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小镇展“新”姿 津南区北闸口镇发展新质生产力成果丰硕
北闸口镇,一方宝地。
从天津中心城区驱车,沿着天津大道向东南方向行驶50多分钟就来到了津南区北闸口镇。盛夏时节,这里的1.2万多亩小站稻郁郁葱葱,“一区三地”300多家企业一片繁忙,7个村庄乡村旅游红红火火。今年上半年,该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亿元,税收完成2.78亿元,5万多名居民生活富足,社会和美。
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点燃了“新引擎” ,澎湃着“新动能”,让这个海河南岸的美丽小镇变得生机勃勃。
扩种万亩小站稻 全面促进产业振兴
喜看北闸口镇正营村小站稻,正处拔节吐穗期。
村“一肩挑”苏利军笑着说:“今年我们村小站稻面积增加到了2000亩,长势特别好,又将是一个丰收年。”
北闸口镇是天津小站稻种植核心区,搞好小站稻生产,扛起国家粮食安全重担。
扩面积,搞流转,增产量,北闸口镇促进小站稻高质量发展招法实,路径新。
指导各村挖掘边角闲散农地,扩种小站稻,今年该镇小站稻面积超过1.2万亩。为提高产量,指导各村成立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户们闲置的稻田承包过来,由村委会统一交给种植大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积极开展农业托管服务。实践证明,这种规模化的种植方式提高了种植水平,促使小站稻单产、总产稳步提升,成为了天津市都市精品农业片区。
积极采用现代农业科技,提高科技种粮水平,大力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正营村委会会议室里装有一个“数字化农业智能检测监测系统”智慧平台。苏利军介绍,平台太好了,可实时查询到稻田的湿度、风力、盐碱度等数据,及时对稻田采取相应管理措施,亩产量提高了20%以上。
北闸口镇积极帮助各村引良种提产量,建5800多亩高标准农田,用无人机防病虫害,积极推进农业全程机械化以及“精细”农业发展措施。上述措施,让1万多亩小站稻,年年获得大丰收。
立体种养,有机种植,开展深加工,进一步提高小站稻种植效益,让农户多增收,用实际行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北闸口镇7个村庄的稻田里,都养着螃蟹,立体种养,稻香蟹肥,每亩增收350多元。
积极开展有机水稻种植,除虫害不喷农药,保质量施有机肥,稻米品质好,种植效益大增。
在北闸口镇,小站稻已从传统一产向二产、三产延伸。精深加工的的胚芽米、 GABA米等大健康食品,深得市民青睐;小站稻、 米糕、米浆、冰淇淋等,成为网红食品;插秧节、稻香节,游客爆满,市民纷至沓来,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
小站稻产业链延长了,村民们增收了,大家都抢着种,不用政府推动了。
闲置厂房生“金” 招商引资提质量
博众绿色科技产业园,在业界赫赫有名。
这个位于北闸口镇的工业园区秉承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理念,发展迅猛,2023年园区实现总产值1.5亿元。
在北闸口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园区运营方---地壹区(天津)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又实施了第二期扩建项目,总投资1.6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产值2.4亿元以上,将成为该镇乃至津南区重要的经济发展新引擎。
“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是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奇招妙手。在津南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下,北闸口镇积极贯彻落实,科学精准施策。
镇党委书记郑建立介绍,区委书记王宝雨多次深入该镇就落实好“三量”要求,从园区规划、产业布局、配套服务等进行指导,区长杨灏也亲临一线调研解难题,效果特别好。
盘活存量是培育增量、提升质量的重要前提。北闸口镇积极用好闲置厂房,下好“三量”先手棋,让“闲地”生金。
积极推进闲置载体盘活与重点产业链培育“同频共振”。瞄准会展经济、医疗器械、高端设备制造等加快产业布局,推动27家租赁厂房项目落地,助力4家企业购置(租赁)厂房扩产,共盘活闲置载体11.25万平方米。
开展园区“二次创业”,积极培育增量。
积极打造“三园一中心”发展格局。利用5000平方米闲置楼宇,打造南开大学科技园;整合绿屏北侧、天乐创新产业园以南闲置地块,打造博众绿色科技产业园;利用原未府酒店闲置地块,打造津南宏图会展产业园;提升改造原地毯十五厂院落,打造金仓冷链物流集配中心。
在银河阀门生产车间,马力全开,一片繁忙。
该企业规模大,效益好,被誉为天津市阀门制造业单项冠军。为帮其做大做强,北闸口镇精准施策,积极推动阀门产业成龙配套、成链成群,扩大规模。现如今,该镇阀门及配套企业达到15家,年产值8亿元、利税4000万元。
该镇还积极帮助普兰能源超级电容器项目竣工投产,新增产值1亿元。今年上半年,该镇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入完成2678万元。
扩大招商引资,全面提升“一区三地”发展质量。
北闸口镇以现有工业载体资源为依托,采取以链招商、以商招商模式,2023年引入高新技术企业188个,注册资金6亿元,税收1000万元,全面提升了园区发展质量。今年上半年又引入高新技术企业76,注册资金3.06亿元,税收506万元。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展宏图
“月桥文化仓”,远近闻名。
盛夏时节,酷热难耐,但仍有不少新人慕名前来举办婚礼。为啥?
答案:月桥文化仓太棒了!
这里有美轮美奂的中式婚礼大厅;有花红柳绿、小桥流水的江南园林,还有津南区民政局设立的婚姻登记处,一站式服务,贴心便民......
月桥文化仓坐落于北闸口镇月桥村,是以婚姻文化为主题,集餐饮、研学、住宿、会议、康养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项目。该项目是北闸口镇抓“三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示范项目。
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如江南园林般秀美的地方,竟然是在一个闲置废弃的厂房建起来的。
为盘活闲置资源,北闸口镇党委政府工作专班多次入村指导。根据当地农文旅市场实际需求,科学定位把关,兴建月桥文化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项目定位成功后,镇党委政府工作专班多次给投资人分析市场前景,建立投资信心,提供配套服务,一炮打响。
运营1年多来,月桥文化仓累计接待游客16万人次。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现了农民致富增收、促进了乡村全面振兴,成功入选天津市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8月6日,“一方水土”建成开业。这是一个盘活280亩低效用地,投资800万元,打造乡村文化休闲目的地,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又一个范例。
投资人刘延军介绍,这个项目建设得又快又好,超出了他的想象。秘籍是镇党委政府全方位支持,派专人帮助对接区土地、农业、文旅等部门上门服务,立了头功。
为引导当地企业家科学发展农文旅产业,北闸口镇党委政府统筹规划,要求各项目错位发展,不重复建设,互相补充,串珠成链。
正在进行后期施工的“津津乐稻”项目,也是利用闲置低效厂房兴建的,但它的定位是实现乡村文化与都市“潮玩”相融合,与其它农文旅项目不重复。
北闸口镇多个农文旅项目已成为拉动市场消费,满足当地百姓需求,提振经济的重要途径和抓手。
2023年,北闸口镇实现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8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2000万元以上。今年预计接待游客25万人次,综合旅游收入3000万元。
“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天津市委、津南区委部署要求,在‘三量’上继续下足功夫,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津南区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蓄势赋能。”郑建立坚定地表示。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北闸口,这个魅力小镇,未来可期!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