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生產生活「三生融合」新農村建設模式
白沙縣地處海南中部生態核心區,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地區。針對這一縣情實際,圍繞生態保護和新農村建設工作,創新離鄉不失地的生態移民搬遷模式,打造差異化、特色化的美麗鄉村,並因地製宜發展特色產業、鄉村旅遊,將綠水青山轉變成為了增收致富的金山銀山,形成了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實現了生態環境與群眾生產生活改善雙提升。
(一)創新土地置換新模式,打造生態移民搬遷新機製
在白沙縣啟動生態移民搬遷過程中,運用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相置換的新模式,給予村民種植的作物一定補償後回收搬遷村莊的集體土地,調整規劃為國有土地;同時整合收回農墾利用率不高且無人居住的國有土地,調整規劃為集體土地,使村民搬遷後離鄉不失地,有產業發展、可持續增收。對地處生態核心區、地質災害區,生產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受限,生活條件落後的村莊,采取整村生態移民搬遷模式,解決生態保護與群眾生產生活矛盾突出、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問題。
(二)創新鄉村建設新模式,打造生態保護與特色文化融合發展新農村
一方面,堅持生態優先,堅持不占田、不砍樹、註重保留古樹名木、特色植被等原生態環境,對原址重建的美麗鄉村,根據村莊不同條件,強化村莊建設規劃管控。另一方面,註重把生態文明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山蘭農耕文化、老古舞民俗文化等相互融合,使生態環境和特色文化得到保護,因地製宜打造美麗鄉村新模式。
(三)創新農村經濟發展新路徑,打造綠色增收產業體系
鞏固橡膠主導產業地位,發展綠茶、南藥、山蘭米、咖啡等特色農業產業,打造綠色產業品牌,推動產業升級;利用黎苗特色文化資源,發展共享農莊、特色民宿等鄉村生態旅遊業,使農民變股東、民房變民宿;引導村民在“五邊地”種植本土名貴樹種和百香果、菠蘿蜜、黃皮等本土瓜果蔬菜,逐步形成了“橡膠主導產業+生態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的村莊綠色增收產業體系。
(四)創新鄉村治理新機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美麗鄉村
鼓勵支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將農村汙水處理設施管護、村莊保潔等事權下放村級黨組織,增強村級組織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推行道德評議「紅黑榜」、惠農積分超市等措施,引導村民承擔起生態環保、鄉風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相應責任和義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治理新機製。
二、保護與發展相促進,尋求生態生產生活最大「公約數」
(一)以「三生融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生態移民搬遷中綜合選址、實施批次搬遷,新村選址均在距離縣城較近、交通便利、公共服務覆蓋到位的區域,解決了以往行路難、就醫難、上學難、飲水難、就業難、增收難等突出問題。新村建設整合土地資源,集中村民居住,並推廣裝配式建築,配套建設光伏發電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路燈等節能環保設施。同時,村民搬遷後離鄉不失地,產業發展條件更便利,生產方式由原來的製幹膠賣膠片轉變為直接賣膠水,收入來源也由原來的單靠橡膠轉變為橡膠、綠茶、食用菌、務工等多渠道增收。
(二)以「三生融合」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美麗鄉村建設為主線,以生態環境保護、綠色特色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等為抓手,改善村莊環境,實現了從禽畜無序散養到林下圈養、從砍柴燒火到氣代柴薪、從亂堆亂放到擺放有序、從雜草叢生到瓜果飄香的轉變。在鄉村環保治理方面,由原來依靠環保部門管理轉變為「部門管理+群眾監督+社會參與」,以保護生態謀發展、利用生態促增收的理念深入民心。
(三)以「三生融合」推動產業提檔升級
推動群眾向良好生態理念和生產生活方式轉變,傳統農業產業提檔升級為一二三產,農民由單純的「割膠工」轉變為「割膠工+護林員(河道管理員)」「割膠工+服務員(工人)」,山蘭米產業由原來田間地頭直達銷售市場轉變為包裝生態品牌、文化品牌或精深加工為山蘭米酒後再增值上市,黎族音樂由民間日常活動轉變為建設黎音部落美麗鄉村的特色元素,群眾增收結構由「單一」轉向「多元」。
三、「三生融合」聚動能,推動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
(一)走出了富民興產的鄉村建設道路
打造「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羅帥村、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白準村、「全省十大最美鄉村」老周三村、「中國最美休閑鄉村」芭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高石老村、黎樂部落南牙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麗鄉村,形成了「橡膠主導產業+生態特色農業+鄉村旅遊+庭院經濟」的村莊綠色增收產業體系。2014年以來,白沙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白沙得到了生動實踐。
(二)探索了生態移民搬遷的有益經驗
作為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首個試點實施生態移民搬遷的市縣,白沙縣探索村集體土地與國有土地置換新模式,使村民離鄉不失地,保障了村民賴以生存的土地根基;同時打造以橡膠為主、就業為輔、多產業共同支撐的生態移民搬遷增收體系,改善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實現了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和生態修復多贏,經驗做法得到人民日報頭版點贊報道,為全國生態移民搬遷探索有益經驗。
(三)增強了群眾生態保護和文化傳承的意識
通過把生態環境、黎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作為美麗鄉村建設和發展鄉村旅遊的獨特優勢和重要元素,既保留了鄉村鄉土韻味、留住了鄉愁,又彰顯了美麗鄉村的個性與特色,為海南百鎮千村建設繪就「千村千面」註入了活力。群眾生態保護意識和文化傳承意識不斷增強,有力促進生態環境和傳統文化的保護。把黎族慶豐收、吃新米的「啦奧門」習俗確立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每年在青松鄉舉辦「啦奧門」山蘭文化節,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觀光,展示白沙鄉村風情,推動民俗文化、農耕文化和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四)完善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治理體系
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基層黨員幹部學習業務知識、參與工作協調,組織村民進行思想動員、排查解決矛盾糾紛,探索實施惠農積分超市、道德評議「紅黑榜」、紅白理事會等精神文明建設的創新做法,完善了村莊管理治理體系,提升了村級組織治理能力,有效激發村民參與村莊共治共建積極性。許多村民結合美麗鄉村建設自願拆除自家破舊圍墻、簡易豬圈等,騰出地塊給村裏修建村道、公共涼亭,主動發展庭院經濟、參與村務管理,進一步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發展基礎。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