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措施發布!支持臨港新片區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
請點擊下載⇒關於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pdf
在20日舉行的臨港新片區三周年新聞發布會上,市委常委、臨港新片區党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陳金山介紹臨港新片區三年以來的發展成就以及下一步的總體考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華源介紹《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內容。市經濟信息化委總工程師張宏韜、市教委副主任楊振峰、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葉霖霖、市交通委總工程師李俊豪、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副書記吳曉華出席發布會,共同回答記者提問。幷特別提到滴水湖金融灣等重點功能區域開發加快推進,快速提升臨港新興産業發展能級。
01
新片區“三年大變樣”
臨港新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也是習近平總書記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之一。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臨港新片區的發展,爲此專門編制了《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出臺了多項支持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政策措施。市委、市政府建立機制、傾斜資源、傾斜政策,强力推動臨港新片區建設,這些都爲新片區的快速發展注入了强大動力。
臨港新片區成立三年來,始終牢記囑托,以“五個重要”爲指引,緊扣“四個打造”的工作目標,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兌現了“三年大變樣”的承諾,呈現出了生氣勃勃、如火如荼的新臨港。成立三年來(2019年至2021年),新片區地區生産總值年均增長21.3%,規上工業總産值年均增長40.2 %,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年均增長43 %,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8%。今年上半年,儘管受到疫情的影響,但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長,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7%,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23%,1-7月稅收收入同比增長28%。經濟指標只是一個結果,臨港三年來的重要發展成效更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緊扣打造“開放新高地”,在若干重點領域制度創新上率先實現了新突破。國務院制定的《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78項任務基本完成,國家、上海市、臨港新片區管委會出臺各類政策260余項,通過改革形成典型制度創新案例87個,其中全國首創性案例36個,“五自由一便利”制度體系正逐步形成,制度創新成果正持續轉化爲發展新優勢。
二是紧扣打造“战略增长极”,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上取得了新成效。高水平举办顶尖科学家论坛,先后引入北京大学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海交大智能制造科技创新平台等14家高水平科技创新机构。包括“东方芯港”“生命蓝湾”在内的七大特色产业园区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前沿产业项目。三年来,累计签约前沿产业项目超300个,总投资超4200亿元,世界级、开放型、现代化的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
三是緊扣打造“城市樣板間”,在建設具有“國際風、未來感、海湖韵”的現代化新城上開啓了新篇章。國際創新協同區、滴水湖金融灣等重點功能區域開發加快推進。對外交通更加快速暢通,對內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周全,開放創新、智慧生態、産城融合、宜業宜居的現代化新城形態已經初步顯現。
四是緊扣打造“創新創業首選地”,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方面展現了新作爲。啓動全國首個區域性人才企業年金計劃,在國內人才引進落戶、外籍人才停居留、人才安居保障方面實施了更大程度的優惠。建立新片區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集中行使市、區兩級1215項行政事權,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極大提升了投資項目的建設進度,良好的營商環境已經成爲臨港新片區的重要競爭力。
過去三年,臨港新片區發展開好了頭、起好了步。接下來要乘勢而上,再創輝煌。下一步要“對標‘五個重要’的指示要求,以更高站位、更寬視野、更大格局,推動臨港新片區發展躍上新臺階”。具體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更加著力:
一更加著力于制度創新,讓高水平開放成爲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最大紅利。圍繞“五自由一便利”,實行更大程度的開放壓力測試,在跨境金融、離岸貿易、數字經濟等若干重點領域開放上邁出更大步伐。到“十四五”末,建立起更爲成熟的“五自由一便利”制度體系,在制度型開放上形成更多突破性的典型案例,全球資源要素配置能力顯著增强,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初步建成國際認可度更高、競爭力更强的自由貿易園區。
二更加著力于世界級産業集群打造,讓先進製造業成爲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根本基石。聚焦“重點前沿産業”,發揮制度創新優勢,開放更多應用場景,推動産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構建更完善的産業生態,推動産業實現更高水平的特色發展、集群發展,快速提升區域産業發展能級。到“十四五”末,規上工業總産值達到5000億元,年均增速25%。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集成電路三大千億級産業集群。聚集人工智能企業500家,産業總規模超500億元。
三更加著力于科技研發,讓科技創新成爲臨港新片區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臨港實驗室、世界頂尖科學家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引進培育一大批國家、市級研發創新中心和新型研發機構,高水平建設一批産業特色鮮明的創新創業載體,讓臨港不斷生長出更多科技型企業,讓科技創新成爲臨港新片區最閃亮的名片,讓臨港新片區成爲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力量。到“十四五”末,力爭引進培育8家以上國際一流的高水平實驗室,30家新型研發機構,1000家以上高新技術企業。
四更加著力于新業態新模式培育,讓“五型經濟”成爲臨港新片區發展的特色亮點。大力發展保稅研發、保稅製造、保稅維修等新興保稅業務,積極發展跨境金融、科技金融、金融科技等新興金融業態,全力發展人工智能、軟件等數字經濟産業,高水平建設好洋山特殊綜保區、滴水湖金融灣、滴水湖AI創新港,快速提升臨港新興産業發展能級。到“十四五”末,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經營總收入達到1萬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2200億元;各類金融機構和投資類企業超過800家,金融業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25%;數字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速超過50%。
五更加著力于現代化新城建設,讓智慧、低碳、韌性成爲城市發展的重要路徑。全力推動車路協同應用場景全域開放,搭建更高水平的自動駕駛場景。結合氫能産業發展,推動主城區公交、市政特種車輛全部實現氫能化。以建設數字孿生城市爲目標,加快實施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的數字化建設交付、數字化運營管理、平臺化集中監管,切實增强城市安全運行、防範風險和應急處置能力。到“十四五”末,6.5平方公里國際創新協同區全面實現數字孿生運營,幷向全域拓展;骨幹道路車路協同覆蓋率達到100%,清潔能源消費比重達到50%。
六更加著力于“築巢引鳳”,讓人才成爲推動臨港新片區發展的第一資源。啓動實施臨港新片區“人才築巢工程”。大力發展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興金融等高端産業,讓各類人才在臨港分享發展機遇,成就人生夢想。繼續完善高水平基礎教育、醫療、文體等城市公共配套功能,讓各類人才在臨港體味到生活的舒適和幸福。制定更大力度的人才支持政策,讓各類人才在臨港收穫滿意和貼心。未來三年,臨港新片區將提供18萬個就業崗位,讓臨港成爲“創業者的城,就業者的家”。
臨港新片區承擔著國家賦予的特殊使命,將鼓足幹勁,用激情和智慧創造臨港新片區發展的新奇迹,爲把上海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02
《若干政策措施》聚焦新探索
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是黨中央交給上海的一項重大任務。爲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臨港新片區建設提出的“五個重要”指示要求,在臨港新片區揭牌運行三周年之際,市政府制定了《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推動臨港新片區在新起點邁出新步伐,再上新臺階。
臨港新片區成立以來,上海先後兩次出臺市級支持政策文件,即《關于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和《關于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自主發展自主改革自主創新的若干意見》。今年再次制定《若干政策措施》,主要目的是以解决臨港新片區重大項目建設和改革創新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政策痛點堵點問題爲導向,賦予臨港新片區更多改革自主權和先行先試任務,在市級事權範圍內最大力度支持臨港新片區深化差异化制度探索,助力臨港新片區更好成爲全市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聚焦“三個堅持三個突出”。
1
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本市事權
在地方事權範圍內,聚焦臨港新片區功能打造和項目落地遇到的問題,推出一批針對性强、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
2
堅持效果導向,突出重大項目
圍繞産業項目、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公共服務項目三大領域,從産業發展全鏈條、項目落地全生命周期出發,謀劃改革措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3
堅持目標導向,突出城市功能
圍繞臨港新片區“産”“城”“人”協調發展、加快建設獨立綜合性節點濱海城市的目標,在綜合交通體系、教育資源、醫療衛生服務、人才落戶管理、土地使用等方面提出一批支持政策。
《若干政策措施》主要包括3個方面23條任務舉措。
一、强化産業支撑,進一步提升創新型産業發展水平。共5項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提升高端製造業能級,加强國際氫能穀、東方芯港、生命藍灣、動力之源等重點園區建設;建設滴水湖AI創新港,培養AI創新生態;深化國際數據港建設,探索建設國家數據跨境流動試驗示範區;加快新興服務業發展,拓展服務貿易、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新模式;支持更多優質科技創新資源和功能平臺布局臨港新片區,推動一批科研院所、高校研究院、産學研轉化平臺、保稅研發中心布局臨港新片區。
二、强化城市功能基礎,進一步完善獨立綜合性城市功能體系。共8項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打造便捷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加快建設臨港集疏運中心、市域鐵路南匯支綫,加快啓動建設小洋山北側作業區相關工程、大蘆綫東延伸等項目;完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基礎設施,推動航空産業配套項目規劃建設;建設臨港數字化轉型示範區,建設融合生長的未來數字孿生城;打造具有示範效應的低碳城市,建設臨港風光氣儲示範區;提升韌性城市建設水平,完善應急管理體系;推進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打造上海産教融合示範區;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支持引進上海優質中醫資源建設三級中醫醫院;打造大都市旅游目的地,支持臨港新片區承辦國際、國內文化節展和頂級賽事活動。
三、强化政策保障,进一步优化区域发展要素供给。共10项支持政策,主要包括进一步优化人才落户政策,赋予临港新片区引进非上海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重点扶持用人单位推荐权;推动技能劳动者在新片区高质量就业,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引进专属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加强人才子女就学服务,完善相关保障机制;提升人才管理工作政务服务效率,将“外国人工作、居留单一窗口”服务人才范围从A类工作许可证扩大至B类;提高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人才工作生活便利性,外籍人才凭永久居留身份证在临港新片区定点医院享受网上挂号预约医疗等服务;完善海外人才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建设紧缺急需海外人才提供出入境“绿色通道”服务;定向优化临港新片区人才购房政策;支持临港新片区重大项目建设融资机制创新,支持临港新片区符合条件的项目优先申报发行基础设施REITs;进一步加强临港新片区资源性指标统筹,以能耗强度降低目标为导向,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適度優化産業用地轉讓管理,符合條件的園區平臺公司物業直接轉讓比例可適度上調。
上海將堅持把臨港新片區改革創新任務作爲全市改革重中之重,抓好政策的落實落地,對政策推進情况開展動態評估,持續放大政策實效,推動臨港新片區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力度改革創新發展。
一图读懂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