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新闻发布会:探索跨境融资服务新模式,推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开展服务贸易项下信保融资场景创新,首次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提供信保融资支持。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情况(第十八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年1月5日上午
∆ 新闻发布会现场
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 方旭
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2023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自贸办会同47家成员单位、3个片区以及13个联动创新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发挥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探索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对外开放能级,带动全省主要开放经济指标提级进位,实现历史性跨越,有力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经济社会大局。
一、聚焦首创突破,制度创新成果丰硕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截至2023年底,累计形成192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2项为全国首创,1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7项入选商务部研究院2023年全国创新案例。
一是突出引领性,科技领域创新多点突破。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开展系列首创性探索,率先构建服务自主创新的全周期管理机制。合肥片区在全国率先推行“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开展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和产业化经费股权投资改革试点,探索科创企业信用(信用贷)票据融资新模式,设立全国首个城市场景创新促进中心,推动科创要素转化为真正有益于市场发展的生产力,带动安徽位居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第7位。
二是突出集成性,首位产业创新强劲赋能。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探索以制度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实践路径,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次进行了深度报道。围绕服务汽车首位产业,芜湖片区发行全国首单10亿元汽车金融公司绿色金融债券,落地全国首笔“再贷款”供应链债权凭证保理融资业务;全国首推“全额风险代偿”供应链金融服务,建设全球首个汽车数字化涂料色彩实验室,创新高技能人才引培路径,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三是突出系统性,政务服务创新惠企利企。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紧扣市场主体需求,把重商、安商、亲商、暖商、护商各项工作做实做细。蚌埠片区首推内河运费扣减新模式,已为企业扣减运费100余万元。开展行政审批“极简化”试点,做到同类事项平均承诺办理时限全国最短。探索打造长江航运综合服务新模式,航运政务审批事项办结时间压缩86%。
二、聚焦开放引领,贸易投资提质增效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持续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成效显著,成为推动全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支撑。
一是“新三样”加速出海,外贸发展实现新跨越。深入实施“徽动全球”出海行动,2023年前11个月(以下统计时间相同),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额1798.6亿元、同比增长9.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增幅9.7、1.2个百分点,带动全省进出口总量跃居全国第9、中部第1,带动全省进出口增速跃居全国第7,稳居长三角、中部第1,增速在全国前十大外贸大省中居首位。带动全省机电产品出口3297.6亿元、同比增长23.3%,占出口总值的68.4%。其中电、光、锂“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364.9亿元、同比增长16.5%。
二是“强磁场”效应凸显,吸引外资实现新跃升。以“投资安徽行”为统揽,打造定向联系外商、磁吸海外投资的“天下徽商圆桌会”“海客圆桌会”等品牌。率先扩大旅游、教育等服务业开放,落户全省首家外商投资旅行社、外商独资设立的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55.2亿元、同比增长30.8%,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全省40.8、20.5个百分点。
三是“双循环”融通内外,开放通道实现新扩容。着力打造高水平开放枢纽,推广“联动接卸”“直装直提”等模式至合肥港及沿江一类口岸,开通全省首条集装箱外贸直航航线(芜湖—俄罗斯)。首次开通合肥至芝加哥(洛杉矶)、伦敦2条“第五航权”执飞航线,启用长三角国际航空合肥物流分拨中心,合肥国际货运航线增至8条(芝加哥、洛杉矶、仁川、大阪、阿姆斯特丹、达拉斯、纽约、布鲁塞尔)。开行至连云港海铁联运班列,推进“铁路快通”模式应用,畅通中欧班列出运快速通道。中欧班列(合肥)全年累计开行868标准列、同比增长13%。
三、聚焦增势赋能,主导产业培育壮大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制度高地和开放先行优势,推动片区主导产业“链条化集聚”“集群式发展”。
一是助力“集聚区”,主导产业起势见效。清单化推进实施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主导产业开放创新试点举措,建立全国首个型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立长三角首个量超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3个,大众集团在国内首个独资电池包生产工厂【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有限公司】、必欧瀚全球研发中心、大陆轮胎四期、新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园区等一批外资项目、总部项目签约落地、建成投产。
二是深耕“试验田”,金融创新有声有色。推动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扩面增量,全省纳入政策范围的企业已有370多家,居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开展“贷投批量联动”模式试点,形成“批量推荐”“贷投联动”“风险补偿”三大机制,累计为887户科创企业提供“股+贷”联动支持368.86亿元。探索跨境融资服务新模式,推出全功能型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开展服务贸易项下信保融资场景创新,首次为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提供信保融资支持。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常态发行,助力34家创新主体融资5.3亿元。
三是打造“共同体”,协同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快研发飞地、创新平台、政策标准区域协同,推广“江海联运”“离港确认”“共舱管理”等新模式,深化安徽与沿海、沿江港口合作,推动制度规则“软联通”、要素使用互联互通。建设“一带一路”重要节点,探索“海铁空”联运、中欧卡航专线“门到门”物流服务等创新模式,共建共享新亚欧联运通道。全省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进出口3809.3亿元,同比增长22.7%,占全省外贸的51.6%。
四、聚焦激发活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围绕提升发展“软实力”,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整体优化,为争创一流积累了经验。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3年度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主要调查结果,安徽营商环境得分与口碑均居全国前十。
一是市场化环境公平公正。加快形成公平竞争的制度体系,试点出口货物知识产权状况预确认,实现无障碍“秒放”通关。推行跨境人民币缴税服务,非居民企业境外税款缴纳入库时间压缩至半天。探索“一码管地”,大幅缩短企业办事周期并节省测绘成本。探索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投资改革,引入外部投资超50亿元。
二是法治化环境透明高效。逐步完善法治保障体系,协同推进安徽(合肥)创新法务区建设。发挥国际商事法律综合服务中心作用,探索涉台民商事案件“诉调解纷”新机制,实现涉台民商事案件办理业务流程再造。建立安全生产“轻违不罚”制度和监督执法企业线下免查清单制度,变被动执法为主动服务。
三是国际化环境开放共赢。多措并举优化涉外营商环境,大众学院首批26名学生成为德国大众的“种子工程师”。探索建立境外职业资格认可清单制度,扩大境外人才在自贸试验区执业范围。推进国际学校、国际门诊建设,引入国际商保直付系统,打造国际商业医疗保险结算“绿色通道”。
2024年,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向海而兴、奋楫争先,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功能,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重点开展“制度型开放、营商环境优化、国际贸易能级、双向投资合作、主导产业赋能、科技创新策源、区域协同发展”七大提升战略行动,赋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和打造“三地一区”建设“七个强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安徽篇章贡献力量。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 崔卫杰
受安徽省商务厅(省自贸办)委托,近期我们开展了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的评估工作。
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三年来,围绕国务院批复的《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基本要求,搭建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高规格统筹协调机制,建立了“9+3+N”专项工作组体系,以“全员自贸”的工作态度和推进思路,推动各项改革试点任务落地见效。截至2023年11月底,112项试点任务已落地见效110项,实施率98%;其中中央事权64项试点任务已实施62项、实施率97%;地方事权48项试点任务已全部实施、实施率100%。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全省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四分之一的进出口额,以及近四成的利用外资,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初步实现了国家所赋予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
我们评估发现,安徽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任务,触发了制度、开放、产业、创新和服务战略五大领域的深层次“变化”,带来了发展方式的变革,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一是触发制度之“变”,助力制度层面向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跨越
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紧抓制度创新这一核心任务,在科技创新、贸易投资、金融开放、营商环境等领域形成了192项制度创新成果。在这些成果形成过程中,安徽自贸试验区注重运用市场化的逻辑、联动发展的逻辑、系统集成的逻辑探索制度创新路径,切实发挥了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的作用。
例如,将市场化的逻辑运用到科研机构建设、科研团队评价、科研成果转化等科技体制改革中,形成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新模式”改变以往在科技成果转化后才能进行收益分配的模式,允许在科技成果转化前就对所有权进行分割,转化时间由1年缩短至2个月。用联动发展的逻辑推动芜湖港与上海洋山港加强协作,通过实施“联动接卸”江海联运新模式,洋山港—芜湖港之间货物全程运输时间平均约48小时,相较于其他模式节省近50%。用系统集成的思路创建“一网通”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体系,集成人才认定、出入境、户籍管理等60多项业务,已累计服务海内外人才2万多人次。
二是触发开放之“变”,助力开放层面向改革开放新高地的跨越
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加大开放力度,为全省、全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力量。
从总量贡献情况看,三年来,实际利用外资和进出口额占全省比重分别保持在30%和20%以上。其中,2021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利用外资额达8.7亿美元,在全省占比高达47.4%,对所在省区市吸引外资的贡献度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2022年,安徽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861.9亿元,同比增长26.0%,分别高于21个自贸试验区整体、全国增幅11.5个、18.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增幅17.1个百分点。
从结构优化情况看,安徽自贸试验区在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上成果丰硕。例如,首个跨境电商网购保税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落地合肥片区,推动9610出口包机全省首飞、9810模式全省首单落地等。2023年1-11月,全省跨境电商交易额373.8亿元,增长38.8%,高出全省外贸增速30.3个百分点。
三是触发产业之“变”,助力产业层面向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
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以培育建设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为目标,推动全省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集成电路、硅基生物基新材料等产业竞争力影响力更为强劲。2023年前11个月,已聚集集成电路企业200多家,形成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设备、材料的完整产业链;集聚整车生产、零部件、软件企业等约200家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硅基生物基新材料领域的新设企业数增速超过200%。其中,集成电路产品产量排名全国第8位,新能源汽车产量高居全国第4位。
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等领域形成了新的发展优势。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后,芜湖片区的机器人产业营收保持30%左右的年均增速,培育出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内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机器人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建立全球首个口服胰岛素研发生产基地,研发成功全球首个“口服胰岛素胶囊”。
量子信息等产业领域发展水平走在全球前列。自贸试验区带动全省在量子信息产业上形成了多项全球“首个”、全国“唯一”的成就,如诞生全国第一个量子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一条量子芯片生产线、全球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等。
四是触发创新之“变”,助力创新层面向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跨越
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在科创领域推出一系列原创性引领性创新举措,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
形成了一批硬核科技成果。2023年,自贸试验区带动安徽省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在合肥片区成功实现全国首例基于通用量子计算机真机的算法验证;牵头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微纳卫星成功发射;首次在国际上实现百公里级的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
集聚了一批高端创新资源。安徽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动招引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约400个,成为国际人才集聚新高地。建立“股权投资+政府基金+社会资本+风险投资+专项基金”五位一体的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投资孵化企业超过160家。建设了30多家新型研发机构,推动合肥已建、在建和预研大科学装置12个,总数位居全国前列。
提升了国际科技合作水平。建立了“中俄超导质子‘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布7项相关标准,并率先在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实施,有效推动国际共享先进标准技术。
五是触发服务战略之“变”,助力向服务国家战略关键节点和枢纽的跨越
三年来,安徽自贸试验区多途径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显著增强。
服务国家战略更具引领性。安徽自贸试验区立足科技创新基础优势,以安徽科研机构为主,发起建立长三角产业技术联盟,攻关节能降碳相关技术,带动长三角地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全国率先建设第一个面向海归留学人员的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为长三角地区人才集聚提供服务。
服务国家战略更具全面性。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过程中,安徽自贸试验区在深化经贸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科技、文化、医疗等领域合作,带动安徽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合作全面深化。2023年前11个月,安徽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进出口3809.3亿元,是2019年的3倍多。
服务国家战略更具协同性。在合肥、芜湖和蚌埠3个片区以外,安徽省在其余13个市均设立了联动创新区,进一步发挥自贸试验区辐射带动作用。例如,亳州联动创新区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已累计签约项目30个,总金额216.6亿元,安徽自贸试验区推动了全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大作为。
我们的评估表明,安徽自贸试验区的三年,是不断缩小开放差距、与世界拉近距离的三年;是制度创新脉络不断清晰、制度创新成果逐渐成型的三年;也是成果不断发酵进而推动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三年。
合肥片区“以制度创新推动‘科技—产业—金融’协同发展”实践路径在全国层面推广推介,能否简要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三年来,合肥片区坚持把科创自贸作为立足点,落实“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实践路径,推出了一系列首创性、引领性的制度创新成果。
一、探索“全周期”创新模式,激发科创动能。聚焦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如,针对高校院所面临的科技成果转化慢、转化周期长等问题,全国首创“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转化成果数量同比增长15倍。为解决新型研发机构“自我造血”能力不足问题,全国首创新型研发机构股权投资改革,已孵化企业800余家,引入外部投资超50亿元。
二、实行“快捷键”项目服务,赋能产业提升。聚焦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着力加强快速通关、快速落地、快速育才三个方面的突破力度。如,为解决环评审批周期长与产业项目落地时效性之间的矛盾,探索环评与排污许可深度衔接改革,平均审批周期压缩到5个工作日,有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尽快落地。为解决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急需的应用型高端人才供给不足问题,成立中德大众学院,让高端应用人才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方式迅速满足高速成长的产业发展需求。
三、强化“精准式”金融供给,为企纾困解难。充分激发金融机构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开发更多契合产业需求和企业诉求的金融信贷产品,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如,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大幅降低贷款门槛,累计办理质押873笔,融资金额近350亿元。推行科创企业信用票据融资新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无需抵押和担保的贷款,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已为85家科创企业融资2.6亿元。搭建一站式“金融超市”线上平台,为企业快速提供融资自选服务,累计支持中小企业5000余家、资金超100亿元。
请问芜湖片区如何发挥江港优势,助力全省产业向海而兴?
打造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是芜湖片区三大战略定位之一,我们牢固树立“向海而兴、借船出海”的开放意识,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
一是首创联动接卸模式。我们在海关的支持下,首创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监管新模式,港口货物进出口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与传统水运模式相比,“联动接卸”模式下,同样航段物流时间缩短3天以上,每标箱能节省成本约500元,让作为内陆省份的安徽能够享受沿海出口的便捷。目前“联动接卸”模式已在全省五个一类水运口岸全面推广。
二是简化通关程序。我们推行内河港口集装箱区块链DO(Delivery Order提货单)模式,成为全国首个实现区块链无纸化进口放货的内河港口,实现内河港口的主要进口货物全流程线上办理。推行“内陆区港联动监管一体化新模式”,将芜湖综保区和芜湖港区统一视为海关监管区,所有报关和出入综保区业务均可在芜湖港实施,外贸进出口货物水路直接运输至外地进出境口岸。
三是打通直航资质。我们在省交通运输厅以及口岸联检等部门的支持下,在全省率先启动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业务,支持芜湖港获得新能源汽车运输港口资质审批、具备新能源汽车发运条件。开通首条外贸直航近洋航线,实现“芜湖—海参崴”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直航。打造汽车装箱绿色通道,2023年,奇瑞汽车出口93.71万辆、同比增长101.1%,连续21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1。
四是集聚航运资源。我们集中整合部、省、市三级108项政务服务事项,建设长江(芜湖)航运政务服务大厅,聚焦“开航一件事”,推进航运政务服务及政策兑现办理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实现申请材料压缩54%,办事环节压缩61%,到场次数压缩90%,承诺时限压缩86%。以省港口运营集团等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集船舶交易、航运金融、航运保险、航运租赁、船员劳务等一体的航运服务业集聚区。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利用芜湖港、综保区、芜宣机场以及正在打造的国际贸易创新产业园等开放载体,紧密服务市场主体,助力安徽产业向海而兴。
新华网记者
请问蚌埠片区围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哪些突破?
蚌埠市副市长 吴永彬
2023年,蚌埠片区按照“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要求,立足“为国家试制度、为皖北促振兴、为蚌埠谋发展”的定位,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
一、聚焦科技创新推进产业集聚升级。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坚持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支持中电科41所、凯盛科技等企业对标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凯盛工程获评新型玻璃制造装备省重点实验室。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围绕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联合凯盛科技、玻璃设计研究院、武汉理工等龙头企业和科研院所打造制造业“企业+联盟”协同创新发展体系,以显示玻璃、新能源玻璃、特种玻璃等为方向,打造“技术创新+成果转换+产业创新”的创新网络。蚌埠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910家,形成玻璃新材料产业链全覆盖。
二、聚焦制度创新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制度开放有保障。2023年蚌埠片区共形成16项省级制度创新案例。印发《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管理办法》,明确建立鼓励蚌埠片区改革创新的容错纠错免责机制,为蚌埠片区探索制度创新明确方向。贸易投资便利有提升。“跨境市场采购贸易”线上全流程自助入账收汇模式、水运进口转关货物内河运费扣减模式,入选“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三周年十佳制度创新案例”。探索淮河流域水生态协同保护新模式,“以实施‘靓淮河’工程为抓手推动淮河生态蝶变”被生态环境部作为“推进生态环境重大工程实施”具有示范意义的第一个典型案例向全国发布推介。
三、聚焦创新要素保障核心功能发挥。金融服务有支撑。发挥金融创新“试验田”作用,有效提升投融资便利化水平。落地全国首单“秸秆利用项目一揽子保险”,为秸秆收储加工企业提供80%比例融资担保。成立10亿元安徽国控蚌埠高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和10亿元安徽金通九格智慧能源基金。加强创新人才引育。积极探索“五方共建”构建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过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培育,输送工业互联网人才近千人。2023年,蚌埠片区招商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9个,同比增长28.6%;协议引资额266.15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强片区引才、留才吸引力。
新安晚报记者
请问2023年合肥片区工作有哪些亮点,下一步围绕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将在哪些方面抓好落实?
合肥市副市长 赵明
2023年,合肥片区探索形成30项省级制度创新案例,其中4项在全国复制推广,制度创新的质量和数量得到显著提升。为帮助市场主体解决融资需求、产业对接、生活配套等问题,常态化举办“自贸创新荟”“自贸服务行”系列活动30余场,发布《合肥自贸创新政策60条》,为自贸试验区内中外企业提供高质量、便捷化的优质服务。
在新的起点上,合肥片区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积极打造自贸试验区建设2.0版,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一、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深化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双自联动”,促进与“科大硅谷”、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等联动发展,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大硅谷”科技体制创新引领作用,持续深化“赋权+转让+约定收益”试点,探索职务科技成果单列改革,建立以追求“转化效率”为导向的全新评价机制。加强科创企业孵化。联动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科技人才贷”、“企业创新积分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服务,推广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赋能科创生态优化。联动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深化一份“信用报告”代替多张上市“合规证明”、科创企业“全方位、立体式”上市培育机制等模式,加速推动科创企业上市。
二、赋能主导产业发展。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全产业链创新。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加快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深化高等教育双元制改革,推动智能无人车在城市出行、环卫清洁、园区物流、城市配送等场景应用。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加快集成电路测试产业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集成电路关键设备跨关区查验作业一体化试点。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加快医药创新柔性服务合肥工作站建设,支持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医药产品开展多中心临床试验并实行伦理审查结果互认。
三、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工作专班作用,用好专题化研究、专班化推进、专业化操作、专人化落实的“四专工作法”,持续提升经济外向度。加大外资招引力度。加快营造一流的产业生态,加强与国际组织、投资机构合作,吸引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与我们共同打造研发中心及功能性机构。拓宽外贸领域广度。升级货物贸易,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型易货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保税维修等新模式。创新服务贸易,探索实施出口信保政策,推广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境人民币全程电子缴税等举措。发展数字贸易,做强数据要素流动、数字监管等功能。提升开放通道能级。发挥合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优势,打造多式联运关键枢纽,探索优化江海联运、铁水联运、陆空联运等“一单制”业务流程。
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
请问蚌埠片区在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利用跨境贸易、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
蚌埠市副市长 吴永彬
蚌埠片区坚持打造具有蚌埠特色、服务全省、辐射长三角的市场采购贸易生态体系,充分分析挖掘开放平台功能,确立“以产业驱动自贸试验区片区建设升级、以跨境贸易推动自贸试验区片区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2023年,培育三类市场经营主体138家,其中采购商5家,供货商107家,经营者26家(外贸公司和货代公司22家,报关行4家),生产型企业118家;出口报关5638单,实现交易额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2.5亿元;新增出口20个国家和地区。
一、“市场采购贸易试点+省内区域”联动发展。建设市场采购贸易线下综合服务中心,为各类参与主体提供备案、通关、结汇、税务、金融、咨询、业务代办等全流程服务。建设运营6000平方米的出口商品展销中心,为省内名优产品提供集中展示平台,为境外采购商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先后赴合肥、安庆、亳州、淮南等市开展推介活动,组团参加第133届广交会,取得意向订单2360万元。成功举办2023“5.21国际茶日”安徽主题活动暨徽茶国际贸易洽谈会。目前,阜南柳编馆、滁州德力玻璃、皖南茶叶等周边地区176家企业1000余种商品已入驻。
二、“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业态融合。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贸易模式,支持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与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主体加强联动,引导市场采购经营者线上使用跨境电商平台获取订单,线下使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出口货物,拓宽新业态出口渠道。试点开展以来,累计实现“市场采购+跨境电商”出口11.39亿元。
三、“自贸试验区+市场采购”赋能发展。为解决企业“收汇难,时效慢”等业务痛点,蚌埠片区通过银行系统与市场采购联网平台开展系统对接,探索“跨境市场采购贸易”线上全流程自助入账收汇模式,市场采购出口商自行登录市场采购平台、查询来账信息、确认来款信息、发起收汇登记,银行系统“7*24”自动校验、放款,做到“即传即办”,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线上自动入账、自动申报、查询汇率等“一站式”服务,大幅缩短资金入账时间,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2023年,市场采购贸易收汇额达2.4亿美元,收汇率46%,收汇率全国领先。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芜湖片区2023年在制度创新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芜湖市委常委、副市长 杨正
芜湖片区全面对标先发地区,学习借鉴南京、合肥、济南、上海临港、深圳前海、洋浦经开区等好的做法,发挥成员单位作用,围绕贸易投资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科创产业等领域,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2023年入选省级制度创新案例23项。
一是收获一批制度创新案例成果。“供应链票据+担保”业务新模式入选国务院第七批复制推广改革试点经验;探索打造长江航运综合服务新模式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商务部贸研院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报告2023》涉及芜湖片区4项。1项成果入选全省十大改革案例;2项成果入选全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十佳”创新案例。
二是探索一批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主导产业发展,推进新业务新模式创新。落地全省首笔综保区保税货物质押融资业务;率先在全省实行“一地一码”;颁发全省自贸试验区首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电子证照;完成全市首个新型产业用地(M0用地)供地;落地全市首家外资旅行社;首次实现外商投资企业注册落地全程网办。
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深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省级特别赋权事项清单共260项全部承接,省市两级承接事项累计达430项。上线运行“一站式审批平台”,审批效率进一步提升,平均办件时长由原来的4.91天压缩至1.62天。强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首席审批师”改革,在准入准营、工程建设领域实行“一人终审”,审批环节平均压缩68.25%,办事时效优化提升84.62%。成立国际商事法律综合服务中心,建立专业化、综合性涉外商事法律服务全链条保障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努力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更好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试验田”作用,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改革创新品牌,为建成制度型开放先行区、营商环境示范区、服务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贡献芜湖片区力量。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