業主管部門在職責範圍內防範和配合處置本行業本領域的非法金融活動。
三是相關職能部門嚴把登記註冊、廣告行銷等關口,堅決防止亂辦金融。
四是金融監管總局將牽頭建立監管責任歸屬認領機制和兜底監管機制,確保一切金融活動特別是非法金融活動有人看、有人管、有人擔責。推動明確跨部門跨地區和新業態新產品等金融活動的監管責任歸屬。確實難以明確責任的,由金融監管總局負責兜底。
下一步,將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堅決打好攻堅戰和持久戰,重點是加快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一是堅持穩妥有序。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加大力度推進風險處置。把握好時度效,充分考慮機構和市場的承受能力,有計畫、分步驟開展工作,切實防範處置風險的風險。
二是分類精准施策。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加強指導協調,推動“一省一策”“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制定風險處置方案,避免“一刀切”。
三是深化標本兼治。推動中小銀行機構優化結構、提質增效。推進保險公司回歸本源、突出保障功能,引導資管、非銀等機構堅守定位、差異化發展。
一是加快構建“大消保”工作格局。抓緊建立完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和金融消費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推動構建責任清晰、高效順暢的消保工作體系。
二是抓住適當性管理這個關鍵。完善適當性管理辦法和操作規程,督促金融機構嚴格執行金融產品、銷售管道、目標客戶“三適當”要求。健全金融產品資訊披露制度,推動金融機構做好客戶風險偏好評估,嚴厲打擊虛假宣傳和誤導銷售。
三是暢通管道落實分級辦理。建立金融消費者投訴舉報流程和標準體系,制定“有效投訴”認定標準和篩查辦法,健全“轉、受、辦”處理機制,確保群眾合理訴求得到及時回應、妥善解決。
四是標本兼治化解突出矛盾。圍繞保險退保、信用卡投訴、車險理賠、個人住房貸款提前還款等投訴相對集中領域,系統研究解決辦法,強化源頭治理。同時,加強金融消費者宣傳教育,提升全社會金融素養。
會議召開以來,證監會圍繞全面貫徹會議精神,加快建設安全、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謀劃了一系列落實舉措。概括起來,就是把握“一條主線”,做到“三個突出”。
“一條主線”,就是強化政治引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把握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加強黨對資本市場的全面領導,特別是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強化各級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切實把黨的領導貫徹到資本市場工作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
“三個突出”:一是突出主責主業。全面強化監管主責主業,提升監管效能,提升對資本市場重點領域風險的源頭防控,守牢風險底線,築牢資本市場健康發展基礎。
二是突出改革深化。堅持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創新,著力解決資本市場不平衡、不充分突出問題,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功能,為實體經濟和投資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三是突出自我革命。堅持刀刃向內,推進證監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更大力度推動中央巡視整改常態化、長效化,鍛造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
目前,我們正按照中央部署,圍繞上述方面抓緊制定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政策框架,將堅持成熟一個、推出一個,扎實推動落地見效。
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是新時代新征程上黨中央賦予資本市場的新定位。資本市場在整個金融市場中體量不算大,但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一是資本市場資訊高度透明、價格信號靈敏,是資源配置與政策傳導的重要管道。二是資本市場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特點,能夠促進完善公司治理,有效激發社會創新創造活力和企業家精神。三是能夠優化融資結構,助力穩定宏觀杠杆率。四是資本市場覆蓋股債期、場內外等豐富的投融資工具,能夠滿足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多元化金融需求。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問題導向,守正創新,圍繞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推出更多務實舉措。
第一,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堅持以資訊披露為核心的理念不動搖,堅持註冊制的基本架構不動搖,加大對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加大力度推進投資端改革,吸引更多中長期資金入市,動態優化IPO定價、再融資、減持等制度安排,促進投融資動態平衡。
第二,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積極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堅守各交易所板塊定位,支持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世界一流交易所,高質量建設北京證券交易所,推動新三板和區域性股權市場制度和業務創新,更好發揮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積極作用,進一步完善層層遞進的市場結構。促進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推動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市場擴面提質。穩慎有序發展期貨和衍生品市場,助力提高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
第三,大力提高上市公司品質。資本市場“晴雨錶”功能主要通過上市公司來體現。去年,5000餘家上市公司實現增加值超過18.23萬億元,占GDP的15.1%,研發投入占全國研發支出的五成。
我們將扎實推動新一輪提高上市公司品質三年行動方案落地,突出中國特色公司治理建設。優化並購重組、股權激勵、分紅等制度安排,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督導上市公司規範治理、誠信經營,支持更多上市公司做優做強,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助力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基礎。
第四,推進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對外開放。統籌開放和安全,穩步推進市場、機構、業務的立體化開放,深化拓展互聯互通,便利跨境投融資,同步加強開放條件下的監管能力建設。
下一步,證監會將著力提升監管適應性、針對性,為資本市場改革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一是全力維護資本市場穩定運行。風平浪靜好行船。我們將加強對股市交易行為、資金流向的監測,建立健全風險綜合研判和預警機制。完善一二級市場逆週期調節機制,鼓勵和引導上市公司回購、股東增持,發揮好各類經營主體內在穩市作用。健全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應急回應機制,加強分級會商和快速反應,守牢風險底線。
二是落實監管主責主業。堅持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著力提升抓早抓小的能力,強化對大股東資金佔用、過度杠杆、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缺乏隔離等潛在風險隱患的源頭治理。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機制,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零容忍”打擊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同時,與有關方面一道,防範好房地產風險、地方債務風險和金融風險的傳遞共振。
三是堅決消除監管真空。加強監管協同,依法將各類證券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嚴厲打擊“偽私募”,清理整頓金交所、“偽金交所”。協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大型企業集團債務風險的監測監管。
四是加強監管能力建設。落實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任務,健全內部協同機制,切實提高監管的有效性。同時,加強監管科技建設,強化跨部門資訊共用,提升數位化智能化水準,為監管履職提供更有力支撐。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