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地球之友及香港金融發展局于COP 28中國角合辦首個邊會論壇
香港地球之友及香港金融發展局于2023 年12 月6 日在第28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大會「中國角」場內合辦題爲「中國香港:推動綠色金融創新、實踐可持續發展」的邊會論壇,以實踐香港成爲領先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心之願景。這亦是香港非官方代表首次于COP舉辦「中國角」邊會論壇,別具重要意義,並可讓國際社會關注香港于推動全球環境保護及可持續金融發展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可擔當引導國際社會投資優質綠色項目的重要角色,爲區內以至整個亞洲的綠色轉型作出積極貢獻。作爲本論壇的首位致詞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財經事務) 甄美薇女士表示:「金融業可透過引導資金配對減緩和適應措施以及優質綠色和可持續項目,以推動轉型,幫助解決有關問題。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擁有流動性充足及多元化金融産品的蓬勃資本市場,優勢獨特,正好發揮綠色金融樞紐的功能,作出貢獻。 」
而作爲本論壇的合辦方之壹,香港地球之友主席兼Treelion Foundation秘書長葉廣濤先生強調現今香港在推動綠色金融的進程中,必須加強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以激活可持續金融領域上的創新及可能性:「區塊鏈在推動自願性碳市場的演進以及應對ESG(環境、社會和管治)問題上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充分利用其去中心化和具透明度的特性,使得區塊鏈有潛力可以改變以往碳彙在發行、追蹤和交易的方式,通過建立透明分散式區塊鏈,能精確地記錄綠色資産的來源、所有權、驗證和交易,並運用智能合約達成目標。」
另壹合辦方代表,香港金融發展局副主席馮華健先生, SBS, SC, KC, FCIArb, JP則以「科技賦能– 構築香港成爲亞洲區綠色及可持續金融樞紐」爲題,從金融發展層面分析綠色金融在香港的發展趨勢及爲全球帶來的影響:「香港能夠在應對全球氣候危機方面領先,有賴其作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獨特地位,以及對尖端綠色科技的不懈追求。我們壹直致力于創新,配合本身強健的金融生態系統,將資金投入具影響力的綠色及可持續發展項目,加速向低碳經濟轉型。透過共同努力,我們能作出恒久影響,爲後代塑造壹個可持續發展的世界。」
本論壇的嘉賓討論環節以「釋放適應和轉型金融的力量,促進可持續發展」爲題,並由香港金融發展局行政總監區景麟博士主持,同時邀請到跨領域的代表,包括香港綠色金融協會主席兼會長馬駿博士、星展銀行(香港) 有限公司企業及機構銀行可持續發展金融執行董事麥礎允女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學理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課程副教授戴沛權教授壹同列席參與。區景麟博士表示:「我很高興看到,科技的進步爲我們提供獨特的優勢以應對全球暖化。應對氣候危機是我們必須迫切正視的議題,金融業界可透過有效的方法,以合理的成本將資金投入相關項目,以推動可持續發展。香港將憑借其在金融領域的競爭優勢,在引領綠色未來的路上發揮作用。」
討論環節過後,戴沛權教授隨後以香港地球之友董事代表身份發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中國務實行動》報告。此報告 由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RAES)、公衆環境研究中心(Institute of Public and Environmental Affairs,IPE) 及 香港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 (HK))聯合撰寫 。報告透過盤點中國在頂層設計、地方試點、能源轉型、行業脫碳、全民參與以及國際合作等十大領域所開展的氣候行動,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在綠色金融等方面形成的最佳實踐, 認爲中國在落實「雙碳」承諾和《巴黎協定》的進程中已經取得積極進展,爲後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奠定了重要基礎。
最後,香港特別行政區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環先生在總結發言時表示:「配合國家的「3060」雙碳目標,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致力爭取于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並力爭在2035年前把香港的碳排放量從2005年的水平減半。實現碳中和除了需要持續的科技發展,亦需要充足的財政資源。中國香港具備條件和優勢發展成區內的綠色金融樞紐,作爲綠色項目和企業首選的融資平台。 」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