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浪潮来袭:近500家金融机构为气候目标做出承诺
绿色金融浪潮来袭:近500家金融机构为气候目标做出承诺
来源 :陆家嘴传媒
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的“融资日”上,来自45个国家的近500家金融机构承诺,将其管理下的130万亿美元资金用于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气候目标。
联合国气候行动与融资特使、英格兰银行前行长卡尼表示,未来三十年间,全球减排所需的资金约为100万亿美元。“这些资金将到存在排放问题的地方帮助(企业)降低排放,有减排计划的公司会找到资本,没有减排计划的公司将毫无所得。”他称。
中创碳投副总经理钱国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技术和资本是新能源领域发展的两大推手。各国政府制定减排政策引领了各国产业、企业的减排方向,但最终成果还要视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定。资本尤其是私营资本具有很强的商业属性,上述金融机构承诺提供资金,有望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
碳中和撬动私营资本
上述500多家金融机构属于 “格拉斯哥净零金融联盟”(GFANZ),这是一个由银行家、保险公司和投资者组成的组织,致力于将气候变化作为工作的中心。该机构称,相关资金可能是银行贷款的形式,也可能来自风投、私募、共同基金和其他购买股票和债券的大投资者的投资。
该联盟的推动人卡尼表示,直至今日,世界上还没有筹集到足够的钱来资助能源转型的过渡,这是一个分水岭时刻。如果想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仅靠各国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金融业还需设法筹集民间资金。
无独有偶,英国当地时间3日上午,来自中国银行伦敦分行、农业银行、平安集团的多位专家参加了另一场题为“金融支持气候行动——中国倡议与国际合作”的研讨会,就金融支持高碳行业转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金融机构碳中和目标、生物多样性融资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COP26会议主席夏尔马表示,此前各方承诺提供的公共资金并未落实。“在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上,各方同意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融资的公共部门资金。但遗憾的是,在2021年我们也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这一承诺现在被正式推迟到2023年执行。”他说。
GFANZ还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国政府大幅增加财政支出、财政赤字高企,为气候融资提供的资金相对有限。
但想要撬动私营资本并非易事。渣打银行的最新调查显示,55%的跨国公司认为它们的低碳转型不够迅速,78%的投资者认为多数商业领袖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帮助企业进行低碳转型。
钱国强认为,之所以私营部门此前未过多参与能源转型的投资,主要是因为当前能源转型多为各国政府主导,属于政策驱动。企业及资本行为的出发点则属于商业驱动,具有逐利属性,双方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想要让更多的私营资本参与到碳中和的投资中,就需要通过碳交易和碳税的方式为企业碳排放行为定价。这背后首先要建立有效地为碳排放定价的市场,制定清晰的激励制度;其次要等待市场逐步成熟,使企业对碳排放定价有稳定预期。”他表示。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表示,美国将与英国一起支持气候投资基金(CIF)的新资本市场机制。该机制将有助于吸引大量新的民间气候基金,并每年为CIF的清洁技术基金以及加速煤炭转型新投资计划提供5亿美元。
投资风险几何?
GFANZ表示,私人融资融入碳中和进程,可以帮助资助私营部门减排,并将通过公共渠道承诺的数十亿气候投资转化纳入数万亿的气候投资总额。
但是,GFANZ的承诺也正面临质疑。外媒援引分析观点称,做出承诺至关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落实。金融机构需要确保这些资金真正流向私营部门,进而推动其减排进程。
德国跨国金融服务公司“联营保险公司”也表示,现在的投资决策需考虑气候因素,这就是为什么中期目标如此重要。同时,这些目标还需要与行动相关联。
钱国强认为,如何确保资金流入节能减排的领域,需要明晰政策细则,即政府需要在行业层面明确何为减排项目,也需在金融市场层面明晰ESG(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信息披露制度。
摩根士丹利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崔(Audrey Choi)表示,各金融机构聚集起来,实际上是在为一个优先考虑气候行动的新行业创造一个新的基本规则,“为此,我们需要秉承传统,并制定衡量标准和指标”。
目前,卡尼已牵头开展一项工作,确保金融机构解释并披露其贷款或投资中的全部气候风险。英国财政大臣苏纳克也称,为了防止企业的“漂绿”行为,在最新减排计划中,英国政府将在一个工作组中制定一个基于科学的过渡计划“黄金标准”,该工作组由行业和学术领袖、监管机构和民间社会团体组成。
钱国强还认为,在向新能源领域尤其是私营部门投资的过程中,最大的风险在于技术突破和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
“在技术方面,在光伏、风能等细分领域,储能技术突破尚需时日;核能的安全性也需要伴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提升。在市场发展方面,一些资本押注氢能汽车,另有资本则押注以动力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目前后者的发展相对较快,电动桩等基础设施则相应发展起来,这又反过来带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那氢能投资者的资本回报率可能就面临着一定风险。”钱国强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