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陳昭晶: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四大重要機遇
近日,由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深圳)聯合主辦,南洋商業銀行有限公司協辦的“第二期公共政策與制度創新成果發佈會”隆重舉行。
會上,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助理教授陳昭晶發佈了《人民幣國際化發展趨勢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機遇與挑戰》報告。
報告指出,人民幣國際化穩步推進。
(1) 人民幣國際化指數(RII)從2009年的0.02增長到2023年的6.32,過去5年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6.56%;
(2)跨境貿易與直接投資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的“基本盤”,從分項指標來看,2023年RII增長主要源於跨境貿易結算與直接投資交易拉動,成為人民幣國際使用的基本驅動力量;
(3) 人民幣國際清算行網路進一步擴大。截至2023年末,中國人民銀行已在31個國家和地區授權了33家人民幣清算行,覆蓋主要國際金融中心。
(4)人民幣國際化任重道遠。人民幣國際化指數明顯遠低於其經貿全球占比,要獲得與經濟地位相匹配的貨幣地位,人民幣國際化需要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經歷漫長的歷程。
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可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 2009-2015年是快速突破階段,標誌性事件包括2009年9月首次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國債、2015年11月人民幣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等;
(2)2016-2020年是波動調整階段,標誌性事件主要有2018年6月中國A股被納入MSCI指數等;
(3) 2021年至今是穩步回升階段,標誌性事件有2022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與香港金融管理局簽署人民幣/港幣常備互換協議和2023年11月中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等。
金融機構成為推動跨境人民幣業務主力軍
(1) 積極設立境外分支機構,加速國際化業務佈局。
(2)以產品創新推動跨境業務,打造跨境人民幣業務生態圈。
(3) 深度加強境內外聯動,深耕“一帶一路”業務。
(4)香港金融機構發揮重要作用,深耕離岸人民幣市場。
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四大重要機遇
香港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穩固,在人民幣存款、跨境收付、離岸人民幣融資、外匯交易與清算和互聯互通機制建設方面都展現了較強的優勢。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並有以下四大重要機遇。
(1) 大灣區打造世界級市場群,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
(2)人民幣成為低息貨幣,融資功能凸顯。
(3) 地緣政治衝突加強,人民幣成為新的避險貨幣。
(4)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平臺的推出,開闢數字時代新賽道。儘管取得了顯著進展,香港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報告指出,香港需要應對來自倫敦和新加坡等其他金融中心的競爭壓力,以及中美貨幣政策分化和地緣政治衝突帶來的不確定性,離岸市場的流動性需求與匯率風險,對資金池規模提出新要求,同時,跨境資本流動的便利化也帶來了市場活力與系統風險並存的挑戰。
針對挑戰的政策建議
(1) 發展大宗商品計價功能。擴大人民幣結算比例,促進期貨與現貨市場互動。推動金融高水準開放,提高人民幣投融資市場份額。擴大雙邊本幣互換規模,增加人民幣國際流動性。
(2)多管道拓展人民幣的使用場景。保持經濟穩定增長,為人民幣國際化夯實基礎。把握“去美元化”窗口期,增加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份額。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升資本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能力。
(3) 推動大灣區融合發展。深化大灣區金融合作,支持香港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推動金融創新,平衡金融發展與風險防控。
來源:IMI財經觀察
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