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pdf
6月6日,中國銀行發佈2024年度《人民幣國際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依託全球服務網絡,中國銀行以2600多家境內工商企業、1100多家境外工商企業和80多家境外金融機構對人民幣國際化的評價和回饋為基礎,連續第12年發佈《白皮書》,旨在幫助市場主體全面瞭解人民幣國際化進展,為市場主體在跨境交易中優先使用人民幣結算提供服務。
《白皮書》指出,中國正扎實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人民幣國際化服務實體經濟、促進跨境經貿投資便利化的積極作用進一步顯現,在境內外市場主體的需求推動下,人民幣國際化繼續取得積極進展。
在結算使用方面,58.2%的受訪境內工商企業和47.0%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表示將進一步提升人民幣的結算使用水準,較上年調查結果分別提升1.8和11.6個百分點;境內工商企業中,回饋其境外貿易夥伴完全接受人民幣結算的企業占37.3%,較上年提升4.8個百分點。
在融資和投資使用方面,65.1%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會考慮將人民幣作為國際流動性的重要補充,較上年提升14.4個百分點;56.6%的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考慮增加人民幣計價金融資產配置,較上年調查結果提升13.4個百分點。在人民幣的計價使用方面,43.4%的受訪境內工商企業回饋其簽訂的人民幣計價合同較上年增加,這一比例較上年提升8.1個百分點;此外,人民幣在價值貯藏方面獲得境外工商企業更高認可,37.7%的受訪境外工商企業回饋,其取得的人民幣收入以存款形式持有,或投資於債券、股票等人民幣資產,較上年提升7.1個百分點。
對境外金融機構的問卷調查回饋顯示,境外金融機構通過多種管道參與境內金融市場,通過債券通、CIBM、QFI、理財通等管道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金融機構比例較上年提升24.8個百分點,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投資標的、投資方式、清算託管等方面更加多樣化,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提升。
調查還顯示,超過一半受訪境外金融機構反映其客戶對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的需求上升,其中接近四成受訪境外金融機構表示其人民幣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增長快於其他業務。在需求端拉動下,境外金融機構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訴求更加積極,與上年相比,為豐富跨境人民幣產品和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客戶需求而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受訪金融機構比例較上年提升約15個百分點。
《白皮書》對2023年跨境人民幣客戶匯款規模和涉及國家地區數量的整理分析顯示,離岸人民幣網路呈現三個層次: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發生人民幣客戶匯款收付;英國、新加坡、法國、德國等6個離岸人民幣中心人民幣客戶匯款收付涉及40-100個國家和地區;盧森堡、瑞士、荷蘭、日本、韓國等17個離岸人民幣中心跨境人民幣客戶匯款涉及20-40個國家或地區。縱觀2023年,上述離岸人民幣中心的跨境人民幣客戶匯款規模較上年進一步擴大。
此外,《白皮書》還就兩個專題進行了深入調查。“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人民幣跨境使用”專題調查顯示,人民幣跨境使用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有較好的市場基礎和更快的增長勢頭,這有助於提升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投資便利化水準,助力“一帶一路”倡議走深走實。“離岸市場人民幣融資”專項調查顯示,離岸市場工商企業的人民幣融資需求主要源自與中國的經貿投資往來;相較於人民幣與各幣種的利差,人民幣多邊結算使用水準的提升對境外企業使用人民幣融資的吸引力更為顯著;境外工商企業對人民幣融資產品需求主要側重於貿易融資、短期貸款;使用間接融資的企業比例明顯高於直接融資。
作為人民幣跨境使用主管道銀行,中國銀行境內機構跨境人民幣結算市場份額接近四分之一,始終保持同業領先。2023年,中國銀行境內外機構完成跨境人民幣結算量逾57萬億元,同比增長85.6%;完成跨境人民幣清算量938萬億元,同比增長26.6%;辦理個人跨境人民幣結算529億元,同比增長142.1%。中國銀行將繼續發揮全球化優勢和外匯外貿專業優勢,積極助力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當好服務高水準對外開放的排頭兵。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