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行,跨境個人金融業務機會來了!
海外行,跨境個人金融業務機會來了!
良有以也
《中國外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新的一年,外彙局在推動高水平、高質量對外開放方面将開展哪些工作?
回答摘錄:
研究有序放寬個人資本項下業務限制。修訂境内個人參與境外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的管理規定,取消年度購付彙額度限制,優化管理流程;研究論證允許境内個人在年度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内開展境外證券、保險等投資的可行性;配合人民銀行做好粵港澳大灣區“理财通”試點。
中資銀行海外行的個人金融業務,一直是個雞肋,确實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一項。即便在英美等國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即便海外華人相對較多,當地中資海外行的個金業務也做不到太深入的程度,就更不用說在一些較小國家,華人相對更少的地方的中資海外行了。
中資銀行的海外分行做個金的難度,隻要對照在我國國内的外資銀行個人金融業務就能體會。即便是全球有名、号稱全球的本地銀行的H銀行,C銀行,或者JP銀行,SC銀行等,在我國國内的個金雖不能說門可羅雀,但也絕稱不上門庭若市;中資銀行去了海外,在個金方面的情況應也是類似。
海外中資銀行的個金業務不好做,是因爲客戶基數太小,回報有限,投入卻不少,而且風險并不小,且本來可以發展的跨境業務又受國内外管政策間接限制。
客戶基數
發展個金業務,最重要的是有龐大的個人客戶基數,但和國内一比,放眼全世界都沒有人口太稠密的地方。即使是國際大都市如倫敦,常住人口大約900萬,這個數字在海外已經不小,但和國内一比卻隻和國内地級市如蘇州的人口大緻相當;筆者曾經長期工作過的盧森堡,全國人口僅60多萬,盧國的人口數量大緻隻有蘇州下面張家港(縣級市)的一半(不過其實盧森堡中資銀行的個金業務還不錯,主要靠離岸客戶)。
這麽小的人口基數,而且,在整個人口基數裏願意來中資銀行開戶的比例也是非常有限,所以,海外中資銀行的個人客戶基數及業務着實有限。
投入産出比
個金業務的投入卻是不低的,即使客戶有限,但針對個人客戶如果要開展業務,個人網銀、手機銀行、與當地支付工具對接的接口、APP及網頁的當地語言化、與當地電信的SMS對接,以及防病毒防欺詐等安全措施,一樣也不能少。海外人力成本高,尤其在發達國家,因此這些個金業務基礎設施建立的成本絕對不低。而且由于用戶少,無法進行大規模攤薄,所以成本更爲可觀。
而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個金業務的産出其實不大。
海外銀行的收費項目費率已經比較高,比如彙款費,在國内幾乎免費,但海外一般收費較高,而且還收一些國内銀行絕對不會收取的費用,比如賬戶管理費,隻要你有賬戶,銀行每個月從你賬戶收取如10歐元的管理費。但即使如此,銀行能從個金收取的中間業務手續費也仍有限。
而在利息收入方面,海外行金額及筆數有限的按揭、消費貸等業務,帶來的收入也不會占比太高,根本無法同公司業務動辄數十億美元的國際并購貸款等産生的收入相比。
因此,海外行的個金業務投入産出比相對較低。
風險
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做個金業務的風險卻并不低。與企業客戶相比,如國内大型走出去企業或者海外當地大型企業客戶等,個人客戶涉及的反洗錢調查往往更爲瑣碎淩亂,更難掌握,因而個人客戶反洗錢的風險相對更高。在操作風險上,有些海外地區至今可能還大量使用個人簽字彙款單,或傳真,郵件等彙款申請方式,海外有些地區還無法做到如國内全部使用U盤,短信認證等科技方式來控制風險,因此海外個人金融的操作風險也不小。
此外,海外消費者保護方面,對個人客戶的保護程度更大,比如歐洲的MiFid等規則,法律更加保護個人客戶,而不是銀行。
再者,與個人打交道的業務,更多的涉及當地文化,風俗,乃至宗教等各種習俗和禁忌,中資銀行遠道迩來,不免會帶着國内一些想當然的做法,這種情況也給處理個人金融業務帶來一定潛在風險。
僅上述幾個方面就可以看出,中資銀行海外分行的個人金融業務,面臨着反洗錢、法律、操作、以及文化等各方面的挑戰,風險并不小。
外管政策
海外尤其是歐美發達地區,資金跨境流動的外彙管理限制條件較少,外管政策主要是指國内的外彙管理政策。因爲作爲中資海外行,類似公司金融業務,最大的業務機會還是在于服務中國與海外的跨境業務,公司業務如此,個金業務其實也如此。但與公司金融業務最大的不同是,我國的外管政策在對公的經常項下全部已經放開,資本項下也大部分放開,而對私、也就是個金業務方面,跨境的經常項目雖已放開,但資本項下的卻幾乎沒有放開。這樣,長期以來個人的跨境業務在資本項下幾乎沒有太多好做的。
資本項下新機會
目前在個人金融的跨境方面,實務中主要是給予中國居民每人每年五萬美元額度,這個額度是便利化額度,也就是說在五萬美元以内,可以僅憑身份證辦理,一般不用提供證明材料,隻要聲明就可以。其實超過五萬也可以,但就不那麽便利了,需要提供足夠的證明材料,當然,對一般人來講,這五萬美元已經足夠。
在個人金融跨境方面最大的不同在于長期以來個人的跨境用途僅限于真實合法的經常項目,而不能用于資本項目,即個人不允許将上述五萬美元額度用于包括境外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投資性返還分紅險以及境外購房等資本項下投資需求。
經常項目是有事才會發生,比如要去海外旅行,留學,看病,或者購物,金額也不會太大,相比資本項目就是一些零碎的用度,而2020年疫情以來,國際旅行幾乎斷絕,這方面的個人跨境業務就更少了。
資本項目才會是大頭,因爲資本項目的發生不像去海外旅行、留學、購物等,并不需要人的物理移動,宅在家裏,靈機一動,如果外管政策允許,那可能就決定去購買美國、英國的股票了,或者去購買香港的重疾險、分紅險了,更牛的,那就個人去參與境外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了,不一而足。
即使有疫情不能跨國旅行,資本項目的個人跨境業務也不受影響,甚至由于一年來疫情下海外四大央行一齊放水,導緻海外股市大漲,反而更能催生個人跨境資本項目的業務增長。
所以,如果個人跨境資本項目放開,即使僅限于開展境外證券、保險等投資,即使僅允許境内個人在年度5萬美元便利化額度之内操作,境内個人在海外自然會去尋求中資海外行的金融服務,那麽海外跨境個人金融業務就真的能做起來了,而且,體量巨大。
據說中國的中産階級有兩億多,少算點,就算隻有人口的十分之一,那樣也有1.5億人,這個數量其實就是德國加上法國的兩國的人口總量了(而且全是中産階級),雖然不是每家都會往外做投資,即使比例不大,由于基數大,因而總量也不會太小。那樣的話,上面說的客戶基數,投入産出比等一些列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海外行的個人金融業務真的可能就可以做起來了。
跨境個人金融業務風或正起,海外行,你準備好了嗎?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