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 推動外匯管理創新政策在重點區域先行先試 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
9月5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李紅燕總結國家外匯局持續推進外匯領域改革開放,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所做的五個方面工作成果,並解答記者提問。
一是跨境貿易便利化水準進一步提高。我們不斷優化貿易外匯收支管理,取消了外貿企業名錄登記行政許可,預計年內將惠及超過10萬家經營主體。支持貿易新業態發展,鼓勵銀行、支付機構憑電子資訊辦理跨境電商貿易結算,這類業務今年前7個月已經辦理了5億多筆,受益的小微商戶超過120萬家。提升外籍來華人員支付便利度,實現了重點機場、酒店和文旅景區等主要場所外幣兌換服務全覆蓋。
二是資本项目高質量開放穩步推進。我們助力科創企業創新發展,將科創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政策從17個省市推廣至全國。優化升級了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的管理政策,提升了他們的資金配置效率。擴大金融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修訂了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進一步便利國際投資者投資境內資本市場。
三是外匯市場的深度和廣度持續拓展。當前,我國外匯市場可交易貨幣已經超過40種,交易品種也已經涵蓋了國際主流外匯產品。跟大家報告幾個數據,今年前7個月,我國外匯市場總成交規模接近2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8.7%;同期,首次辦理匯率避險的商戶超過2萬家,幫助更多企業利用外匯衍生產品,更好地管理匯率風險。
四是外匯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升。我們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外匯市場交易保持理性有序。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嚴厲打擊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秩序。穩慎推進銀行外匯展業改革,推動銀行外匯業務流程再造,構建事前盡職調查、事中差異化審核、事後監測報告的全流程展業框架,逐步完善更開放、更安全的外匯管理機制。
封面新聞記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完善高水準對外開放體制機制,請問國家外匯管理局在這方面將有哪些落實舉措?
學習好貫徹好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全會通過的《決定》就對外開放作了專門部署,釋放了擴大高水準開放的明確信號。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全會決策部署,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個方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加強外匯便利化政策的供給。我們要按照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要求,強化信用風險評估,健全分類管理體系,讓誠信合規的企業辦理業務更加便利。建設開放多元、功能健全、競爭有序的外匯市場,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圍繞支持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創企業、中小微企業為重點,統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將更多優質企業納入外匯便利化政策範疇,激發經營主體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我們要推進外匯監管創新,適應貿易數位化、綠色化趨勢,推動跨境電商、海外倉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還要持續完善外籍來華人員外匯服務,優化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拓展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和功能,不斷提升外匯服務質效。
第二個方面,要堅持以開放促改革,穩步擴大外匯領域高水準制度型開放。我們要著力提升資本项目開放品質,有序推進外商直接投資外匯管理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升級擴圍跨國公司資金池試點,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進一步擴大跨境貿易投資高水準開放試點,推動外匯管理創新政策在自貿試驗區、海南自貿港、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先行先試。支持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支持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第三個方面,要堅持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維護外匯市場穩定和國家經濟金融安全。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回應機制,強化外匯領域監管全覆蓋,保持對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的高壓打擊態勢,守好開放條件下的金融安全底線。完善中國特色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儲備資產的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
國家外匯局將以“釘釘子”精神落實好三中全會部署要求,加大改革謀劃和推動力度,加強改革評估和跟蹤問效,以外匯領域制度型開放,助力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鳳凰衛視記者:目前跨境資本流動日益頻繁,能否具體介紹一下下一步資本项目高水準開放值得關注的改革舉措?
國家外匯管理局資本项目管理司司長 肖勝:
外匯局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深入推進資本项目外匯管理改革,更好地便利跨境主體的跨境資金運營。下一步,國家外匯局還會繼續按照之前的方向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不斷深化資本项目外匯管理改革,持續提升資本项目開放的品質。我們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發力:
首先,科學把握資本项目開放的時度效。統籌謀劃、有序推進直接投資、跨境融資和跨境證券投資等各個領域的外匯管理改革。同時,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持續做好跨境投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的集成式推廣。今年前8個月,跨境投融資高水準開放試點已惠及企業1400餘家,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其次,以點帶面深化資本项目外匯管理改革。推進和完善境外放款本外幣一體化管理,有序支持企業“走出去”和“引進來”。穩步推動跨國公司資金池業務的升級擴圍,進一步提升跨國公司跨境資金的運營效率,助力總部經濟發展。截至今年8月末,已有1000餘家跨國公司集團參與了資金池業務,覆蓋成員企業1.8萬家。同時,會同相關部門穩步擴大金融市場開放,完善境內企業境外直接上市資金管理,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有序推進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業務(QDII)的發展。今年上半年,已累計發放QDII額度22.7億美元。
再次,支持重點區域開放發展。以制度型開放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比如,支持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全球或區域財資中心,支持粵港澳大灣區率先試點各類創新政策,穩步推進海南自貿港、橫琴和前海合作區建設等。同時,精准服務區域和產業發展,在前期實施深圳河套“科匯通”、前海“港企貸”等試點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對跨境投融資和資金匯兌使用的便利化支持力度。
最後,國家外匯局將按照“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準安全良性互動”的部署要求,構建並完善全過程、全週期、全鏈條的資本项目開放與風險防控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經濟日報記者:請問近年來,我國國際收支運行有哪些新特點新變化?未來趨勢如何?
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 李紅燕:
國際收支狀況是反映經濟內外部均衡的非常重要指標,市場廣泛關注,對它的監測和分析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了歷史性躍升,為國際收支穩健運行,打下了堅實基礎。總的來看,有這麼幾個特點:經常帳戶順差合理均衡,跨境投資更加活躍,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儲備穩居全球第一。
首先,經常帳戶收支規模明顯提升,同時平衡性也更加穩固。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的融合發展,出口穩步增長;隨著經濟實力增強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對海外商品和服務的進口需求也在增加。在這個背景下,2023年,我國經常帳戶的收支規模超過了7.3萬億美元,這個數據和2012年相比,增長了60%。同時,隨著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不斷增強,近年來我國經常帳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也保持在2%左右的合理區間。
其次,跨境雙向投資更加活躍。直接投資方面,我國企業實力增強,資本輸出能力不斷提升,對外直接投資存量,2012年排在全球第12位,2023年排在全球第4位。我國還是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目的地,投資存量穩居全球第2位,投資結構在不斷優化。證券投資方面,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境內和境外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需求明顯提升。2023年末,跨境證券投資占我國對外資產負債總規模的比例為17%,和2012年相比提高了8個百分點。
第三,國際收支逐步實現自主平衡的格局。近年來,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匯率的彈性不斷增強,匯率調節國際收支的自動穩定器功能不斷提升。隨著外匯市場改革和發展,企業匯率風險管理能力有了明顯提升,外匯市場交易更加理性有序。國際收支從經常帳戶、資本項下“雙順差”的格局逐步轉變為“一順一逆”的自主平衡格局,外匯儲備保持基本穩定。
往前看,我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經濟結構持續轉型升級,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這些有利因素都提供了比較好的支撐,我國國際收支將會繼續呈現規模提升、結構優化和基本平衡的發展格局。同時,我們將密切關注形勢變化,完善風險預警和回應機制,防範跨境資金異常流動風險,維護國家經濟金融安全。
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