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持续深化,2025中国经济有望实现4.8%增长
自9月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经济增量政策,重点关注消费、房地产、资本市场和债务化解等核心问题。尤其在经济面临周期性调整压力时,这些政策逐步释放出其积极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的回升。本文将基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五大特征,深入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政策应对,同时展望2025年的经济增长潜力。
经济增长呈稳中趋缓态势
今年前三季度,GDP增速逐季放缓,分别为5.3%、4.7%和4.6%。与此同时,名义GDP增速始终低于实际GDP增速,导致微观经济主体感受到的经济冷意加剧。经济增速的放缓体现了整体经济的疲弱,但也揭示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减速趋势。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下降
今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的贡献率显著下降,从前值下降了10.6个百分点,降至49.9%。相较一季度,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消费增长动能逐步弱化,这也是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之一。
生产、消费和投资延续分化
虽然高技术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生产端提供了支撑,但消费增长却明显放缓。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仅为3.5%,消费降级和消费下沉的现象愈加明显。与此同时,出口表现相对强劲,1-10月出口同比增长5.1%,缓解了内需疲软的压力。然而,制造业投资保持高位,房地产投资却呈现持续下滑,这对总投资增长形成了拖累。
通缩压力和低迷价格水平
供需失衡和持续的价格低迷,使得通缩风险不容忽视。今年CPI同比增幅接近0%,而PPI已连续25个月出现负增长,房价作为主要资产价格也持续下行。低迷的价格环境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融资需求不足和货币惰性
社会融资存量增速逐月放缓,至10月降至8%以下。居民新增贷款呈负值,反映出去杠杆的强烈动机;企业融资意愿也偏低,融资需求的不足与货币政策的惰性使得资金流动性较为低迷。
地缘风险和出口扰动
随着特朗普可能再次当选美国总统,全球经济与贸易的不确定性可能加剧,尤其是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尤为显著。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因素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一大风险。
微观主体信心不足
尽管政策出台后市场信心有所恢复,但居民对未来就业和收入的预期、企业对销售和利润的预期依然较为悲观,微观主体的信心未能得到充分提振。
供需失衡下的产能利用率走低
部分行业产能利用率低,且终端消费疲软的情况已开始向生产端传导,形成了“供需错配”的经济结构问题。
经济效率下行
近年来,中国资本回报率与劳动生产率增速持续波动下行,全要素生产率也有所下降,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此外,国有企业的效率问题仍需关注。
新旧动能转换的困难
尽管高技术制造业有所发展,但房地产仍然在总产出和固定资产投资中占据较高比重,房地产投资的下行速度尚未能被高技术制造业的增长所完全对冲。
化债过程中出现的宏观收缩效应
前三季度,经济大省的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城投企业的基本面未见实质性改善,地方债务的隐性风险仍然在释放。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政府于9月底以来出台了一系列增量政策,着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并做出了五个重要转变:
平衡防风险与促发展
政策基调逐步从“保持定力”转向“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突出稳增长优先。这一政策调整有助于经济复苏的实现。
政策之间的协同性加强
积极财政与宽松货币之间的协同效应得到显著提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变得更加紧密,形成了更强的政策合力。
合成效应的增强
政策推出不再是“挤牙膏”式的渐进推进,而是“一揽子”政策的集中推出,有助于形成政策合力,推动经济迅速复苏。
三部门资产负债表修复
政策着力于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修复,尤其是稳房地产市场,成为短期内扩内需、修复资产负债表的核心任务。
预期管理的重视
政策更加注重预期管理,帮助市场更好地理解和预见政策意图,减少市场波动,提升政策效果。
一系列增量政策的效果已开始显现。宏观经济数据出现边际改善,生产、消费、投资等指标表现较为积极。9月底以来,生产、商品消费和投资等宏观数据逐步回升,房地产市场也呈现出回暖迹象。
展望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在逆周期调节政策的持续发力下,实现4.8%的增长。货币政策仍有较大的调整空间,预计未来将继续实施降准降息政策;财政政策也将加大力度,适度提升赤字率,并优化支出结构,推动民生领域与新基建的发展。
总体而言,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经济的韧性仍然强劲,随着政策的持续发力和市场信心的回升,经济复苏值得期待。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