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收缩趋势,历经失去的 20 年的日本消金行业的发展经验很有借鉴意义。日本消金行业的发展经验显示:(1)消金业天然具有普惠金融特质,助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经济萧条期会有一波潜在的消费信贷需求繁荣机会,但很容易陷入过度繁荣,展业需要超前泛合规意识和义利结合的社会责任意识,主动维护从业环境,改善行业形象;(3)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消金领域会更加直观,消金三恶的消保问题和背后的社会外部性可能引发强监管,导致定价、信贷总量和催收等方面的全面管制,使得展业环境全面收紧。 日本的消费金融整体起步较中国早,市场成熟度也比较高。日本历史上形成的独特银企关系让日本的消费金融走出了一条流通业引领的逐次从零售流通业、消金公司到商业银行扩展的历程。 一、日本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腾飞期,消金的快速扩张:商业信用主导的流通系消金发展 二战失败后的日本,在1945年后的30年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1960-1975年间,GDP增速长期保持在15%以上。收入、财富的增长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以汽车、冰箱、电视、洗衣机为对象的消费需求催生了消费金融的大扩张。90%以上的汽车分销商提供分期付款的业务,松下、东芝等流通业巨头纷纷设立消金部门,中小企业则和“信贩公司”合作设立商业企业协会统一经营消费金融。期间,市场出现大量的“个人借贷公司”。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有超过20万家经营消金业务的公司,其中90%以上是“个人公司”。标志性的小额消费贷巨头武富士(Takefuji)公司在此期间成立并快速崛起。 (二)经济繁荣期,消金的质变:信用卡的推广让消金的金融属性开始增强,银行系消金入局。 1978 年,日本 GDP 达到 9800 亿美元,首次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 1975-1990 年间,虽然经济增速从年均两位数以上下降到 8%左右,但金融深化加速,资产价2格的上涨带来了更大的财富效应。日本消费升级进入“个性化、高端化”阶段,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盛行,极大地推动了消金的快速扩张,银行系消金加入竞争,消金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银行系信用卡开始快速崛起,以日本住友信用与 Visa 合作设立“Visa 日本”为标志,银行系消金开启扩张之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化,消金公司的业务开始出现质的变化。在资产价格高涨的背景下,银行积极加入竞争,凭借其雄厚财力和强大影响力推动消金从商业属性为主到金融属性的决定性跨越转变。消金公司从信用类贷款转向大额担保业务,这部分缺乏有效监管的资金脱离具体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流向股市、汇市、楼市,助推经济泡沫化。 期间,消费金融开始出现过度繁荣的消极因素,“消金三恶”催生社会问题,开始引起政府的重视。1983 年 11 月,日本制定并实施《贷金业规制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要求从事贷款的企业必须进行注册等)。 (三)经济泡沫破灭,非银行系消金的起伏:消金从逆势繁荣发展到过度繁荣。 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消金业经历了从逆势繁荣到监管整顿的发展波段,很多消金公司破产,日本的消金市场进入收缩、分化发展期,非银行系消金一度崛起。 泡沫破裂初期,消金公司没有收紧消费者的信用,反而推出自动贷款申请机,并通过大量商业广告提高认知度,扩大客户群体。过度的贷款让消金行业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刻:1992年,武富士放贷总额突破1万亿日元,公司成为行业代名词,而武井保雄成全国纳税第一人。1998年12月,武富士在东京上市。1999年,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的身价力压孙正义,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首富,消金走到了看似最辉煌的时刻。2001年,武富士拥有各种门店接近2000家,贷款金额1.645兆日元。 紧接着,受日本宏观经济下滑、楼市泡沫崩盘影响,企业不良贷款持续增加,部分企业采取极端的暴力和违法催收,市场进入监管缺失的混乱时期。消费金融逆周期过度繁荣导致的社会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消金三恶”开始成为社会弊病受到社会舆论的抵制。 21世纪初,日本政府开始修订法律整顿消费信贷市场。2010年,日本正式实施了《贷金业法修正案》。日本最高法院规定,所有超过《利息限制法》上限的利息均为无效,且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年收入的1/3,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红极一时的武富士公司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终局。 (四)走出通缩时期,信用卡赋能消金发展:银行系消金开始繁荣并趋于稳定。 千禧一代(20世纪末出生的一代)和Z世代(2000年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安倍上台后推出“三支箭”政策(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消金重新焕发5活力。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消金再次活跃起来,但都远远没有回到过去的水平。 日本国内银行账户个人贷款,其中新增贷款、未偿量、信用卡贷款都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个人贷款量一路下滑至2008年,然后触底反弹,目前日本个人贷款量逐年开始上升。2008年后,日本居民杠杆一直在60%左右稳定;2016年后,受负利率政策影响银行系消金开始发力,居民杠杆率又开始迅猛增加,目前已经逼近70%的关口。 日本进入通缩初期,非银行系消金开启了逆周期繁荣;这次日本走出通缩时,银行系消金正迎来一波快速扩张。 二、日本消费金融行业历经泡沫化后的发展经验总结 (一)消金业天然具有普惠金融特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日本消金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步。在日本汽车和家电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消金润滑消费-投资循环,带动了日本厂商及流通业的发展壮大,其中通过发行信用卡、设6立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等方式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之后,消金向一般消费品扩展,信贷客群也逐步扩大,开始脱离具体消费场景,金融属性不断增强,进一步帮助日本厂商及流通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稳定发展。 (二)经济萧条期会有一波潜在消费信贷需求繁荣机会,但很容易陷入过度繁荣。 与周期抗衡的客群让武富士为代表的消金企业在经济萧条时期有机会实现消金业务的逆周期增长。但是这个合理的杠杆水平很难控制,尤其是当存款消耗殆尽时消费金融成为欲望和经济实力之间的杠杆放大器后,消金业务的社会外部性迅速凸现。萧条时消金三恶的社会负外部性对行业社会形象和展业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社会责任的警戒线和业务边界的控制面。 (三)消金三恶可能引发强监管,展业环境面临全面收紧。 2006年是日本消金行业发展史上的监管大年,背景是消金三恶的消保问题升级为严重的社会负外部性舆情,触发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高压线,导致监管对定价、信贷总量和催收的全面管制。之后,日本消金行业急剧收缩,甚至有巨头企业宣布破产,信贷规模迅速萎缩,大批中小消金机构倒闭,大型机构开始投靠银行。根据日本金融厅的统计,截至2007年3月末日本共有专业信贷公司超1.18万家,到2016年3月末,进一步减少至1926家,十7年企业数量下降超80%。2010年,日本正式实施《贷金业法修正案》后:2011年消金的市场规模为12万亿日元,相比2000年缩小了近4成,消金公司的供给额度在2010年也缩减到了2.4万亿日元,约为原规模的1/4。 (四)日本消金业发展从实业、流通扩展到银行,其中非银行系消金和银行系消金在日本泡沫化前后交互繁荣。 日本消金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具体主体角色的成长有着非银行系消金和银行(银行系消金)此消彼长的演化更迭——经济萧条期非银行系消金繁荣,经济走出通缩时银行系消金主导,监管限制直接导致信贷供给出现了合规变形和角色切换。目前银行系消金开始占优,开始和我国以银行信用卡为主的消金发展现状趋同。 三、对中国消金行业发展的主要借鉴意义 一是消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日本消金支持汽车、家用电器制造业发展,润滑消费-投资循环,实现自身的发展。之后,向一般消费品扩展,并不断增强金融属性支持日本经济泡沫化后的内需发展,成为我国当前倡导“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现实案例。 二是消金的普惠金融属性中有政治性和人民性的现实意义。随着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消金业务的社会外部性会增强,8强化消保合规是大趋势。经济下行期消金业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愈加重要,消保、定价、催收等都会必然引起法律和监管的新要求和大调整,从业机构准入门槛抬升,行业规模会被压缩。因此,超前泛合规,主动维护从业环境,改善行业形象,义利结合的展业社会责任意识在消金行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三是我国消金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加持下从线上展业发力,流量导入优势背后面临着信贷总量限制的监管风险。以支付宝为例,从电商业务场景诞生到现在的金融属性导向,有着深刻的日本消金行业发展的规律可循。不同的是现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新背景下,平台企业走流量变现的消金发展路径有优势的同时也将面临客户交叉重叠、过度借贷的社会伦理风险考验,如出台年收入的1/3为限的借贷上限要求,将面临重大经营可持续性风险。
【内容提要】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收缩趋势,历经失去的 20 年的日本消金行业的发展经验很有借鉴意义。日本消金行业的发展经验显示:(1)消金业天然具有普惠金融特质,助力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经济萧条期会有一波潜在的消费信贷需求繁荣机会,但很容易陷入过度繁荣,展业需要超前泛合规意识和义利结合的社会责任意识,主动维护从业环境,改善行业形象;(3)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在消金领域会更加直观,消金三恶的消保问题和背后的社会外部性可能引发强监管,导致定价、信贷总量和催收等方面的全面管制,使得展业环境全面收紧。 日本的消费金融整体起步较中国早,市场成熟度也比较高。日本历史上形成的独特银企关系让日本的消费金融走出了一条流通业引领的逐次从零售流通业、消金公司到商业银行扩展的历程。 一、日本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腾飞期,消金的快速扩张:商业信用主导的流通系消金发展 二战失败后的日本,在1945年后的30年内,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在1960-1975年间,GDP增速长期保持在15%以上。收入、财富的增长带动消费需求的增长,以汽车、冰箱、电视、洗衣机为对象的消费需求催生了消费金融的大扩张。90%以上的汽车分销商提供分期付款的业务,松下、东芝等流通业巨头纷纷设立消金部门,中小企业则和“信贩公司”合作设立商业企业协会统一经营消费金融。期间,市场出现大量的“个人借贷公司”。据统计,在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有超过20万家经营消金业务的公司,其中90%以上是“个人公司”。标志性的小额消费贷巨头武富士(Takefuji)公司在此期间成立并快速崛起。 (二)经济繁荣期,消金的质变:信用卡的推广让消金的金融属性开始增强,银行系消金入局。 1978 年,日本 GDP 达到 9800 亿美元,首次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 1975-1990 年间,虽然经济增速从年均两位数以上下降到 8%左右,但金融深化加速,资产价2格的上涨带来了更大的财富效应。日本消费升级进入“个性化、高端化”阶段,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盛行,极大地推动了消金的快速扩张,银行系消金加入竞争,消金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银行系信用卡开始快速崛起,以日本住友信用与 Visa 合作设立“Visa 日本”为标志,银行系消金开启扩张之路。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化,消金公司的业务开始出现质的变化。在资产价格高涨的背景下,银行积极加入竞争,凭借其雄厚财力和强大影响力推动消金从商业属性为主到金融属性的决定性跨越转变。消金公司从信用类贷款转向大额担保业务,这部分缺乏有效监管的资金脱离具体的消费场景和需求流向股市、汇市、楼市,助推经济泡沫化。 期间,消费金融开始出现过度繁荣的消极因素,“消金三恶”催生社会问题,开始引起政府的重视。1983 年 11 月,日本制定并实施《贷金业规制法》,提高行业准入门槛(要求从事贷款的企业必须进行注册等)。 (三)经济泡沫破灭,非银行系消金的起伏:消金从逆势繁荣发展到过度繁荣。 80年代末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消金业经历了从逆势繁荣到监管整顿的发展波段,很多消金公司破产,日本的消金市场进入收缩、分化发展期,非银行系消金一度崛起。 泡沫破裂初期,消金公司没有收紧消费者的信用,反而推出自动贷款申请机,并通过大量商业广告提高认知度,扩大客户群体。过度的贷款让消金行业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刻:1992年,武富士放贷总额突破1万亿日元,公司成为行业代名词,而武井保雄成全国纳税第一人。1998年12月,武富士在东京上市。1999年,武井保雄以78亿美元的身价力压孙正义,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的首富,消金走到了看似最辉煌的时刻。2001年,武富士拥有各种门店接近2000家,贷款金额1.645兆日元。 紧接着,受日本宏观经济下滑、楼市泡沫崩盘影响,企业不良贷款持续增加,部分企业采取极端的暴力和违法催收,市场进入监管缺失的混乱时期。消费金融逆周期过度繁荣导致的社会问题开始集中爆发,“消金三恶”开始成为社会弊病受到社会舆论的抵制。 21世纪初,日本政府开始修订法律整顿消费信贷市场。2010年,日本正式实施了《贷金业法修正案》。日本最高法院规定,所有超过《利息限制法》上限的利息均为无效,且贷款额不得超过借贷者年收入的1/3,之前多出的利息部分,要全部退还给借贷者。红极一时的武富士公司走向了破产清算的终局。 (四)走出通缩时期,信用卡赋能消金发展:银行系消金开始繁荣并趋于稳定。 千禧一代(20世纪末出生的一代)和Z世代(2000年后出生的一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安倍上台后推出“三支箭”政策(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消金重新焕发5活力。互联网的发展也让消金再次活跃起来,但都远远没有回到过去的水平。 日本国内银行账户个人贷款,其中新增贷款、未偿量、信用卡贷款都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巅峰,个人贷款量一路下滑至2008年,然后触底反弹,目前日本个人贷款量逐年开始上升。2008年后,日本居民杠杆一直在60%左右稳定;2016年后,受负利率政策影响银行系消金开始发力,居民杠杆率又开始迅猛增加,目前已经逼近70%的关口。 日本进入通缩初期,非银行系消金开启了逆周期繁荣;这次日本走出通缩时,银行系消金正迎来一波快速扩张。 二、日本消费金融行业历经泡沫化后的发展经验总结 (一)消金业天然具有普惠金融特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日本消金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起步。在日本汽车和家电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消金润滑消费-投资循环,带动了日本厂商及流通业的发展壮大,其中通过发行信用卡、设6立银行、发行电子货币等方式实现了自身的发展。之后,消金向一般消费品扩展,信贷客群也逐步扩大,开始脱离具体消费场景,金融属性不断增强,进一步帮助日本厂商及流通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稳定发展。 (二)经济萧条期会有一波潜在消费信贷需求繁荣机会,但很容易陷入过度繁荣。 与周期抗衡的客群让武富士为代表的消金企业在经济萧条时期有机会实现消金业务的逆周期增长。但是这个合理的杠杆水平很难控制,尤其是当存款消耗殆尽时消费金融成为欲望和经济实力之间的杠杆放大器后,消金业务的社会外部性迅速凸现。萧条时消金三恶的社会负外部性对行业社会形象和展业环境造成严重负面影响,成为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社会责任的警戒线和业务边界的控制面。 (三)消金三恶可能引发强监管,展业环境面临全面收紧。 2006年是日本消金行业发展史上的监管大年,背景是消金三恶的消保问题升级为严重的社会负外部性舆情,触发金融的政治性和人民性高压线,导致监管对定价、信贷总量和催收的全面管制。之后,日本消金行业急剧收缩,甚至有巨头企业宣布破产,信贷规模迅速萎缩,大批中小消金机构倒闭,大型机构开始投靠银行。根据日本金融厅的统计,截至2007年3月末日本共有专业信贷公司超1.18万家,到2016年3月末,进一步减少至1926家,十7年企业数量下降超80%。2010年,日本正式实施《贷金业法修正案》后:2011年消金的市场规模为12万亿日元,相比2000年缩小了近4成,消金公司的供给额度在2010年也缩减到了2.4万亿日元,约为原规模的1/4。 (四)日本消金业发展从实业、流通扩展到银行,其中非银行系消金和银行系消金在日本泡沫化前后交互繁荣。 日本消金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具体主体角色的成长有着非银行系消金和银行(银行系消金)此消彼长的演化更迭——经济萧条期非银行系消金繁荣,经济走出通缩时银行系消金主导,监管限制直接导致信贷供给出现了合规变形和角色切换。目前银行系消金开始占优,开始和我国以银行信用卡为主的消金发展现状趋同。 三、对中国消金行业发展的主要借鉴意义 一是消费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日本消金支持汽车、家用电器制造业发展,润滑消费-投资循环,实现自身的发展。之后,向一般消费品扩展,并不断增强金融属性支持日本经济泡沫化后的内需发展,成为我国当前倡导“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的现实案例。 二是消金的普惠金融属性中有政治性和人民性的现实意义。随着行业规模和社会影响的扩大,消金业务的社会外部性会增强,8强化消保合规是大趋势。经济下行期消金业务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伦理愈加重要,消保、定价、催收等都会必然引起法律和监管的新要求和大调整,从业机构准入门槛抬升,行业规模会被压缩。因此,超前泛合规,主动维护从业环境,改善行业形象,义利结合的展业社会责任意识在消金行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三是我国消金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加持下从线上展业发力,流量导入优势背后面临着信贷总量限制的监管风险。以支付宝为例,从电商业务场景诞生到现在的金融属性导向,有着深刻的日本消金行业发展的规律可循。不同的是现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新背景下,平台企业走流量变现的消金发展路径有优势的同时也将面临客户交叉重叠、过度借贷的社会伦理风险考验,如出台年收入的1/3为限的借贷上限要求,将面临重大经营可持续性风险。 日本 实体经济 商业银行 消费金融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