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區印發加快建設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的若幹措施
新片區印發加快建設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的若幹措施
爲強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構建開放型前沿産業體系,加快打造國内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内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臨港新片區制定了《加快建設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的若幹措施》。全文如下↓
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和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國發[2019]15号)、《關于加快推進上海全球資産管理建設的若幹意見》(滬府辦規[2021]6号)内容,緊緊圍繞投資貿易自由化、加快新城建設、打造千億産業集群等重點任務,助力特殊經濟功能區建設,不斷強化全球金融資源配置功能,構建開放型前沿産業體系,加快打造國内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國内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鏈接,助力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一)發揮先行先試優勢。對标國際最高水平,借鑒全球成熟資産管理中心的有益經驗,充分發揮臨港新片區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進行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開放,着力打造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
(二)推動金融資源集聚。結合十四五規劃要點,建設高質量金融機構集聚地。依托臨港新片區前沿産業集聚、拟上市儲備資源豐富的優勢、滴水湖金融灣的金融創新核心區功能定位,構建資産管理生态體系。
(三)促進産融深度結合。充分利用各類金融要素,以更大視角對接資本市場,不斷揚優勢、補短闆,拓展跨境資管領域,更好利用國際國内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助力構建開放型産業體系。
(四)提供制度創新環境。加強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積極探索業務創新試點,提高開放條件下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持續優化政府服務,營造一流發展環境,爲我國金融業改革創新積累經驗。
緊抓“十四五”時期發展新機遇,發揮臨港新片區金融先行先試的政策優勢,以提升全球金融資源配置能力爲核心,形成跨境資管行業生态圈,基本建成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吸引和集聚一批海内外頂級資管機構和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專業子公司,力争到2025年吸引培育100家優質資管機構。重點引進一批熟悉運作規律、擁有國際經驗、掌握運作技能的資産管理高端領軍人才,成爲資産管理機構和人才聚集“新高地”。引導金融科技賦能資管行業,吸收借鑒海外成熟市場的投資管理模式和經驗,确立資管市場的多元化競争格局,成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增長極”。探索與跨境資産管理相适應的金融法治實踐,加強金融監管部門間的聯動,實現監管信息共享,鼓勵探索監管創新,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和配套綜合服務,成爲資産管理機構的落戶“首選地”。
(一)完善多元化機構體系
1.集聚和培育資産管理機構。集聚國内銀行、券商、保險等持牌類金融機構資管子公司,吸引銀行理财子公司、保險資産管理、金融資産投資等機構及其專業子公司,證券資管、基金、信托、期貨代理機構及其專業子公司、私人銀行、家族信托、基金銷售等資産管理機構落地,提升資産管理産業的主動管理能力、品牌差異化效應、專業化規範化管理體系。
吸引和集聚一批海外頂級資管機構和各類持牌金融機構專業子公司。支持外國銀行設立分行和子行,優化外資銀行參與境内金融市場的渠道和方式。支持外資資管機構與中資銀行或保險公司的子公司在臨港新片區合資設立由外方控股的理财公司,支持商業銀行發起設立不設外資持股比例上限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和理财公司。支持境外金融機構參與設立、投資入股商業銀行理财子公司。
支持在臨港新片區設立由外資控股或全資持有的人身險公司。支持設立外資保險集團、再保險機構、保險代理和保險公估公司,支持外資保險經紀公司擴大經營範圍。試點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參股境外資産管理機構等在上海設立的理财公司。支持設立外資控股的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支持外資資管機構參與上海證券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等資産管理機構在多層次資本市場挂牌上市,拓展境内外業務布局。
2、提升專業機構配套服務能級。大力發展基金登記、估值核算、基金評價、貨币經紀、咨詢等服務機構,加快會計審計、法律服務、信用評級、資産評估、投資咨詢、财經資訊、人力資源等集聚。充分發揮中證資本市場法律服務中心作用,強化法律服務保障,嚴格防範和有序處置各類金融風險,逐步形成配套的人才保障、法治環境和信用體系。
3、促進資産管理機構合規經營。完善地方金融監管協調和風險防控機制,加強與金融監管部門合作,推動形成政府監管、行業自律、業界自治、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管體系,實現促發展和防風險相統一。進一步實施更加利于資金便利收付的跨境金融管理制度體系,建立與國際規則接軌的金融交易機制和監管制度。健全合規管理體系,引導資産管理機構形成程序化的風險管理制度,清晰界定資管機構運營過程中的盡職、問責和免責标準。
4、加快滴水湖金融灣建設,爲機構集聚提供空間載體。對标國際知名金融功能區,高質量高标準推進滴水湖金融灣建設,爲重點機構和核心要素集聚提供辦公場所和空間載體,優化服務環境,提升跨境資産管理示範區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
(二)創新資産管理産品和服務
1、拓展跨境資管服務模式和領域
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開展跨境證券投資、跨境保險資産管理等業務。創新面向國際的人民币金融産品,擴大境外人民币境内投資金融産品範圍,促進人民币資金跨境雙向流動。鼓勵資管機構依托自由貿易賬戶開展業務創新,開發境外投境内、境内投境外、境外投境外等相關跨境資管産品。研究适應境外投資和離岸業務發展的新片區稅收政策,在不導緻稅基侵蝕和利潤轉移的前提下,探索試點自由貿易賬戶的稅收政策安排。
研究推動開設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轉讓平台,推動私募股權和創業投資股權份額二級交易市場發展。探索設立支持中小資産管理機構的種子基金,鼓勵成立股權轉讓受讓基金。探索試點特殊資産投資業務,支持臨港新片區的金融資産投資公司(AIC)向合格投資者發行債轉股投資計劃,試點在臨港新片區适當降低合格投資者的門檻,加強投資者适當性管理。
持續深化“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等業務,推進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擴大合格境内機構投資者(QDII)跨境投資規模,試點開展跨境理财通業務,探索建立居民跨境理财通道,擴大中國居民境外資産配置空間。
2、鼓勵資産管理與新片區開放型産業體系對接
結合臨港新片區金融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支持各類資産管理機構開拓市場,豐富投資主題,服務實體經濟,促進金融資源和産業資源聚集,提升産業能級,形成更加領先的開放型産業體系。聚焦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民用航空、新能源汽車等重點高新技術行業,充分發揮商業銀行理财子公司客戶渠道覆蓋廣、券商資管及公募基金等投資機構專業投資能力和保險機構資金長期配置等優勢,提供全方位的前沿産業資産管理體系,推動資産管理機構共同發展。
3、加大綠色領域發展力度
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的戰略目标,積極發展綠色資管,加強與長三角生态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金融合作,在綠色再制造、新能源發展等方面積極探索綠色資管發展的有效路徑和創新實踐。豐富綠色資管産品,積極培育綠色基金、綠色信托等業務,促進綠色債券持續健康發展,推動多層次債券市場建設,推動綠色信貸資産證券化等産品創新,引導資管機構配置綠色資産。培育碳資産管理機構和專業投資者,推動其積極參與碳市場交易。鼓勵區内金融機構面向高淨值客戶推出“環境、社會、治理”(ESG)主題相關理财産品,積極探索開發ESG指數、開展ESG評級、建立和完善ESG評估體系。
4、推廣資産管理行業金融科技場景應用
立足臨港新片區國際數據港的發展定位,加快推動以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5G等爲代表的核心技術研發攻關。試點開展數據跨境流動的安全評估,建立數據保護能力認證、數據流通備份審查、跨境數據流通和交易風險評估等安全管理機制。吸引境内外大型資産管理機構在臨港新片區設立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事業部、研發中心等賦能平台,積極培育國際一流的資産管理生态圈。加強政銀企三方信息對接,鼓勵資産管理機構依托“臨港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台”加快智能化、數字化轉型,爲資産管理機構提供便捷的一站式跨境金融服務。
5、支持資産管理投向基礎設施不動産投資信托基金(REITs)。
落實“五大新城”戰略目标,加大公募基礎設施REITs試點,加快推進南彙新城建設。探索試點倉儲物流、收費公路等交通設施,水電氣熱等市政工程,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固廢危廢處理等污染治理項目、信息網絡、5G基站等新型基礎設施,國家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高科技産業園區、特色産業園區等作爲試點項目資産。探索開展新片區租賃住房REITs試點,研究解決涉及國有資産轉讓、稅務安排等關鍵環節問題。
6、提升大宗商品基礎資管産品比重。
加快建設國際油氣交易平台,支持上海期貨交易所探索建立場内全國性大宗商品倉單注冊登記中心,開展期貨保稅倉單業務,加快落實配套的跨境金融和稅收政策,推動期現聯動發展,積極發展商品互換等場外業務,更好發揮衍生品市場價格發現、套期保值功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大宗商品期貨期權、國債期貨期權、股指期貨期權等衍生品。豐富延伸倉單、倉單質押、現貨報價專區标的範圍,豐富可質押擔保品種類。鼓勵資産管理機構開展大宗商品等期貨市場的投資,支持運用對沖基金管理各類商品期貨市場風險。鼓勵運用指數基金等投資工具,結合商品期貨和股指期貨交易策略(CTA),綜合運用多種投資策略組合,支持發展固定收益及大宗商品(FICC)業務,助力實體企業規避生産經營相關的商品價格波動風險。
(三)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1、充分發揮金融市場作用。推進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平台建設,攻堅重點領域,爲海内外資管機構提供跨境交易品種和優質高效服務。推進保險資金依托上海相關交易所投資黃金、石油等大宗商品。支持商業銀行和保險資金參與國債期貨交易,提升期貨市場的機構化、專業化水平。深化金融要素市場國際化程度,支持金融要素市場進一步加大品種供給,豐富衍生品工具體系,推出更多國際化交易品種。支持金融要素市場加強與境外同業的互聯互通,提高市場流動性和交易活躍度。
2、推動國際金融市場交流合作。發揮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平台功能,在臨港新片區進一步推動國際金融市場交流合作,豐富投資交易産品範圍,拓寬交易互通、基金互認的範圍。在監管部門指導下試點開展居民跨境理财通業務。鼓勵銀行在臨港新片區設立服務各大交易所跨境産品的清算結算賬戶體系,爲“債券通”、“滬港通”、“滬倫通”等跨境投資業務提供資金結算清算服務,完善跨境清算服務和風險控制體系,配套建立相關專業人才梯隊。
(四)提升資産管理開放度
1、深化QFLP和QDLP試點,支持項目落地。推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改革,推動資本項目高水平開放,開展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試點,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産業、實業投資。建立健全跨境融資管理體制,支持外資機構投資者通過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參與投資臨港新片區内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擴大合格境内有限合夥人(QDLP)境外投資範圍,提高試點規模,完善投資報告制度。同時,在臨港新片區加大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力度,進一步簡化登記手續,便利資金彙兌,簡化資金投向要求。推進金融對外開放,強化國際資源配置。
2、重點領域實施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離岸業務發展。研究建設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相适應的離岸金融體系,打造統籌在岸業務和離岸業務的重要樞紐。支持發展銀行、保險、證券、基金、信托等離岸金融服務。探索資産管理機構跨境資金管理有效途徑,研究與更高水平開放相适應的離岸金融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爲區内資産管理機構跨境結算提供高效便利金融服務。鼓勵資産管理機構使用自由貿易賬戶開展跨境投融資業務,借鑒國際通行規則開展業務創新,提升對非居民金融服務能力。
3、支持資管機構金融數據跨境流動的分類管理,探索跨境資金管理有效途徑。建立數據安全風險防範體系,在依法合規與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推進金融領域數據跨境流動。探索形成外資資産管理機構信息安全審查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資産管理機構因集團化管理需要向境外報送有關數據,暢通資産管理機構向境外獲取和提供金融信息的渠道。深化資産管理行業數字化應用,推進資産管理機構加大對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5G等數字技術的運用力度。支持資産管理機構參與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
(一)重點人才支持
對于新片區内重點資産管理機構給予區域專用落戶支持,對符合條件的人才在統籌區域專用落戶額度上予以支持傾斜。向市相關部門推薦企業納入居轉戶“七轉三”重點單位清單,其符合政策條件的人才縮短居轉戶年限,對于重點單位符合條件的人才可視情況直接落戶。爲人才提供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子女教育保障。提供辦理外國人來華工作居留許可便利。實行從業資格互認,允許具有境外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經備案後,在臨港新片區内提供服務,其在境外的從業經曆可視同國内從業經曆。
(二)加強協同監管
完善地方金融監管協調和風險防控機制,嚴格防範和有序處置各類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強化監管科技運用和金融創新風險評估,提升風險識别和監測預警能力,在臨港新片區率先探索建立創新産品糾偏和暫停機制。依托“金融30條”上海層面推進工作機制、産業政策爲支撐、其他政策相協調,着力構建規劃與政策措施協調聯動機制,爲資管機構提供深層次、全方位的綜合保障。
(三)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堅持“内培”“外引”相結合,發揮财政資金的杠杆作用,強化财政資金、國有資産、金融資源協同,形成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的投資内生增長機制。對各類資産投資等機構及其專業子公司的落地給予專項補貼。對于實地辦公經營的,按企業規模及經濟貢獻度給予機構落戶獎勵、租用辦公用房相應補貼。對接國際通行規則,探索推進金融法制改革。結合區域功能定位和特點,建立并完善涉外糾紛解決機制,推進金融審判體制機制改革,提高金融審判專業化水平,保護資産管理機構及投資者合法權益。
(四)加強品牌建設
發布中英文雙語版海外資産管理機構新片區投資指南。支持建設新片區資産管理行業信息監測和統計分析平台。舉辦資産管理行業國際性論壇,加強與國内外資産管理中心城市交流。組織臨港新片區上海臨港前沿産業與創業路演秀(SLIDES路演秀)、金融市場及資産管理行業專題路演,支持金融市場在臨港新片區設立金融産品發行路演中心。借助高校的研究能力和智庫資源,通過戰略合作機制研究設立跨境資産管理研究中心,爲資産管理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學術指導和理論支撐。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