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委研判下半年经济走势: 部分宏观指标增速将回落 关注国内外五大挑战
10部委研判下半年經濟走勢: 部分宏觀指标增速将回落 關注國内外五大挑戰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在上半年經濟數據公布後,國家發改委、統計局、商務部、财政部、海關總署、工信部、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國資委、外管局10個部委陸續召開上半年數據解讀發布會,并研判下半年經濟形勢。
去年上半年因應對疫情,生産生活中斷,諸多經濟指标增速前低後高,對今年的影響是下半年基數高。基數因素也成爲各部委預判的關鍵因素,多個部委預測部分指标将放緩,比如進出口、财政收入增速。
出口增速放緩
如果以兩年增速衡量,今年上半年投資、消費增速都不到5%,隻有出口(12.6%)、房地産投資(8.2%)增速較爲突出。央行7月中旬降準,市場分析的原因之一就是提前應對下半年出口、房地産投資走弱帶來的宏觀經濟下行。
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全年經濟增速目标爲6%以上。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國内生産總值532167億元,同比增長12.7%。諸多市場機構預計全年增速将在8.5%左右,因此完成6%的增速并沒有問題。發改委綜合司司長袁達表示:“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标任務。”
出口、消費、投資被稱爲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今年上半年出口表現尤爲突出。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28.1%,海關總署、商務部、外管局三個部門都預判出口增速将放緩,但全年仍将保持較快增長。
海關總署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确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同時,去年下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長近27%,在較高基數的影響下,今年下半年進出口同比增速或将放緩,但全年進出口仍然有望保持較快增長。
商務部對外貿易司司長李興乾表示,預計外部需求回暖、國内經濟穩中向好将繼續支撐我國外貿發展。但随着去年同期基數逐步擡高,下半年外貿增速将有所回落,外貿發展仍面臨諸多不确定、不穩定因素。
消費方面,上半年同比增長23.0%,兩年平均僅增長4.4%。商務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預計消費市場總體将會繼續朝着回暖向好方向發展,但并沒有給出準确的預判。開源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上半年居民消費邊際改善,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目前居民消費意願有所擡升,後續消費修複節奏需進一步觀察。
其中,汽車消費是拉動消費的重要動力,今年上半年新車銷量近1290萬輛,同比增長25.6%,比2019年同期增加了4.4%。商務部、工信部都判斷今年汽車銷量有望實現正增長,扭轉連續三年持續下滑的局面。但5月以來,汽車産銷同比下降,兩部委都提到“缺芯”的制約因素。
投資方面,上半年同比增長12.6%,兩年平均增長4.4%。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投資将會繼續保持持續恢複的态勢。這一表态也沒有做出明确的增速判斷,但市場預計投資難有起色。一方面,城投融資管控從嚴,基建投資疲弱;另一方面受房地産調控影響,地産投資增速已在回落。
PPI将見頂回落
上半年各部委的主要工作是應對物價上漲尤其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PPI同比上漲8.8%,漲幅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1%,漲幅比5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
“近一段時間,我國PPI上漲幅度較快,這既有去年同期疫情沖擊導緻PPI負增長形成的低基數因素,也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輸入性影響。對于年内PPI階段性上行,應當客觀看待。”央行貨币政策司司長孫國峰表示。
孫國峰稱,一方面,這是在去年低基數基礎上的高讀數,對此可以用去年、今年和明年連續三年的整體視角來觀察PPI的變化。另一方面,曆史上PPI指标本身波動就相對較大,在數月内階段性的下探或者沖高的現象也并不少見。
當前市場高度關注後續PPI的走勢,這就涉及到對大宗商品價格的預判。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萬勁松表示,近期大宗商品價格總體呈回落态勢,鋼材、銅、鋁等價格比5月份的年内高點下跌3%―14%,帶動6月份PPI環比漲幅比上月大幅收窄1.3個百分點。市場普遍預計,随着國家保供穩價措施持續見效,大宗商品價格将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關于PPI走勢,央行則給出了清晰的判斷。孫國峰表示,總體看,我國PPI走高是階段性的,今年二、三季度可能維持相對高位,随着基數效應逐步消退和全球供給恢複帶來的輸入性影響減弱,PPI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趨于回落。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認爲,當前不會形成大宗上漲的“超級周期”。與上世紀70年代及本世紀初兩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超級周期”不同,本輪價格上漲更多的是短期因素疊加作用的結果,而全球債務高企、貧富分化、人口老齡化等深層次矛盾決定了需求難以長期擴張,且供給明顯收縮的可能性也比較小,所以難以形成“超級周期”。
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影響不大
關于下半年面臨的問題,國際方面主要集中在疫情仍在演變、存在不确定性。袁達表示,經濟恢複進程仍面臨困難和挑戰,特别是一些不确定、不穩定、不均衡問題仍較突出。從國際看,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世界經濟複蘇進程中的風險還在積累,不同經濟體之間經濟走勢、宏觀政策出現分化,全球通脹明顯升溫。
此外,市場也關注美聯儲貨币政策轉向帶來的影響。孫國峰表示,現在中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3%左右(中美利差大),且貨币政策以我爲主,所以影響不大。除了利差,外管局還提到中國股票市值偏低、經常賬戶保持順差,因此影響是可控的。
“中國經濟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我們也要看到美國财政赤字和金融市場估值都是處于曆史高位,市場認爲這對美聯儲貨币政策調整的速度和節奏會形成一定的制約,所以,未來美聯儲貨币政策調整有可能是漸進的。”外管局副局長王春英表示。
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表示,對于中國這樣的大國而言,過去其利率趨勢往往更加順應國内自身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不是跟随美聯儲,即使是在中美經濟走勢背離的時期。不過,在美聯儲削減量寬政策“宣布期”,我國長端利率可能受到聯儲緊縮預期的階段性牽引。
國内方面,統計局提出,就業結構性矛盾凸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壓力仍然比較大。袁達則表示,部分中下遊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生産經營仍然較爲困難,旅遊、住宿等生活性服務消費恢複相對滞後,一些領域風險隐患不同程度存在。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不良貸款仍然面臨上升壓力,不良貸款可能進一步增加。
關于風險,近期高層會議提出“應對好可能發生的周期性風險”。“周期性風險在國内的體現,或爲持續累積的債務壓力,及債務化解過程中的信用風險暴露。”趙偉稱,“傳統應對以逆周期調節爲主,而當前主要運用跨周期調節。相較逆周期調節,跨周期調節着眼于經濟長期可持續發展。”
對于防範國企債券違約風險,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介紹,要建立信用保障基金,推動企業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原則,穩妥化解債券違約風險。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