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精准发力,高质量稳经济
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引发了广泛关注。这是继2009-2010年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再次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这次的“适度宽松”非彼“适度宽松”。新时代的货币政策强调精准性、灵活性和高质量发展,避免“大水漫灌”所带来的尾部风险。本文将深入解析新时代货币政策的背景、特征与实施路径,为各行业的决策者和观察者提供深度解读。
十四年后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面临的经济场景已发生显著变化:
需求不足成为主要挑战
国内消费需求疲弱,外部环境虽有挑战,但出口表现超预期。数据显示,2024年1-11月,中国出口额以人民币计同比增长6.7%,以美元计增长5.4%。然而,终端消费仍显不足,提振内需成为政策核心。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加深
美国加大对中国高技术封锁,全球供应链成本上升,加之地缘冲突延宕,全球经贸格局面临新的不确定性。这一外部压力进一步强化了中国经济自主创新和内循环的重要性。
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已由“三期叠加”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政策更加强调创新驱动和结构转型,避免简单的货币扩张带来的结构性风险。
新时代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呈现出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稳中求进,精准调控
稳中求进依然是工作总基调,货币政策注重系统思维和跨周期设计,确保逆周期调节的政策效果最大化,避免“大水漫灌”带来的尾部风险。
货币供需关系的动态变化
当前,货币供应量受到需求端约束。央行提出“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这与过去单纯强调名义经济增速不同,突出了价格管理与预期引导的前置作用。
政策工具的量价并重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的同时,发挥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的双重功能,促进资金精准流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推动结构升级和创新驱动。
提振消费需求,释放市场活力
就业优先,释放财富效应:稳楼市、稳股市,通过资产价格合理回升带动消费。两新”政策持续发力:以旧换新、设备更新等政策扩大消费潜力,如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的推广提升了优质消费供给水平。
稳定房地产市场,挖掘住房需求潜力
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稳定的重要一环。通过放松限购、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政策,加快市场回稳。同时,以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等综合施策,逐步缩小房地产投资下滑的空间。
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全球高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为必然选择。通过专项信贷和债券资金支持战略性产业,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经济全球竞争力。
政策与制度双轮驱动,激发市场活力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正向激励的制度安排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例如,中央提出的民营经济促进法和扩大制度型开放,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信心,稳外资稳外贸。
新时代的货币政策需处理好三大平衡关系:
短期与长期的平衡
短期内稳增长,长期内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稳增长与防风险的平衡
通过精准政策投放,支持实体经济,同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经济安全底线。
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平衡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稳定,维护金融市场和国际收支平衡,增强经济韧性。
新时代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既不是“大水漫灌”,也非简单的总量扩张。其核心在于高质量地稳经济,通过精准调控和系统设计,推动技术创新、结构升级和内需提振,为经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面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思维,力求在逆周期调节中实现跨周期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