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银行理财市场大盘点
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银行理财行业全面进入净值化、规范化发展时代。2022年,相关监管政策文件持续出台,行业管理细则进一步明晰,旨在推动理财行业规范化、高质量转型发展。过去的这一年,对理财行业和投资者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底层资产市场持续震荡、“破净”现象频发等多重影响下,我国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在增速有所放缓的情况下还是保持了稳健增长态势。整体而言,以理财公司为主力军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固收类产品仍占主导地位,市场风险偏好以稳健为主,产品期限日益多元,产品投向逐步外延。各机构进一步拓展丰富营销渠道,加强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多层次的理财市场格局正逐步成型。
展望未来,银行理财行业发展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变,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在此背景下,各银行理财机构需从净值化管理、投研能力、渠道建设、投资者教育和陪伴等多方面发力,围绕客户需求创新特色产品与服务,提升竞争实力,把握时代机遇,迎接市场新考验。
2021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三年过渡期正式结束,银行理财行业全面步入净值化、规范化发展时代。
纵观2022年银行理财监管政策,为进一步规范行业发展运作,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银保监会陆续出台了《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等监管文件。
其中,针对我国老龄化现状,市场对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积极反应,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要求银行理财机构丰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针对理财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国银保监会制定并发布了《理财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内控管理办法》),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本行业的内控要求,加速促进理财公司资管业务监管标准的统一,增强理财公司法治观念和合规意识,建立健全内部控质合规管理体系,推动理财行业形成良好发展生态;针对我国目前养老体系“第三支柱”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以加快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促进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从而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健康发展。
此外,针对目前银行理财机构的理财业务和理财产品的业绩比较基准展示不规范,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以下简称《自律规范》)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以下简称《行为准则》),《自律规范》对开展理财业务或销售理财产品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自律要求,有助于维护行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应对各类风险;《行为准则》则从适用范围、展示定义、目标导向、展示要求、实施情况等方面,对产品业绩基准展示明确了底线式的规范。
同时,银保监会发布的《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流动性管理办法》)已于2022年5月10日正式落地。各银行理财机构也根据办法要求积极调整布局,完善相关架构和制度设置。但在年末的“破净潮”冲击下,部分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仍显吃力,面临了较大挑战。因此各理财机构,尤其是中小银行还应积极按照《流动性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投资策略评估和申赎管理、严格执行压力测试、完善流动性风险的监测、跟踪和管控。
另外,中国银保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现金管理通知》)也于2022年12月31日结束过渡期。期间,各银行理财机构已按照监管要求积极整改、规模实现平稳有序压降。其中,各银行现金管理类产品大体已经整改到位,商业银行存续规模都已降低到5000亿元以下。
二、银行理财市场发展概况
(一)总体规模保持稳健,存续产品增速放缓
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增速放缓,第四季度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6.7万亿,基本与2021年持平。其中,前三季度理财规模保持平稳增长,而第四季度由于债券市场大幅回调,引发理财产品的“赎回潮”,导致规模有较大幅度的下跌。2022年对理财市场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面临的一次“挑战”,年内理财产品两次“破净”,但即使在四季度受破净影响规模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整体规模相较去年还是保持了增长态势。
(二)不同类型理财机构竞争态势趋于平衡
市场格局整体趋于稳定,国有理财机构和股份制理财机构仍是主力军。从存续规模份额来看,国有理财机构和股份制理财机构合计市场份额达75%;城商系理财机构和农商系理财机构份额都有微弱增长,份额分别增长了0.1%和0.5%;从理财产品规模来看,股份制和国有理财机构理财规模分别为10.9万亿元和9.1万亿元,城商系和农商系理财机构则分别在5.2万亿和1.4万亿徘徊。
(三)固收类产品仍占据主导地位,总体结构大体一致
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超九成,主流地位延续。截至2022年末,存续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共35514款,占存续产品的91.54%,混合类产品共2607款,占存续产品的6.72%,权益类和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分别为564款和111款,各占存续产品的1.45%和0.29%。
整体来看,近两年理财产品类型结构变化不大,固定收益类产品占比稍有下降。2020年和2021年占比分别为92.34%和91.82%;权益类和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占比稍有上升,但份额之和仍未超过2%;混合类产品占比保持在7%以内,2020年和2021年占比分别为6.49%和6.97%。
(四)产品期限结构呈中间大,两端小的橄榄型分布
2022年存续的理财产品运作周期主要集中在半年到三年的中长期限产品,占比高达66.9%。运作周期为半年以下的短期限产品占比为26.6%;三年以上的长期限产品占比为5.5%。
纵观2020年至2022年的理财产品,运作周期两端的短期限和长期限产品数量占比都有增长趋势。其中,运作周期为一年以上的产品占比从2020年的30.3%上升到了41.9%,一个月以下的短期限产品占比从2020年的7.4%上升到了2022年的8.8%;而运作周期为一个月到一年的产品数量占比整体有较大降低,其占比从2020年的62.2%降低到了2022年的49.3%。
(五)市场偏好仍以中低风险理财产品为主
从产品数量来看,近几年不同类型理财产品数量仍以中低风险为主,整体结构变化不大。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和三级(中)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达93.53%,其中二级(中低)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数量占比73.55%,三级(中)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数量占比19.98%;一级风险(低)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增长到了3.15%,而风险等级较高的理财产品数量占比仍处于偏低水平,四级(较高)和五级(高)风险等级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分别为2.31%和1.01%。
三、理财业务发展与创新
(一)理财产品创设
1.“固收+”发展势头放缓,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势分化明显
理财产品类型仍以固收类产品为主流,混合类、权益类产品较去年同期小幅下降。从2022年各类机构存续理财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依旧是目前银行理财最主要的产品类型,在全部存续理财产品数量中占比超过九成;其中,全国性机构固定收益类产品数量较去年相比增幅明显,主要受两次“破净潮”、风险中枢呈现整体下移、以及现金管理类新规等因素影响,部分机构增加了固收类产品发行数量,同时也是为了填补市场上对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部分需求。除此之外,各类机构开始逐步探索混合类、权益类产品,理财产品类型日益丰富。
整体而言,在股债市场震荡调整、理财产品“破净潮”,以及市场风险偏好明显下行等因素影响下,“固收+”产品增速有所放缓,产品间的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理财产品业绩表现出现分化,同时对理财机构的产品设计、投研、风控等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全面净值化时代下,银行理财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各类机构应以资产管理能力作为“新引擎”,抢占未来行业发展的“新赛道”。
2.银行加速布局养老理财主题产品,长期投资理念需树立
2021年8月,中国银保监会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发布了《关于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通知》,批准工银理财于成都市和武汉市、建信理财和招银理财于深圳市、光大理财于青岛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养老理财产品试点工作。2022年2月,银保监会再次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明确养老理财试点城市新增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沈阳、长春六地,养老理财试点扩容至“十地十机构”,对构建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随后,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2022年5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和促进商业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的通知》;2022年11月,人社部、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个人养老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银保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一系列“养老”政策持续加码,体现出国家推动构建完善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心,同时为我国养老理财发展提供更多想象空间。而养老理财产品是以服务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根本方向,以提升投资者老年生活品质为根本目标,产品特征集中表现为普惠性、稳健性、长期性。各银行理财机构应积极把握养老理财产品发展机遇,推动养老金融多元发展格局的建立,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实惠的养老投资工具,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
从存续情况来看,2021年12月,由招银理财、工银理财、建信理财和光大理财管理的共计4只养老理财产品首次在市场上发行;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共有52款养老理财产品存续,其中工银理财和建信理财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数量最多,达11款;其次是光大理财,共10款养老理财产品。养老理财产品作为一类重要的养老金融产品,兼具“稳健性、长期性、普惠性”三个显著特征,比较符合大众客户的投资偏好,市场接受度相对较高。当前,养老理财产品发行步入常态化阶段,市场运行平稳。随着试点机构和区域范围扩大,未来养老理财产品数量将逐渐增加,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满足居民养老需求。
从产品期限来看,目前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以封闭式为主,投资期限均为3年以上,高度契合长期养老规划需求。该类产品设计拓展了养老理财产品的运作空间,为养老理财产品探索跨周期的资产配置和价值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便于养老理财产品通过较长期限的投资抵御市场短期波动,同时聚焦长期财富保值增值需求,以实现相对稳健的投资收益。
从产品类型和风险等级来看,目前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以固收类产品为主,风险等级较低。存续的52款养老理财产品中,其中固收类产品有40款,占比约77%,混合类产品有12款产品,占比约为23%。此外,除了招银理财和工银理财各发行了1款三级风险等级的产品,其他存续产品的风险等级均为二级,整体体现了养老理财产品均衡稳健的运营风格。
从认购起点及理财费用来看,目前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认购起点较低,其中支持1元人民币起购的产品有45款,占比约87%,支持0.01元人民币起购的产品有7款,占比约13%,凸显了养老理财产品普惠性的核心特性。此外,在费率结构设计上,养老理财产品的费率更加优惠,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固定管理费为0.01%至0.2%,约65%的产品固定管理费为年化0.1%;托管费为0.01%至0.02%;销售服务费为0至0.125%,约88%的产品销售服务费减免至0;并且均未设置认购费、申购费和超额业绩报酬等其他费用。
从收益情况来看,机构间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成立以来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化明显,主要受2022年股债市场波动影响,以稳健普惠为核心的养老理财整体收益情况也受到一定影响,在市场行情缓解的情形下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养老理财作为我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的新兴力量,始终坚持“长期投资长期收益、价值投资创造价值、审慎投资合理回报”理念,能够通过长期限投资策略来穿越周期、熨平波动,更好实现产品稳健运作,以实现居民财富的有效保值增值,满足居民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需要。
3.紧跟国家战略部署,ESG主题理财产品发行升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伴随“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等国家长期战略目标的确立,在政策驱动和产品创新的双重推动下,各银行机构正陆续将ESG理念植入理财产品管理和投资策略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筛选符合ESG投资理念的投资标的以规避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和鼓励更多的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绿色产业,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新领域的发展,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从存续情况来看,截至2022年末,全市场共有279款ESG银行理财产品存续,其中兴银理财存续的ESG产品数量最多,达78款,比2021年末增加了61款,形成了系列化、多样化、层次化的产品系列,是国内首批推出ESG产品的银行理财公司之一;其次是农银理财,共43款ESG产品,与其自身战略定位相一致,有助于推动惠农及相关可持续发展产业的发展;华夏理财的ESG产品数量也较为可观,共35款,比2021年末减少了11款。
从产品类型来看,目前存续的ESG主题理财产品依旧以固收为主,占比约为72.40%,混合类和权益类占比分别为27.24%和0.36%,存续的唯一一款权益类ESG产品为光大理财发行的“阳光红ESG行业精选”,风险等级为四级。固定收益类产品共202款,比2021年末增加116款,其中“固收+”49只。ESG逐渐成为重要的投资视角,为固收领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精选、优选资产投资标的有效控制产品的风险,使得理财产品的投资绩效提升。
从资金投向角度看,ESG主题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货币市场工具、债券、非标准化债权等资产,其中债券型资产占据首位。固定收益类ESG主题理财产品重点投资标的包括绿色债券、绿色ABS等,涵盖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建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清洁能源乡村振兴等领域。如兴银理财发行“ESG兴动绿色发展”系列,产品投资标的主要选自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相关产业。
(二)资产配置趋势
1.以固收资产为核心,逐步延伸多投资领域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元化的投资需求,银行理财在资金投向上已基本涵盖了各类市场,形成了以固收资产为核心,逐步向全资产投资延伸。具体而言,一是固定收益类资产仍是银行配置核心,占比相较去年小幅下降。从理财产品资产配置情况来看,根据普益标准统计,截至2022年3季度末,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的余额占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67.51%,与2021年末相比下降约3个百分点。此外,投向货币市场工具的余额占银行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26.02%,与2021年末相比增加约1.9个百分点。银行长期深耕固收市场,在低风险理财及固收领域拥有传统优势,加上银行理财客群需求更偏稳健保守,因此固收类、低波动的理财产品更能契合银行客群的风险偏好。二是基金类资产占比有所提升,直接投资权益类资产增速有所放缓。2022年3季度末,理财资金投向基金的余额占理财产品投资余额的3.8%,与2021年末相比增长0.05个百分点;投向权益类资产的增速有所放缓,相较2021年末仅提升了约0.1个百分点。整体来看,理财资金投向固定收益类资产余额占比存在下降趋势,但投向货币市场工具、基金类资产的余额占比处于上升趋势,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层面仍以固收类资产为主,但对其他资产类别的配置力度正逐步加强,以避免对单一资产类别的过度依赖,从而构建起多元化、多策略、分散化的资产配置“新常态”。
2.克服壁垒,积极加码权益类市场的投资
固收类、混合类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探索权益类市场的重要抓手。2022年3季度末,理财资金投资权益类资产的余额为13614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占权益类资产总投资余额的72.06%,与2021年末相比增加16.77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中权益类资产投资余额占比26.74%,与2021年末相比下降16.11个百分点。可以看出银行理财在权益类市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固收类产品中配置较小比例的权益类资产。
整体来看,银行理财积极布局权益市场是大势所趋,但权益类理财产品并未出现显著提升。对于目前较少发行权益类产品的原因,一是受2022年股债震荡影响,部分产品累计净值跌破了初始净值,而银行理财的个人投资者普遍风险承受能力较低,两轮“破净潮”引发了“赎回潮”,银行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需求放缓。二是“破净潮”叠加“赎回潮”,使银行的风险管理、投研能力经受着市场的“洗礼”,银行在权益市场的“资历尚浅”,且普适的理财风控模型难以对权益类理财产品的风险水平进行有效监测;三是银行在权益资产投资领域的人员团队建设、管理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目前银行理财对权益资产投资的探索主要围绕“固收+”类和混合类的资产配置思路,再逐步向权益类延伸。
3.谋求突破,逐步探索商品及衍生品投资
银行理财主要通过在固收类、混合类产品中配置部分商品及衍生品资产,以抵御单一资产波动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2022年3季度末,理财资金投资金融衍生品类资产的余额约为109亿元。从产品类型来看,固定收益类产品中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余额占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总投资余额的69.71%,与2021年末相比下降10.82个百分点;混合类产品中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余额占比30.11%,与2021年末相比增加了10.64个百分点;权益类产品中金融衍生品类资产投资余额由2021年末的0%提升至0.19%。由此可见,目前银行理财在金融衍生品投资方面的探索,集中于在固收类产品配置较小比例的衍生品类资产,使各类资产的波动相互对冲以降低风险,提高产品收益率。
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是银行理财的“稀缺品”,部分全国性机构逐步探索发行了商品及衍生品类的理财产品。截至2022年末,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共计13款,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7款;其中,3款为公募产品,10款为私募产品,均由全国性机构发行,产品主要采取与指数、个股、商品等标的挂钩。商品及衍生品的投资市场分散度较高,具有高波动、高杠杆的特点,因此该类产品的收益波动性较大,适合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投资者。尽管银行理财产品处于固收类向权益类市场探索的过程,但由于相关人才的短缺、现有制度对该类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及合规性存在一定滞后性,因此银行对于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理财产品的推出会相对谨慎,目前仍处于“试水”阶段。
(三)营销渠道建设
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理财公司成立时间尚短,业务渠道相对有限,因此理财公司在微信公众号、官网、APP等直销渠道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代销渠道,拓展多样化的业务区域范围和客群主体,以此全面提高自身市场份额。
1.直销渠道
理财公司多采取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共同发展的战略,逐步完善直销渠道建设,但目前线上直销渠道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理财公司处于建设初期阶段,业务模式、业务渠道等方面仍不完善,因此需要构建线上、线下多业务渠道,以此拓展客群范围,提高客户黏性。
在线上直销渠道建设方式上,多数理财公司已建立微信公众号和网站,但自建APP直销渠道的理财公司相对较少,目前仅有中信理财和青银理财打通了主要的三大线上直销渠道。
微信公众号方面,23家理财公司建立了微信公众号,其中,中信理财、青银理财可以直接通过公众号链接进行购买,建信理财、华夏理财、施罗德交银理财则在产品展示信息中附带二维码链接,客户可跳转至银行APP购买。主要系微信公众号建设相对便利、成本较低,且传播范围和渠道客户黏度较高,因此理财公司积极搭建此类线上平台。
官方网站及APP方面,15家理财公司建立了专属的官方网站,仅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华夏理财、青银理财4家理财公司自建了APP。部分理财公司渠道覆盖度低,国有行理财公司可依托于较强的母行渠道资源,因此线上渠道较少;而部分城商行、股份行理财公司,自身成立时间尚短,处于渠道建设初期,同时受限于经费支撑等原因,线上渠道并不发达。
2.代销渠道
在全面净值化时代,理财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为拓展市场份额,理财公司纷纷探索除直销以外的渠道进一步提高自身市场份额,依托于母行,积极探索他行渠道,以全面提高产品覆盖率。
(1)代销市场整体情况分析
由于市场中近87%的代销产品来源于理财公司,后文仅讨论银行机构代销理财公司的情况。
“资管新规”落地实施后,理财产品代销市场形成了以“理财公司为主、银行机构为辅”的新格局,被代销产品中,87%的产品来自理财公司,仅有12%的产品来自银行机构。
在“资管新规”引导下,理财公司数量逐步增多,理财公司发行的产品逐步成为市场的主要产品来源。但由于理财公司自身成立时间短,渠道资源相对欠缺,因此需要依托于代销渠道扩张市场份额,对代销的需求旺盛。而银行机构本身理财产品逐步转移至自身成立的理财公司,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数量较少,同时,自身成立时间较久,渠道建设较为完善,可通过原有客户渠道布局市场,因此对代销的需求不明显。可以看出,在竞争加剧的净值化时代,理财公司更加依赖于代销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2)理财公司的渠道情况
目前,理财公司对母行渠道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同时积极探索多渠道代销产品。其中,国有行理财公司对母行渠道资源依赖最高,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积极拓展他行渠道发展业务。具体而言,国有行理财公司仅被母行代销产品的比例最高,均超过70%,主要系国有行自身客户资源充足,区域网点较广,渠道建设最为完善,母行客户渠道仍然是较为广泛的增量市场。股份行理财公司、城商行理财公司对母行渠道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同时探索母行和他行渠道共同发行产品的方式。其中,仅被母行代销的产品数量均超50%,仍为主要地位,同时被母行和他行代销的产品数量占比集中在10%-50%之间。主要系股份行理财公司和城商行理财公司的市场化程度更高,战略风格相对激进,对市场拓展的积极性和机动性更高,有较强的意愿探索多渠道的代销方式。农商行理财公司的拓展力度最强,呈现多渠道共同发展的态势,渠道资源相对较为分散,并对他行渠道的依赖程度较高。其中,仅被母行代销产品、仅被他行渠道代销产品、同时被母行和他行代销渠道代销产品比例分别为40%、31%、29%。可以看出,农商行理财公司的拓展能力强,积极布局他行渠道,主要系渝农商理财母行资源相对有限,须积极运用他行代销渠道以提高产品的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3)银行准入他行理财公司产品整体情况
理财公司代销渠道类型丰富,且各类型理财公司的代销策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国有行理财公司的代销渠道类型相对较少,均在5类及以下,大多为国有行、股份行、直销银行。主要系国有行理财公司的母行渠道资源丰富,并且国有行理财公司的风格相对更为严谨,对代销渠道的品牌建设、投研实力要求更高,因此代销渠道类型相对局限。股份行理财公司的代销渠道类型相对更加丰富,主要为农商行、农村信用社、城商行、直销银行,可以看出股份行正着力于拓展下沉市场,借助上述机构广阔的县域、农村地区发展理财业务,与国有行理财公司的发展战略形成差异。同时,以兴银理财为代表的理财公司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代销渠道,以此为依托大力拓展市场份额,发展态势良好。城商行理财公司的代销渠道类型相对集中,分布在农商行、城商行、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主要系城商行理财公司整体投研风格相对激进,产品风险等级略高,因此转向经营风格相似的上述类型机构进行合作。农商行理财公司主要拓展民营银行和村镇银行,主要系农商行专注于下沉市场,拓展村镇客群和下沉客群。此外,超一半理财公司拓展直销银行渠道、民营银行渠道。民营银行和直销银行主要依靠互联网平台办理业务,突破了传统的销售模式,未来或将成为理财公司扩宽销售渠道的又一方向。
(4)银行准入的他行理财公司产品特征
资管新规实施元年,理财机构对银行理财的管理难度进一步加大,银行理财产品年内经历两次“破净潮”,11月更是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引发“赎回潮危机”。打铁还需自身硬,理财机构必须增强自身理财管理能力,更加注重配套能力建设。
提升投资研究能力,积极打造投研生态圈。时至今日,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投研能力依然是理财机构的软肋。理财机构应该构建行之有效的全方位研究体系,研究层面应包括宏观、行业、战略、大类资产市场等,便于大类资产配置业务的开展;此外理财机构应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向投资业绩转化,逐步建立起多市场、多策略、多资产品种的大类资产配置能力;最后,理财机构应对投资组合进行精细化管理,确保投资业绩可追溯。
|
增强金融科技能力,积极围绕金融科技开展理财业务。通过金融科技与理财业务的结合,可以帮助理财机构应对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诸多难点,挖掘出理财机构发展的新模式。理财机构可以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科技的支撑下,拓宽理财产品线上业务、完善风控模型、优化投资组合等。
|
加强风险管理能力,搭建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随着我国理财规模的不断扩大,理财业务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也在逐步增多,其他资管产品的频繁爆雷,更是对理财机构作出了警示,理财机构应积极分析管理理财产品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内控风险、名誉风险、市场风险等,提高自身的风险管控能力。
|
(五)同业合作方向
禀赋差异带来共赢机会。由于自身禀赋的差异,各类资管机构可基于自身禀赋优劣势,衍生出相互合作的空间,从而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对理财机构而言,其仍处于成长阶段,同业合作更能助力其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理财机构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有较多的同业合作。
理财机构应积极与投研能力较强的资管机构展开合作。理财机构的权益投资能力不足,投研体系尚待完善,短期内难以实现投研能力的大幅度提升,而投研能力作为理财机构拓展业务的根本指标,对理财机构的业务进展影响甚大,因此投研能力方面的合作极其必要。当前,理财机构在投研端积极搭建投研生态圈,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投研联动,不断提升自身投资研究能力和资产配置能力。例如,证券资管机构在多类资产的投研能力比较突出,可以为理财机构提供多元化资产配置、精细化投资管理支持服务;保险擅长风险管理及大类资产配置,而理财机构在资金端相较于保险公司有较大优势,基于这些资源禀赋的差异,理财机构也可与保险公司达成相互合作。
理财机构可在客户营销方面助力其他资管机构。相较于其他资管机构,商业银行在获客渠道上具有天然优势,因此各类资管机构可以在客户营销方面与理财机构深化合作,实现共赢。例如,招商银行2022年半年报披露,公司通过“招赢通”同业互联网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保险、券商、基金等第三方资管产品的线上销售交易服务。
理财机构可在投资标的方面与其他资管机构展开合作。受限于投资范围、投资额度等监管要求,如非标债权、非上市公司股权、境外资产等,理财机构和其他资管机构在投资标的上亦可展开合作。例如,理财机构可与信托公司开展标品交易合作和非标主动管理合作等:标品交易合作主要是信托公司通过交易所、银行间市场提供帮助理财公司开展非标转标业务;非标主动管理合作主要是通过债权、股权、分层设计等模式共同开发项目。
理财机构可与国外资管机构深化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除与国内同业机构积极展开合作外,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理财机构也逐步探索与国外资管机构的合作模式。工商银行积极在投资品种、配置范围等方面实现全球化,对标国际领先同业,全面提升行业国际竞争力,将通过与高盛资管合资成立的高盛工银理财公司平台,充分吸收借鉴国际一流资管机构在量化、另类和跨境投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持续拓展能力圈与生态圈。
(一)理财公司运作情况概览
理财公司数量再次扩容,2022年共有8家理财公司获准开业。根据今年理财公司牌照发放情况,股份制行的理财公司进行了一次补全,新获准开业四家,截至2022年年底,除浙商银行外,股份行都已设立理财公司;其次,中外合资理财公司也有三家获准开业,目前的几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均是与国有银行的合资;另外两家新获批开业的城商行分别为上海银行和北京银行。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在进行牌照发放时,会从机构的整体实力以及区域的整体市场需求进行考量。
理财公司市场份额超八成,已成为银行理财市场最大参与主体。截至2022年12月31日,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22.7万亿元,全市场占比达85.33%[8],理财公司已成为理财市场重要的机构类型。从理财产品管理规模来看,披露相关数据的理财公司中,共有9家管理规模超1万亿元,其中兴银理财和招银理财管理规模都超过了2万亿元。在今年震荡的市场环境下,大多数理财公司存续理财规模都有一定程度上的上升,但兴银理财、青银理财、上银理财等机构依然实现了逆势增长。
理财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根据已披露的银行半年报数据,除未披露具体数据的苏银理财和2021年底开业的广银理财外,在其余18家上市理财公司中,共有6家上半年净利润超10亿元。分机构类型来看:国有行中,建信理财净利润最高,达到19.13亿元,其次为中银理财和农银理财;股份行中,招银理财净利润最高,达20.66亿元,兴银理财和信银理财净利润也均超过10亿元;杭银理财和徽银理财净利润暂居城商行理财公司前两位。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理财公司的盈利都比较可观,多家机构的盈利在2022上半年有较大的增长。
(二)理财公司产品体系对比分析
2022年以来,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显示出头部效应,产品类型集中度较高。同时,各类型理财公司的差异化发展趋势显现,呈现国有行产品体系较为保守,股份行及城商行产品特色化更强的特征,整体来看,各类型理财公司正逐步构建符合自身特色的产品体系。
1.存续数量
理财公司产品存续数量头部效应明显。各类型理财公司内部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长尾效应,存续产品数量多集中在头部理财公司,而尾部机构的产品数量不足头部一半水平。具体来看,以建信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信银理财为代表的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超1000款,对理财市场产品数量形成支撑力量。主要系理财公司脱胎于银行资管部门,在投研团队、渠道建设等多方面受母行影响较大,因此母行实力更为强劲的理财公司能在理财市场中取得先发优势,并形成市场的中坚力量。
2.产品特征
在产品类型和风险等级上,理财公司的产品类型和风险等级呈现出保守、稳健的运行特征。主要系理财市场普遍重仓持有债券类资产,因此产品类型和风险等级较为保守,且较为集中,产品类型集中在固收类,占比为94%;风险集中二级(中低),占比为86%。
在期限类型和运作模式上,理财公司产品呈现出期限趋长、封闭运行的特征。在产品期限上,理财公司偏向中长期运行,6个月-1年(含)和1年(不含)-3年(含)期限产品占比合计为65%。在开放形态上,理财公司偏好封闭期限运作,封闭式运作模式的产品占比为87%。理财公司长期限、重封闭的产品特征主要受监管和市场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2022年以来,监管部门出台《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文件,对发行产品申赎规则、估值方法、投资范围、投资比例等方面进一步明确要求,理财公司对照监管要求,逐步对理财产品开放形态、期限类型进行了调整,因此产品期限趋长。另一方面,2022年理财市场历经两次“破净潮”,理财公司对产品风险把控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主动对产品运作模式进行了调整,以长期限、封闭式的运作模式为投资者规避非理性赎回引发的投资损失。
3.产品体系
理财公司依据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及战略定位,已形成各自的差异化、特色化的产品体系,为业务拓展进行布局,有利于形成同业良性竞争。
从各理财公司产品体系定位来看,国有行理财公司大多以固收类为重点,逐步形成了多主题、多策略产品体系。从理财公司产品结构来看,理财公司以固定收益类为主,综合配置多种产品类型。因此,各理财公司在产品体系上显示出一定的共性,大多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基础,同时发展特色主题产品,逐步形成了兼具共性和个性的竞争策略。如,工银理财形成了“4大基础系列+3大特色系列”产品体系,农银理财形成了“6心基础+N特色”产品体系等。
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公司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特色产品谱系。各股份行、城商行理财公司资源禀赋优势各有不同,纷纷以此为抓手,探索特色产品。具体来看,交银理财、兴银理财分别位于上海、福州,为推动各自区域发展,分别布局“稳享大湾区价值投资”、海峡指数产品等创新主题产品。建信理财作为首批养老试点机构之一,在养老理财方面形成了先发优势,“安享”养老系列下布局了固收类封闭式产品和按月定开式(最低持有5年)两类养老理财产品等。同时,南银理财结合市场热点和客户需求推出多款特色产品,发行了数字中国主题、智慧交通主题、绿色主题等多款主题类产品,紧跟市场热点。
(三)费率情况
2022年以来,在两次“破净潮”冲击下,理财公司大多采用“降费让利”的方式稳定自身产品规模,在弱市中留住投资者,避免大规模、非理性赎回的发生,因此理财公司整体费率水平不高。
在各类型机构中,合资理财公司费率水平最高,分别为0.49%。主要系合资理财整体经营风格较为激进,同时,这类机构主要面向高净值客群,因此产品费率定价相对较高。合资理财各项费率中,销售费率最高,主要系合资理财公司面向高净值客群,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成本,因此销售费率在同业内同样处于最高水平。
此外,而农商行理财公司整体费率水平较低,仅为0.22%。主要系农商行理财公司主要面向下沉市场,投资者多为村镇、县域居民,因此客群对费率的接受程度较低。
从产品类型来看,权益类、混合类产品费率较高。混合类、权益类产品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类型产品,能够为理财公司和投资者带来更大的收益空间,因此收费较高。而固定收益类产品费率水平相对较低,其固定管理费、销售费率、托管费分别为0.18%、0.14%、0.02%。一方面,固定收益类产品本身收益水平相对平稳,盈利空间相对稳定,决定了其费率水平不高;另一方面,固定收益类主要面向广大普通居民,对费率的接受水平有限,综合作用使得费率定价较低。
(四)收益水平情况
2022年作为银行理财全面净值化元年,理财市场迎来了两次“破净潮”,对理财产品收益造成了较大影响,因此理财公司整体收益水平表现欠佳。
区域性理财公司的收益表现优于全国性理财公司。就1年年化收益率来看,农商行、城商行理财公司收益率最高,分别为2.93%、2.68%。而股份行、国有行理财公司收益率略低,分别为0.89%、0.44%。主要系资产配置偏好有所不同,底层资产直接影响到产品收益。较银行机构而言,理财公司本身更侧重于信用债资产,而区域性理财公司则侧重于当地的信用债资产,且信用下沉更为明显,因而产品收益相对更高。
此外,合资理财公司收益率最低,仅近1年年化收益率为正值,为0.44%;近1月、近3月、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为负值,分别为-5.38%、-4.53%、-0.90%。主要系合资理财公司整体投资风格较为激进,因此产品收益率出现大幅波动的情况。
在净值化元年,理财市场迎来了两次“大考”。在11月“破净潮”中,由于投资者对产品净值的短期回撤认知不够,出现了一定的挤兑赎回现象,进而推动市场恐慌情绪激化,进一步加剧和延续了市场的“破净”风波。面对市场压力测试,理财公司积极加强投资者教育,逐步构建起符合自身特色的投教体系。例如,南银理财全年发布73篇推文,编写“南银理财口袋书”共50篇文章,制作“创鑫理财”和“潘西说”视频小栏目,以图文、视频等多种形式全面进行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保护,构建起了多层次立体化的投教体系,为投资者规避非理性赎回导致的收益损失,市场表现较好。此外,工银理财除了搭建起“基础-进阶-投研”三阶段投教内容体系、以丰富的形式传递科学投资理念外,还持续关注客户心声,汇编客户最关心的问题形成系列投教读物《理财掌上书》,提升客户体验,荣获优秀投教案例等表彰认可。
受两次“破净潮”影响,产品收益水平有待提升。其中,固收类产品作为“主力军”,短期年化收益率不足1%;而权益类产品在11月股权市场向好态势的影响下,收益水平表现相对较好。
固定收益类产品收益最为稳定。近1月、3月、1年、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为正值。但受11月“破净潮”影响,近1月、3月产品收益率不足1%,主要系固定收益类产品重仓持有债券类资产,收益水平受年末债市波动影响较大,表现一般。权益类产品的收益表现较为亮眼。近1月、3月、1年、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为正值,且近1月、近3月年化收益率分别为4.54%、5.65%,市场表现较好,主要系在11月“破净潮”中,受国内资本市场预期转好的影响,股权市场整体态势向好,因此收益水平实现较高水平。此外,混合类、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收益水平不稳定。这两类产品年化收益率波动阈值较广,主要系在3月股市大幅波动、11月债市回调的影响下,这两类产品受冲击较大。
(五)理财公司资产配置情况分析
理财公司对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视程度较高,理财公司大多结合国家战略及自身情况,对资产配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明确要求和发展规划。具体而言,各理财公司分别将从公司能力发展、产品体系构建、客户需求驱动等方面出发,对大类资产配置进行了战略定位,以此为自身投研体系持续优化提供战略支撑。
从各理财公司大类持仓分布情况来看,各机构整体配置均以维持了“稳健资产为主,基金和权益为辅”的配置风格。从资产配置上来看,银行理财标准化程度提高,配置债券类资产的规模及占比不断上升,资产配置结构逐步调整。同时,持有非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持有权益类资产占比较去年同期减少[12]。
从全市场来看,理财市场整体配置稳健可控,但各机构偏好不一。一方面,全市场理财公司大类资产配置以债券类资产为主,并且较为偏好同业存单、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另一方面,各机构大类资产配置结构趋同性明显,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中银理财、中邮理财、招银理财、兴银理财的债券类资产占比约为五成,组合配置较多比例的同业存单及拆放同业及买入返售产品。此外,理财公司较少配置权益类资产,仅有农银理财配置比例超过5%,其余机构配置比例较少,可以看出理财公司整体资产配置能力表现较弱,因此产品的同质化程度相对较高,且收益能力受限。
五、银行理财未来发展展望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银行理财市场规模稳步增长,理财业务转型持续深化,多层次的理财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展望2023年银行理财市场,一是,银行理财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二是,随着银行理财市场参与机构日益多元,差异化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凸显;三是,受客户购买理财产品渠道方式多样化驱使和理财机构渠道拓展,理财公司销售渠道将进一步拓宽;四是,净值化背景下,各机构将更加重视投研能力,以固收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格局将持续深化;五是,基于投资者日益多元的理财需求,理财产品在期限类型、风险等级、投资策略等方面将会有进一步创新,产品体系将进一步丰富;六是,净值化转型后的新资管时代,更有必要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将持续进行。
第一,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2019至2021年,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已连续三年居各类资管产品首位,已然成为我国居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择。同时,随着理财公司日渐成为理财市场的中坚力量,银行理财规范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受市场大幅震荡影响,银行理财市场频现“破净”潮,银行理财公司面临较大赎回压力,理财产品存续规模和发行量一度下滑,但二季度后随着资金面进一步宽松,债市回暖,银行理财市场亦逐渐向好。在经受震荡行情“大考”后,银行理财机构投资管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均得到了进一步强化,未来银行理财市场整体规模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
第二,差异化竞争格局进一步凸显。随着大中型银行陆续完成理财公司的布局,不少中小银行也在发力设立理财公司,2022年乌鲁木齐银行、西安银行、贵阳银行等宣布拟成立理财公司开展银行理财业务。除此之外,在金融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外共建理财公司或成为发展趋势,合资理财公司的数量将进一步增加,随着招银理财成功引入外资战投,后续可能会有其他大行理财公司跟进引入外资战投以促进理财业务发展。可以预见在未来银行理财市场上差异化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凸显:全国性银行的理财公司将会凭借资源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城农商行理财公司将依托资源禀赋,深耕特定区域,打造自身特色,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第三,销售渠道将进一步拓宽。理财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理财机构抢夺销售渠道动作频频,对于理财公司而言具有一定渠道拓展优势,被允许理财公司和吸收公众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其代理销售机构。直销渠道方面,特别是直销APP建设,在开展营销工作的同时有利于加强生态场景建设、丰富主题活动,提升营销工作效能,同时便于开展部分投资者教育工作。代销渠道建设方面,很好地突破营销地域限制,提高营销广度,包括信银理财、交银理财、兴银理财、南银理财、苏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机构与母行、非母行渠道建立了代销合作关系,特别是数量众多的中小银行机构,将成为子公司渠道拓展的重点。多元化营销渠道对理财机构的获客、粘客、提客成效显著,理财公司也将大力拓展渠道建设,形成直销、母行代销、非母行代销的多元销售渠道网络。
第四,固收为主的多元化产品格局持续深化。2022年以来,不同月份新发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占比均在90%以上,虽然近期债市波动幅度有所增加,但总体来看相比较权益市场,固收市场风险相对较小,固定收益类产品仍将是理财产品市场中的绝对主导类型产品。与此同时,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当前股票权益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市场风险有所释放,同时,经历了今年市场的考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在市场的波动中将越发重视资产配置理念,因此,未来将会有更多的理财投资者树立起组合配置的投资理念,并希望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实现长期稳健收益,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发行数量占比将有所提升。
第五,客户需求多元化、理财产品将更加丰富。随着客户理财意识提升,投资者理财需求呈现多元化演变。从收益目标来看,在追求稳健收益的同时,客户对收益增强类产品也有一定诉求;产品风险等级方面,客户风险偏好多样,就需要理财机构提供能够适配客户风险偏好的多级别风险等级产品;产品投资期限方面,短期限产品诉求包括每日申赎、7天、14天、31个月、3个月投资期限等、中长期产品诉求包括6个月、1年、2年、3年、5年投资期限等,倾向将资金配置到不同流动性产品;投资目标来看,在资产保值增值需求外,还具有养老、子女教育、财富传承等特殊场景化需求;此外,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渠道方式也多种多样,理财机构可能需要开发面向相对应渠道销售的理财产品。总的来说,多元化的客户需求背景下,这就需要理财机构健全产品谱系,提供多样化的产品,且当前资管市场竞争激烈,资管行业各类型机构稳步推进业务改革,理财公司的进入也使得机构主体更加丰富,同时国内资管市场对外开放步伐也已打开,出于市场竞争,掌握市场先机诉求,也促使各机构不断进行产品创新。与此同时,为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银行理财机构也在积极创新开发“绿色主题”、“科技主题”等创新产品,促使银行理财产品更加丰富。
第六,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将持续进行。今年以来债券市场和权益市场波动均有所增大,部分理财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回撤,甚至“破净”,不少投资者出现恐慌,投资者教育和陪伴的价值凸显。一是,部分投资者对自身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不足,需要理财机构定期开展投资者风险测评,提高投资者风险意识,引导客户严格按照个人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当产品;二是,当前理财产品更加多样,产品设计也相对复杂,不同种类产品的投资方向、投资结构、交易策略等存在较大差异,也有必要开展投资者教育活动,提高客户对理财产品的认知和筛选;三是,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后,理财机构也应当积极开展投资者教育和陪伴,转变客户长久以来固化的“刚兑思想”,向投资者传递“卖者尽责、买者自负”的理念,并引导客户理性看待市场波动,短期的市场表现不代表长期趋势,帮助客户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应当持续开展,特别是净值化转型后的资管时代,投资者教育和陪伴更为必要。
[2]此处仅统计存续固收类理财产品中已披露细分产品类型的样本。其中,纯固收类产品指理财资金全部投向债券类资产,投向非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则计入“固收+”产品类别。
[3]资料截至2022年11月。
[4]数据截至2022年11月末。
[5]截至2022年11月末。
[6]截至2022年11月末。
[7]截至2022年11月末。
[8]该数据不包含合资机构规模。
[9]截至2022年三季度。
[10]此处未获取到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费率信息。
[11]资料来源于各公司年报。
[12]数据来源于《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2年上)》。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