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西方對俄制裁或加速全球金融體系調整
俄烏衝突已持續一個多月,其間美國等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不斷加碼。分析人士認為,持續的俄烏衝突可能將世界拖入曠日持久的經濟戰泥潭,加速全球金融體系調整,並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支付系統“被脫鉤” 金融體系動搖
俄羅斯總統普京日前表示,對俄“不友好”國家和地區購買俄天然氣須改用盧布結算,如果拒絕以此方式付款,俄方將視為買方違約,一切後果應由買方承擔。新規定自4月1日生效。 此前,美歐對俄羅斯實施多項金融制裁,包括將俄部分銀行排除出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系統之外,一度導致盧布匯率暴跌。作為回應,俄推出天然氣“盧布結算令”,以穩定本國貨幣和金融體系。
▲ 圖為3月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拍攝的盧布鈔票。(新華社記者白雪騏攝) 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一國貨幣可能因通脹、做空、制裁而貶值甚至被棄用,但能源、大宗商品是“硬通貨”。作為資源大國,俄羅斯祭出“盧布結算令”,既是對西方制裁的反制,也是一種擺脫西方主導支付體系的嘗試。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1日訪問印度期間表示,俄印兩國已經實施盧布-盧比貿易支付機制,將使用本國貨幣進行石油、軍事裝備和其他商品的貿易,加大力度擺脫以美元為基礎的支付系統。 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3日在接受俄羅斯第一頻道直播節目採訪時表示,使用盧布支付俄羅斯天然氣的相關政策未來也將適用於其他商品的出口。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首席分析師尤什科夫認為,屆時國際貿易結算體系或將面臨重構。
國際金融生態碎片化 經濟成本提高
俄烏衝突以來,西方國家與俄羅斯的“政治劃界”蔓延至經濟、金融領域,迫使企業“選邊站”,給經濟全球化帶來逆風,顯著增加全球經濟運行成本。 一方面,包括金融機構在內的不少西方企業決定撤出俄羅斯市場;另一方面,越來越多俄羅斯企業面臨西方制裁,或被限制乃至切斷與西方經濟、金融聯繫。
▲ 這是2月24日拍攝的位於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莫斯科證券交易所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葉甫蓋尼·西尼岑攝)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長列舍特尼科夫1日表示,一些俄羅斯大型上市企業在海外的存托憑證將回歸莫斯科金融市場。此前,一些歐美國家證券交易所宣佈暫停俄上市企業的存托憑證交易。 供應鏈諮詢公司Resilinc首席執行官賓迪婭·瓦基勒認為,未來全球供應鏈將不再高效,可能推高全球通脹,加劇民生負擔,拖累世界經濟。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3月下旬發佈報告,將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從3.6%下調至2.6%,並指出俄烏衝突是增長預期下調的主要因素。 全球規模最大資產管理集團之一的貝萊德公司首席執行官拉裏·芬克日前表示擔憂,認為俄烏衝突可能危及全球化進程。 美聯社報導,過去數十年中,經濟全球化帶來的自由貿易讓不少國家受益,發達國家尤其享受了低價商品供應,從而保障經濟增長和市場穩定。如今,世界可能與低通脹時代告別。
國際外儲結構多元化 美元地位削弱
當今國際貨幣體系主要以美元為主導,美元地位在二戰後國際力量對比變化、美國國力上升的情況下確立。作為全球貿易結算和各國央行外匯儲備的主要貨幣,美元成為美國影響全球金融、能源乃至經濟命脈的重要工具和經濟武器。 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已多次衝擊國際金融市場,顯著影響全球跨境資本流動、資產定價和匯率穩定。美國財政和貨幣政策“放水”推動物價飛漲,並通過美元的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向世界輸出通脹,而後通過“收水”促使資本回流到逐漸恢復健康的美國市場,最終令不少國家蒙受惡性通脹和資本外流的雙重打擊。
▲ 4月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家超市的食用油貨架上,部分商品出現短缺情況(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隨著美國近年為應對危機推出巨額量化寬鬆措施助推美元貶值並侵蝕他國經濟果實,更多人士認為“去美元化”在國際金融體系中漸成一種現實需要,“石油美元”和“外儲美元”的地位面臨挑戰。俄烏衝突中,西方國家將金融“武器化”的做法進一步引發各方質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戈皮納特日前表示,西方在俄烏衝突後對俄羅斯發起的金融制裁可能削弱美元主導地位。在全球貿易中,不少國家將更多使用其他貨幣,各國央行持有的儲備資產將進一步多元化。 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過去20年裏,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份額從超過70%降至不足60%。美國及其盟友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的決定引發關於國際貨幣體系未來的激烈辯論,加速侵蝕了美元主導地位。
延伸閱讀
新華社六評俄烏衝突
新華社北京4月6日電 俄烏衝突爆發一個多月來,美國政府和媒體沆瀣一氣,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中國橫加指責,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造謠污蔑,企圖轉移視線,嫁禍中國。是可忍,孰不可忍。新華社近日連發六條評論並配諷刺漫畫,澄清事實真相,回擊不實之詞,揭露美國挑起戰爭、從中牟利的霸權主義本質。
▍一批美國“趁火打劫” 俄烏衝突牽動世界人心,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國際社會,都希望烏克蘭早日重歸和平。然而,美國《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近來卻無端散佈謠言,誣稱中國“坐山觀虎鬥”“將在俄烏衝突中成為贏家”“希望從地緣政治變化中獲益”云云。 妄言“中國贏家說”,是美國罔顧事實,把他們大發戰爭財的邪惡心思生搬硬套到中國頭上。從“點火”到“拱火”,從“火上澆油”到“趁火打劫”,美國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四步曲”玩得讓人“由衷嘆服”。 原文閱讀請戳>>美國從烏克蘭危機中“趁火打劫”——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一
▍二批美國“火上澆油” 俄烏衝突發生以來,國際輿論場出現了一件咄咄怪事:與衝突發生毫無關係的中國“躺槍”了!以美國為首的一些西方國家別有用心地炮製輿論,誣稱中國“默許”俄烏衝突升級、中國不譴責俄羅斯是在縱容戰爭云云,再次無所不用其極地企圖嫁禍中國。 這實在是賊喊捉賊,是企圖妖魔化中國的“輿論渾水”,是妄圖轉移國際社會視線的“障眼法”。瞭解烏克蘭危機是非曲直的人都明白,真正推動俄烏衝突不斷升級的黑手,正是當今最大的霸權國家——美國。 原文閱讀請戳>>美國是烏克蘭危機不斷升級的幕後推手——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二
▍三批美國“罪魁禍首” 烏克蘭危機的爆發,“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這場危機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多年積累矛盾的爆發,但要論這場危機的“始作俑者”,美國難逃其咎。 原文閱讀請戳>>美國是烏克蘭危機的“始作俑者”——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三
▍四批美國“冷戰思維” 圍繞俄烏衝突,美西方媒體屢屢對中國潑髒水,誣稱中國默許俄方軍事行動,企圖聯合俄方挑戰國際秩序,增加對美博弈籌碼,謀求戰略主動云云。 美方對中國“挺俄制美”的造謠污蔑,充斥著冷戰思維和霸權邏輯的陳腐味道,是其“冷戰妄想症”的又一次集中發作。 原文閱讀請戳>>美國“冷戰妄想症”的迷思——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四
▍五批美國“惡意關聯” 美國部分政客和媒體蓄意將俄烏衝突與臺灣問題相關聯,誣稱烏克蘭局勢走向對臺灣問題有示範效應,借此渲染臺海衝突風險。如此毫無根據的惡意勾連,如此居心叵測的構陷抹黑,極其離譜,也十分危險。 原文閱讀請戳>>渲染“借烏謀臺”註定玩火自焚——俄烏衝突系列評論之五
▍六批美媒“喪失操守”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前不久就烏克蘭問題訪談嘉賓,中國駐美大使秦剛接受訪談,9分鐘之內被打斷23次,而對同一天訪談的美國和烏克蘭三位嘉賓,該主持人換了另一副面孔,總共22分鐘之內,打斷的次數為零。 23比0!美方主持人蠻橫、霸道、雙標做派引發大量海內外公眾的憤怒,美國新聞自由的虛偽性、欺騙性、誤導性暴露無遺,美國媒體的霸道特性昭然若揭。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