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王怡:數字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農行王怡:數字金融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金融科技研究
11月24日,北京金融街服務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與中關村西城園管委會作爲主辦單位,金融科技50人論壇、神州協辦的“數字金融創新應用與發展”研讨會特别邀請到來自監管部門、學術機構、金融機構以及數字科技領域的重要嘉賓相聚金融街,爲數字金融創新應用與發展建言獻策,同期舉行“NIFD- DCITS金融科技創新案例”新書發布。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總經理王怡出席會議,以中國農業銀行的數字金融創新應用爲例,總結了金融科技助力鄉村振興之路。
王怡表示,從趨勢上來說,各家銀行都在加快數字化轉型之路。從數字化轉型的形勢來看,重塑銀行服務、開放融合、靈活特征是中國農業銀行的大方向。
非常高興參加今天的論壇。
首先,簡單說一下趨勢和變革。在數字化轉型之路上,從數字經濟的角度來說,國家層面已經非常詳細地論述了,我在這裏就不贅述了。最核心的就是我們在數字金融發展過程中,數字要素成爲了重要的要素,數據也成爲了重要的核心資産。
從趨勢上來說,各家銀行都在加快數字化轉型之路。從數字化轉型的形勢來看,重塑銀行服務、開放融合、靈活特征就是我們大的方向。中國農業銀行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不斷探尋數字化轉型的本質,我們從視角以及實踐結果等多個視角來看,數字化轉型就是以數據的自動、流動化解複雜性和不确定性。我們也總結了,重點體現在業務數據化和數據業務化,裏面運用的技術和手段都是圍繞着數字化轉型本身,用金融科技的新技術對傳統銀行業的解構和重塑。
從農業銀行的主業來說,服務鄉村振興就是國家賦予農業銀行的職責。農行從2017年開始,就做了“一号工程”,就是服務鄉村,服務鄉村振興,成爲鄉村振興的領軍者。我們服務的對象就是包括邊遠地區的農、牧民,這就是我們的服務主體。針對剛才說的目标,想在這個領域深耕,服務好這個群體,必然面臨這個領域天生具有的問題。這些問題也不用再多說了,各家銀行都體會到服務這個群體和服務這個領域面臨的問題,數據層面的少、亂,需求多樣、多變,大家都比較擔心在這個領域的服務帶來比較大的風險。
從實踐的角度來說,農業銀行用“五新”體系破題解決了這個問題,就是新數據、新技術、新産品、新渠道和新生态。如果這個領域的服務是一棵參天大樹的話,第一首先是要“紮深根”,用數據基于數字孿生的理念,建立三農可信的大數據服務體系。新技術就是深度運用了衛星遙感技術,包括互聯網等等創新的服務模式。“主幹”就是新産品和新渠道,對于需求變化多的情況,利用不斷創新的新産品服務行業。至于新渠道,我們也爲三農建立了專屬渠道,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協同實現融合和觸達。最後“繁枝葉”的領域就是各類社會參與主體,打造共同體。
新數據方面,農業銀行這幾年的嘗試中深度運用科技手段,創新推出了業界首個三農的信息建檔模式,覆蓋2億農戶,對于縣域的支撐也是占比最高的。我們通過自有的優勢做線上線下多維度采集,構建了同業規模最大,同時服務2億農戶的三農數據體系。我們有2000多個全面刻畫三農的客戶生态的标簽,另外我們也仿真推演了1000組模型做精準營銷、授信和貸款管理。就以整個鏈條爲例,春耕、買種、種植、收獲各個場景都有模型配合這個環節相應的服務。截止到半年末,我們的農戶貸款累計投放将近6000億,較上年末增了三成,助力了鄉村振興事業。
新技術方面,通過科技創新和場景應用,加速金融科技與業務深度融合。從流批一體的計算、圖數據庫、邊緣計算,通過衛星遙感、光譜分析對整個種植區域的實時情況做掌控,對整個貸款管理都有非常有益的作用。
在新價值方面,我們通過新技術的使用創造價值,包括打造了業界領先的“集中+屬地+自動”的作業模式。我們也推出了“畜牧活體”和“農村兩權”的抵押問題,解決了抵押物的問題。這個領域應對的問題就是需求多、變化多。既然變化多,我們就有相應的模式解決需求變化快的問題,基于“Serverless架構+NoOps理念”,我們打造了輕量化、全托管、全流程的應用研發雲平台,通過傳統的重技術領域、通過Serverless的平台、通過雙模的創新,實現産品的敏捷開發,孵化出世界品牌的“惠農e貸”,包括牛肉貸、茶農貸,每個村落地要求可能都不一樣,我們針對其要求推出專業化的産品。這些産品的背後也必須能達到對成本的控制,我們全行有4000餘款産品。
對于渠道領域,三農專屬渠道的建設利用了“人工+自助+惠農通”,就在田間地頭、小賣部、村裏面,我們通過流動服務,爲600多個空白鄉鎮提供服務。農行的2萬個網點即便在縣域覆蓋範圍很廣,但是也沒辦法完全滿足廣大的縣域要求。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剛才說的五位一體的服務體系觸達不同的三農客群。
新生态方面,我們采用了活點、通鏈和織網。我們直接和專業市場對接,快速批量地孵化産品,暢通整個産業全鏈條。織網就是整合政府、擔保公司、保險公司等等的能力,編制生态網。在整個生态建設的模式下,截止到去年底累計拓展各類場景超過5400個,其中G端與444個縣達成合作,覆蓋6萬多行政村,帶動C端客戶150多萬。
剛才說的“五新”,其建設效果從數據來看,像涉農貸款的餘額,我們“一号工程”幾年來呈158%的上漲,在832個國家中貸款餘額上升的有240個,不良率控制得也非常好。
通過一段時間不斷的嘗試,我們在數字鄉村工程領域也有一些展望,整體來說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工程,爲三農服務插上數據翅膀,激活數據價值。
最後,給各位專家和同仁彙報一下我們的思考。數字化轉型是思想理念的轉型,我們在具體工作中也充分體會到了整個模式的變化,理念的轉型爲主動型或者被動型,ALL in Data的全面數字化是整個思想的改革,建立全面數字化銀行的創新。另外,我們上下互動,内部互補。一方面采用自頂向下的頂層設計,另外應用自下向上的創新實踐。我們總結了數字化轉型需要的四個關鍵能力:一是數據資産轉化爲生産力的能力;二是“開放+場景+生态金融”的産品;三是快速進行産品創新的能力;四是全方位的獲客活客能力和金融服務能力。
凡是過往,皆爲序章。農業銀行将繼續在服務三農的領域作出自己的貢獻,謝謝大家!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