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协定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
导读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RCEP)作为中国参与并积极推动的迄今覆盖范围最广的自由贸易协定,应在区域要素资源整合和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期,RCEP不仅为成员国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合作平台,也为人民币提供了进入更广阔市场的通道。随着RCEP的实施,人民币在区域内的使用有望得到显著增强,进而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而RCEP效果的逐步显现和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则有望形成对人民币更为有利的国际货币环境。
作者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课题组
01
人民币的国际使用情况
(一)东盟国家人民币使用情况
特征一:中国与东盟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迅猛增长
东盟国家是中国近邻,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不断深化,为人民币的区域使用创造了条件。自2011年起,东盟成为中国在RCEP区域内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20年进一步成为中国全球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中国与东盟进出口总额达9753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11年的9.69%升至2022年的15.46%。中国也是东盟最重要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之一。2021年,中国对东盟全行业直接投资143.5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近十分之一。中国已成为柬埔寨、老挝的最大外资来源国,也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的第二大外资来源国。2021年,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36.61万亿元,同比增长29.0%,东盟是中国在境外第二大人民币跨境收付地。2022年,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达
48147.9亿元,同比增长16%,占中国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额的13.2%(见下图1)。
图1 中国与东盟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变化
特征二:大多数东盟国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
近年来,东盟对人民币的认可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在部分东盟国家已被官方认可或为民间接受,成为流通货币和结算货币。中国与越南、老挝、印度尼西亚开展双边本币结算。在中越边境地区、中缅边境地区的经贸主体可直接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老挝允许在两国已经放开的所有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下交易中直接使用双方本币结算,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已签署谅解备忘录以推动使用本币结算。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对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实现了直接挂牌交易,2021年的交易规模分别达552.6亿元、335.7亿元、3.8亿元。老挝央行在当地推出人民币/基普直接交易。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6国将人民币资产纳入外汇储备,东盟各国央行和货币当局持有人民币储备资产的意愿进一步提升。
特征三:东盟使用人民币投融资具备一定规模
有3个东盟国家在中国发行熊猫债券。自2017年以来,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政府、金融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成功发行6只熊猫债券,包括主权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3种类型,累计金额达89.6亿元人民币。这些债券一经发行就得到中国境内外各类投资机构的踊跃认购,最高认购倍数达发行额的6.32倍。自2011年12月推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试点以来,RQFII经历了数次制度改革,准入门槛不断降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水平显著提高。在多项政策的推动下,东盟相关机构对使用人民币投资的参与度很高。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资料,在2020年5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期货投资资金管理规定》新政策实施前,中国共批准来自东盟的35家RQFII投资,占全部RQFII批准投资额度的11.34%,占比仅次于中国香港,位居第二。
特征四: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货币金融合作持续深化
东盟地区是中国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较早的地区之一,中国与东盟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的货币金融合作框架。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老挝等国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老挝央行签署了本币合作协议。2021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与柬埔寨国家银行签署双边本币合作协议,将本币结算范围扩大至两国已放开的所有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下交易。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印度尼西亚银行正式启动中国-印尼本币结算(LCS)合作框架,并在浙江同步推出人民币/印尼卢比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自中国-印尼LSC启动以来,业务运行良好,市场交易活跃。人民币对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柬埔寨瑞尔实现了直接交易,老挝央行在当地推出了人民币基普直接交易。目前中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在东盟10国实现了全覆盖,能够提供人民币存贷款、信用证业务等人民币产品和服务,有效促进了人民币的使用。
(二)RCEP其他成员国人民币使用情况
在将人民币作为官方外汇储备方面,RCEP成员中的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菲律宾、韩国和澳大利亚8个国家已经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新加坡元、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日元、韩元、澳元和新西兰元7种货币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直接挂牌交易,广西实现了人民币对越南盾、柬埔寨瑞尔银行间市场区域挂牌交易。在跨境结算领域,2020年宝钢股份与澳大利亚大型矿商集团首次完成利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人民币在RCEP成员大宗商品交易中的计价货币地位进一步提升。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的银行也加入了CIPS,在这些国家设立了人民币清算行。我国也已与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新西兰等国的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合作协议,同时货币互换的规模相对稳定且有扩大趋势。
02
RCEP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的路径
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货币国际化的原理机制可以概括为五个效应:(1)开放效应。通过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服务贸易开放尤其是金融业开放以及金融市场开放,创造主权货币国际使用的基础环境。(2)规模效应。扩大区域内相互贸易、相互投资以及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规模,增加国际货币使用需求。(3)配置效应。区域一体化使成员之间要素资源实现更有效配置,要素资源流动增加不仅促进经济效率提升,而且使得在区域内使用统一货币的收益增加,可以解决成员双边贸易不平衡造成的错配和支付难题。(4)规制效应。在区域内建立统一、透明和公认的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提升货币的自由兑换和货币国际化水平。(5)虹吸效应。在区域产业链、供应链、需求链居主导地位 (生产网络的中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国家存在 “虹吸效应”,即对其他国家的产品、资源、要素有强大的吸引力,其他国家也更愿意持有、接受和使用该国货币。更重要的是,这个 “核心”国家可以通过逆差为区域提供货币流动性。
特征一:相互开放市场促进经贸合作深化,RCEP成员贸易投资增加使人民币需求增加
RCEP是在中国被美欧等发达国家遏制、中国加快制度型高水平开放的背景下签署的。根据协议,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方面,RCEP的相互开放相较于我国同这些国家单独签署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开放程度更进一步。在货物贸易方面,在一定时期内,RCEP成员会降低该地区约90%贸易产品的关税。在服务贸易方面,RCEP取消几乎所有服务行业的股东限制。在投资方面,RCEP首次在自由贸易协定项下以负面清单形式对投资领域进行承诺,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此外,RCEP还单独设置了经济技术合作条款,通过向发展中缔约方及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三个最不发达缔约方提供技术援助和能力建设缩小成员间的发展差距。程度提出了要求。可见,RCEP在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投资以及贸易投资便利化等方面都做了较大程度的开放承诺。未来,随着协定实施范围的扩大,RCEP将促进成员间经贸合作,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开放。RCEP不仅通过增加相互贸易投资增大人民币的结算和支付需求,还会极大拓宽人民币投融资渠道,便利成员非居民使用人民币。
特征二:通过RCEP推动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RCEP专门针对支付和清算系统做出规定,即每一缔约方应当允许在其领土内设立的另一缔约方的金融机构进入由公共实体运营的支付和清算系统,并且以正常商业运行条件获得官方融资和再融资安排。RCEP成员间金融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清算网络的建设将为货币清算结算渠道的畅通提供基础保障。
特征三:通过RCEP实现市场规则和标准对接
RCEP规范了知识产权、投资和电子商务等方面的规则,这会促进成员的相互投资。此外,RCEP电子商务规则除了涵盖缓解关税风险、降低海外物流仓储建设成本等跨境电商链条的关键环节外,也明确规定不得阻止投资者或服务提供者为进行商业行为而通过电子方式跨境传输信息,不得要求计算设施本地化。这两方面共识将有效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为电商企业跨境贸易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和制度保障。中国作为世界最大且渗透率最高的电子商务市场,RCEP在促进成员间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助于构筑跨境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新平台,通过发展跨境电子支付可以大大延伸人民币结算范畴。
特征四:通过RCEP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和需求链重构,中国应力争成为区域生产网络和市场网络的中枢
新冠疫情冲击和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等因素,推动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区域化和收缩化的趋势有所增强,中国更能成为区域增长的最重要的引擎和区域一体化的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抓好RCEP的落实,完善RCEP各项规则和机制,是巩固和提升中国在区域产业链和供应链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抓手。中国可以利用RCEP原产地规则拓展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强化和提升中国在上游的研发设计能力和高端制造能力,将劳动密集型环节放在东盟国家,利用日韩等国家的服务优势和技术优势,整合利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资源,争取成为区域产业链供应链 “链主”和区域生产网络的中枢;同时中国可以利用中国内需巨大的优势,成为区域内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和终端产品的消纳中心,争取成为区域需求链的 “链主”和市场网络的中心。
特征五:通过RCEP框架下的更深度合作,打造区域要素资源强大的 “引力场”
目前RCEP涉及的规制合作相对较少,未来在RCEP框架下要深化标准体系、监管体系、规则体系的合作,通过议程设置、理念沟通等方式扩大规则共识。通过规制融合,可以极大促进人才、技术、资金、数据等要素的流动,依托中国强大的需求,中国有条件成为区域甚至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人民币区域化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逆差提供人民币流动性。一旦中国成为各种要素资源的强大的“引力场”,不仅不用担心经常账户或资本账户逆差影响人民币的币值稳定基础,甚至可以主动追求逆差,加大对区域内其他成员的进口和对外投资,输出更多人民币,为成员提供人民币流动性。
本文节选自《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3》第3章《在RCEP框架下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该部分的课题负责人为曲凤杰。
观点整理:崔洁
内容监制:刘越
版面编辑|王浩
责任编辑|李锦璇、蒋旭
主编|朱霜霜
近期热文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