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联酋铁路三站齐发,D&B模式打造中国工程新样板
2025年4月9日,在迪拜这座现代化与传统交织的城市里,随着阿提哈德铁路项目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这意味着中铁国际承建的阿联酋铁路站房工程正式迈入新阶段,也代表着中国工程技术在中东高端基础设施市场的又一次深度突破。
对于关注“一带一路”、中东基建、出海企业和高端服务产业的我们而言,这一项目的背后,有太多值得探讨的“硬实力”与“软逻辑”。

本次封顶的阿提哈德铁路车站项目是由中国中铁旗下中铁国际承建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中铁在中东地区实施的首个D&B(设计与建造一体化)模式工程。项目涵盖:
阿布扎比MBZ站(此次已封顶);
迪拜EXPO站;
富吉拉FUJAIRAH站;
三座大中型车站总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均为阿联酋联邦铁路网的重要枢纽,未来将服务于人员与货物跨城市通行,是国家级物流骨干工程。

与传统EPC项目不同,D&B模式要求承包方在项目早期即全面介入设计工作,对工程全周期的效率与质量控制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中铁国际以此为契机,打通项目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凸显了中国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从“建造者”向“方案提供者”转型的决心与实力。
此次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的MBZ站站房是整个项目的首站,工程进度与质量管理堪称样板:
在项目早期阶段,中铁国际成立工程指挥部,实施“一项一策”精细化管控;
优化管理流程,精准指导每一个关键节点;
整合系统内外技术资源,提升设计质量与工程协同能力;
强化属地化资源融合,建立本地化工程师团队,实现效率与文化融合并重。
中铁国际还组织多轮劳动竞赛与进度攻坚行动,在确保工程质量与环保标准的前提下,全方位提升建造效率。最终,MBZ站站房按期实现结构封顶,项目组织力、工程管理能力获得业主阿提哈德铁路公司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本项目的封顶,不仅是中国企业在阿联酋铁路建设史上的关键一笔,更带来了对于金融、投资、法律、咨询等高端服务行业的三重启示:
1)设计主导型总包模式,将重构出海项目的价值链条
传统海外工程项目以EPC为主,设计由甲方掌握,施工由中方执行。而本次D&B模式下,中铁国际在项目前端即主导方案设计,不仅提升了整体效率,也极大拓宽了服务边界。
这意味着:
投融资机构可更早介入项目策划与方案设计;
法律、财税、保险等服务机构的咨询时点将前移;
具备行业综合解决能力的企业将在未来中东市场占据主动。
2)高质量属地化,是企业长远发展的“护城河”
中铁国际在该项目中构建本地工程师团队,融合属地管理资源,强化属地语言、法律、文化适配能力,不仅提升了效率,也赢得了阿方的持续信任。
属地化能力,正在成为衡量一家国际承包商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也为在中东开展跨境业务的律师、会计师、HR等专业机构创造了大量增值服务空间。
3)阿联酋基建高端化趋势明显,服务链条将持续延伸
以阿提哈德铁路为代表的项目正成为连接迪拜、阿布扎比、富吉拉的重要交通主干网。未来,该铁路将打通港口、工业区与城市集群之间的快速通道,是“非油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
由此衍生出的商业机会包括:
铁路经济带配套物流与仓储开发;
城际站点与商业零售联动开发;
数字化运营平台与智慧交通服务;
与港口、机场的联动效应,延展至保税区与自由贸易区建设。
对于投资促进、银行信贷、进出口保险、战略咨询机构而言,这些项目将成为新一轮业务布局的锚点。
近年来,中国中铁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中东、非洲、东南亚等区域实现项目布局超过千亿人民币。在阿联酋,中铁国际不仅承建铁路项目,还参与城市交通、市政设施等综合基建。
本次阿提哈德铁路项目的成功推进,标志着中国中铁已经从以往单纯的“施工队”角色,逐步跃升为本地经济建设的参与者、价值输出者与文化融合者。
在工程技术输出的同时,中铁国际也在积极推动中阿标准互认、项目财务协作、工程认证体系对接等高阶合作,为未来中资企业在中东市场开展全周期项目提供了范式。
在这个全球能源转型、交通一体化与数字城市崛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中铁正在中东这块战略热土上,用工程智造与管理能力,书写“走出去”的新样本。中东,不仅是出口产品的地方,更是提供智慧服务与方案输出的战略市场。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