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首個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币項目試驗成功 有望推出跨境交易新範式
歐洲首個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币項目試驗成功 有望推出跨境交易新範式
在跨境交易與結算領域,部分央行正在積極探索批發型央行數字貨币(wholesale CBDC,以下簡稱“wCBDC”)。近日,國際清算銀行與法國、瑞士央行共同宣布一項名爲“Jura”的wCBDC跨境結算試驗項目取得成功。
國際清算銀行發布報告指出,由于涉及數量衆多的中介機構與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現有的跨境交易體系存在緩慢、昂貴、複雜和具有潛在風險等缺點。因此,全球金融體系需要更出色、更具多樣化的支付結算工具來滿足當前和未來的需求。
在此背景下,Jura項目通過構建第三方平台,将歐元和瑞士法郎wCBDC以及一種代币金融工具應用于跨境結算,旨在探索wCBDC跨境交易的可行性與安全性,增加代币化資産則爲外彙、證券和其他金融工具的跨境結算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瑞士央行管理委員會成員Andréa Maechler表示,作爲一個小型開放經濟體,瑞士需要高效、穩健的跨境支付結算方式,而Jura項目成功探索了如何利用分布式賬本技術來構建未來金融機構之間的跨境結算方式。
充分借助分布式賬本技術
報告指出,Jura項目的開展是基于瑞士中央證券存管處以及法國非上市商業票據發行平台的測試環境,所采用的Corda平台充分借助分布式賬本技術。據了解,Corda是建立在一個由計算機節點組成的去中心化對等網絡上,數據僅在交易雙方之間共享,但可部署觀察者節點(observer nodes)來查看交易數據,這有助于遵守法律和監管要求。
在交易驗證過程中,Corda借助公證節點(notary nodes)通過簽名和時間戳來确保交易的唯一性,其中歐元、瑞士法郎wCBDC的公證節點分别由法國、瑞士央行具體控制,每一筆交易都需要兩個公證節點的參與,且每個交易方需要獨立确認交易是否遵守業務規則。
具體來看,Jura項目試驗于今年11月正式開啓,前後僅曆時三天,直接參與方包括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瑞銀(UBS)與瑞信(Credit Suisse)。試驗在接近真實環境下進行,并使用真實價值交易,且滿足當前的監管要求。
在第一天,法國外貿銀行發行了價值20萬歐元的代币商業票據(下圖中“NEU CP”),瑞銀使用歐元wCBDC(下圖中“EUR”)完成支付購買,瑞信則于同日與法國外貿銀行交換了瑞士法郎(下圖中“CHF”)wCBDC與歐元wCBDC。
第二天,瑞信在離岸交易中通過支付歐元wCBDC購買了瑞銀持有的上述代币商業票據。
第三天,瑞信通過将該票據回售給法國外貿銀行獲得歐元wCBDC,最後瑞銀與法國外貿銀行再次交換歐元wCBDC與瑞士法郎wCBDC。至此,交易各方的持有頭寸重新恢複到第一天的情況。
大幅提升跨境交易效率
相比于對境内支付場景的升級改造,央行數字貨币對于跨境支付的提效降費效應更爲顯著。國際清算銀行曾指出,通過傳統銀行體系,一筆200美元的跨境彙款平均成本高達10%的交易總額;而時間上,代理行模式下的跨境支付往往需要耗費數天。
“Jura項目成功展示了一種針對代币化金融工具和跨境外彙交易的全新解決方式。”上述報告指出,通過建立面向多資産和轄區的單一平台,借助分布式賬本技術的優勢,且保留央行對于跨境交易的關鍵控制,這能爲更廣泛地使用央行資金進行跨境交易鋪平道路,有助于提升跨境交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時,将wCBDC和代币化資産的交易整合至單一的第三方平台,也有助于釋放效率收益,爲提高資産的還本付息與外彙結算的效率提供更多空間。
另一方面,報告認爲,Jura項目可以從三方面促進金融穩定。首先,通過擴大央行數字貨币的使用範圍有助于降低金融風險;其次,代币化金融生态系統的出現預計将帶來更大的競争和多樣性,并通過更多的跨境結算服務提供運營支持;第三,wCBDC的大範圍使用能使銀行機構減少向代理行預先儲備資金的需求,從而簡化流動性管理、降低跨境交易成本。
但同時,報告指出,Jura項目要求參與方對監管、治理和運營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并需要爲試驗進行大量的法律和監管準備,包括制訂規則手冊、設置應急程序、完善監測能力等。此外,由于隻有在即時付款系統中才有可能完成付款,因此仍然需要代理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交易的複雜性。
報告亦表示,雖然Jura項目成功驗證了wCBDC在跨境交易中的技術可行性和應用潛力,但未來如何進一步探索wCBDC的發行仍将取決于各央行。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