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欧洲代表处和伦敦金融城正式对外发布2024年第一期《伦敦人民币业务半年刊》。本期半年刊中,中央结算公司发表专栏文章《推动中英跨境担保品合作 促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从国家财金合作、债券市场开放、制度环境接轨、基础设施互联等层面分析了中英两国开展跨境担保品合作面临的有利形势和重要意义,为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国际市场合格担保品提供借鉴。
中英两国在债券市场的合作具有广阔的空间,目前推动两国债券市场进一步互联互通已成为共识。其中,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的跨境应用将是下一阶段互联合作的重点领域,得到中英两国监管和市场机构的高度重视。
债券市场的对外开放需要依托境内外金融基础设施互联合作。通过基础设施跨境联通的底层架构,可以稳妥有序地衔接境内外不同的市场规则与实践,有效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金融资源。随着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国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服务网络逐步建立,特别是在中英市场方面,两国正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搭建中英债券市场互联渠道。
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一是境外投资者类型不断丰富,数量稳步增长,截至2024年2月末,共有1128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债券3.95万亿元。二是债券市场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2018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先后被纳入三大国际债券指数,反映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和金融扩大开放的信心。三是债券市场逐步从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制度型开放,各项规则制度与国际接轨,跨境投融资便利度持续提升。
(二)促进在岸人民币债券担保品跨境应用是中国债券市场深化开放的必经之路从投资者视角来看,随着人民币债券投资规模的攀升,如何盘活持券资产成为市场迫切诉求,投资者呼吁推动人民币债券参与国际市场,提升担保品调拨的便利性。从基础设施视角来看,在跨境合作体系搭建中,担保品管理应用可以有效促进境内外金融资源的循环和配置,是跨境金融体系的枢纽平台。因此,近年来各国管理部门越来越重视跨境担保品领域的合作和互动。比如,欧盟颁布的《中央证券存管机构条例》为欧盟证券存管机构的互联互通制定了标准和要求,为担保品的跨境调拨提供基础。中国人民银行在多个场合提出“推动境内债券成为全球广泛接受的合格担保品”。财政部相继在中英财金合作框架中纳入跨境担保品合作内容。为了响应开放要求和境外机构入市诉求,中央结算公司精心打造担保品管理服务体系,建成全球最大的债券担保品管理平台,与英国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基础设施等建立合作关系,积极推动在岸人民币债券担保品跨境应用,共同探索搭建多层次、开放型跨境金融服务体系。
英国金融业是拥有悠久历史的“百年老店”,在制度环境、市场深度、市场结构和监管经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为人民币债券担保品跨境应用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土壤。一方面,英国是世界领先的国际金融专业服务枢纽之一(附表1),金融资源丰富,已发展成为亚洲以外第一大离岸人民币中心。截至2024年2月,英国离岸人民币交易量占比达5.37%(图1),其中,伦敦是离岸人民币交易的全球领导者,是最大的人民币现汇交易中心。另一方面,英国市场需要与新兴市场形成良性互动,创造新的增长点。后“脱欧”时代,英国拥有了更具主动性和灵活性的发展环境,与中国债券市场开展跨境互联合作,有助于英国市场进一步创新金融产品及服务机制,吸引更多金融资源聚集,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图1:2024年2月离岸人民币全球占比
数据来源:SWIFT
因此,中英两国政府多次表态,共同加强中英金融合作。“双方同意推动人民币债券成为英国市场普遍接纳的合格担保品”以及“英格兰银行考虑将中国主权债和中央银行票据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两条提案被正式写入中英财金合作框架。国家层面形成的共识使得中英跨境担保品领域合作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英国具有机构类别多样、创新工具丰富的金融体系,不同市场、不同业务、不同机构对合格担保品的要求不尽相同。整体而言,英国市场合格担保品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央行类和市场类,其中,英格兰银行的合格担保品框架最具代表性和多元性,也对英国市场其他合格担保品框架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政策导向。
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发行的债券几乎都纳入英格兰银行的担保品框架,合格担保品在资产质量、运营机制、法律制度等层面具有一些共性特点:一是在资产质量层面,合格担保品均具有高流动性和价值稳定性。合格担保品的计价币种主要为国际储备货币或本区域内货币,高评级的主权债或超主权债被视作较为优质的担保资产。二是在运营机制层面,合格担保品需要具备跨境流动的便利性。实践中,合格担保品需托管于主要国际托管机构(如欧清、明讯)或与之建立连接的本土托管机构,以支持在不同市场中的流动。三是在法律制度层面,合格担保品违约处置路径明确,法律确定性强。对担保资产的法定保障和账户层面的隔离保护受到普遍重视,同时违约情形下对于担保资产的可获得性和处置渠道,是应对特殊情形和抵御损失的重要保障。
三、加强基础设施互联是中英跨境担保品合作的关键路径
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制度建设的接轨,中国债券市场流动性状况持续向好,市场运行效率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稳健有效,在岸人民币债券已具备成为英国市场合格担保品的基本条件。
在资产质量层面,以中国国债为代表的人民币债券基本符合英国合格担保品的要求。中国政府国际信誉良好,主权信用评级在发展中国家中处于较高水平(图2);中国国债价值稳定,从价格波动性指标来看,国债收益率整体上呈现平稳的态势(图3);中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逐渐提升,从换手率指标和二级市场买卖价差来看,国债市场流动性正在向成熟市场靠拢,已逐步接近世界领先水平(图4、图5)。
数据来源:S&P,Moody’s,DBRS,同花顺iFind,中国债券信息网,SIFMA,ADB,UKDMO,DeutscheFinanzagentur,Bloomberg
相比之下,在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在运营机制和法律制度层面还需加强。一是在制度安排层面,积极探索建立跨境流动性机制安排。国际市场上,各国央行间的流动性安排是跨境担保品合作的重点领域。例如,英格兰银行就与欧洲央行协调推出了欧元流动性便利,市场机构可以使用A、B、C级合格押品以获取欧元流动性支持。因此,下一步可以考虑在当前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增加跨境流动性安排,推动人民币债券担保品纳入英格兰银行货币政策合格担保品框架。二是在运营机制层面,中国与境外托管机构之间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跨境互联互通体系,从而能够高效地支持人民币债券资产的跨境调拨。国际经验表明,在债券作为担保品跨境应用场景中,托管机构的跨境互联是必要前提。例如,日本国债在英国市场的使用正是依托欧清银行与日本中央存管机构JASDEC建立合作。因此,中英托管机构间建立跨境互联互通体系将是人民币债券参与英国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保障。三是在法律制度层面,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等法律的出台进一步增强了担保品业务的法律确定性,但是境外投资者关心的担保品违约处置机制、以及跨境资金流动等机制安排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英国是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高度开放的商业环境、深度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中英债券市场合作具有广阔空间。推动在岸人民币债券成为英国市场合格担保品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中英两国在监管制度、市场规则、技术层面等多个方面共同推动。作为中国债券市场最专业的担保品管理机构,中央结算公司在中英财金合作框架下,着力从金融基础设施层面助力跨境担保品互认。未来,中央结算公司愿意和各方携手,构建多层次、多市场、多平台的跨境支持方案,助力中英两国债券市场深化互联互通。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