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政委:碳金融或納入MPA考核,可考慮對綠色融資定向降準
魯政委:碳金融或納入MPA考核,可考慮對綠色融資定向降準
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3月4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開幕會。今年,不少提案建議聚焦碳達峰、碳中和。
2020年9月,我國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标。半年來,一系列政策文件密集出台,進一步強化了碳金融的政策預期。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出席二十國集團财長和央行行長視頻會議時指出,要關注氣候變化可能導緻的經濟金融風險,并稱人民銀行願通過G20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與各方共同推進綠色轉型。
氣候變化可能導緻什麽經濟金融風險?金融監管如何應對?金融機構将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圍繞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對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華福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進行了專訪。
氣候投融資将成綠色金融重要領域
《21世紀》:氣候變化爲什麽重新引起G20會議的重視?這和金融監管的職責有什麽聯系?
魯政委:面對工業技術革命産生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導緻全球變暖的現實,各國政府不得不重視碳減排和清潔能源發展目标促進能源轉型,全球很多國家先後制定了2050年前後達到碳中和的目标。在此背景之下,最近G20會議也恢複設立可持續金融研究小組,中國人民銀行是該小組的主席之一,研究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金融風險,加強氣候相關信息的披露,支持綠色轉型。
《21世紀》: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影響極其廣泛深刻的綠色工業革命,如何從政策層面落地?
魯政委:自去年9月以來,我國在聯合國大會上首次提出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方面,對碳達峰、碳中和相關政策的支持十分明确。不日可期的就是更具體的碳達峰路線圖,明确達峰的目标和技術路線,細化重點行業和區域相關舉措。
氣候投融資将日益成爲綠色金融重要領域,過去人們都認爲綠色産業隻會帶來社會效益,企業很難收獲經濟效益,但未來二者能夠結合起來。随着體制機制政策不斷完善,市場機制也将具有發揮作用的更好基礎,使得過去不具備商業可持續性的項目,在未來會有更可持續的商業前景。政府的明确承諾能夠給市場提供未來技術路線變化的明确預期,降低在新能源、碳減排、碳捕集等領域投資的不确定性。由此還将爲包括水資源、空氣污染、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很多領域帶來新的商業投資機遇。
可考慮對綠色融資定向降準
《21世紀》:面對氣候變化可能導緻的經濟金融風險,金融監管有什麽應對方法?央行如何保證政策的有效性?
魯政委:第一,在約束機制方面,央行可能會将碳金融納入MPA(宏觀審慎評估)考核,以此約束金融機構的融資投向。
第二,在激勵機制方面,央行曾通過在金融機構開展“綠票通”業務的成功試驗。該業務即金融機構爲符合特定标準的綠色企業辦理商業彙票(包括銀票和商票)貼現,并由金融機構向央行申請,由央行以優惠的資金價格進行票據再貼現,以有效爲綠色中小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此做法值得擴展,如利用再貸款對綠色企業進行補貼,這樣可以解決票據融資期限過短,無法匹配綠色融資往往期限比較長的問題。同時,還可以考慮對綠色融資進行定向降準。
第三,在支持體制方面,作爲以上機制的支持性制度安排,預計未來一是将繼續完善綠色金融相關标準,做到國内标準的統一,國内标準與國際标準的可通約;二是要求金融機構加強融資相關的碳排放信息披露。
綠色金融關注綠色貸款、綠債,但經濟轉型光靠“綠色”不夠,還需要專注高碳排企業的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等領域,這部分的任務也很重。
系統審視銀行資産面臨的物理和轉型風險
《21世紀》:在碳達峰、碳中和帶來的變革中,金融機構面臨着什麽機遇和挑戰?
魯政委:随着碳達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國經濟産業結構轉型将進一步深化,金融機構需加強對綠色産業的支持,商業銀行的信貸業務也需要進一步向低碳産業傾斜,提供金融支持幫助高碳排産業改進技術,提高效能。
第一,需提高重視程度。我們在開啓新一輪的綠色産業革命,很多綠色産業具備商業可持續性,做好綠色産業金融支持亦可給銀行帶來較大收益。
第二,需強化業務流程。應當根據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标與路徑,系統審視在此過程中銀行資産所面臨的物理風險和轉型風險,全面檢視業務流程,關注高碳資産的安全性,捕捉低碳轉型的機遇,改造業務系統,更新業務理念,做好壓力測試。
第三,需關注未來信息披露和壓力測試。銀行需要進行的壓力測試,指的是在既定的綠色轉型中是否能夠承受未來的風險,并且能夠抓住發展機遇。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