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局重磅发布:中国成为全球跨境债券投资重要目的地
近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2022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成为全球跨境债券投资重要目的地。
近年来中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总体增加,存量规模在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占比提升至1/3。我国宏观大局稳定,债券市场开放坚持循序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原则,境外对我国债券投资以中长期资金为主,我国吸收债券投资的稳定性相对较高。在内部基本面支撑下,未来外资仍会稳步配置人民币债券。
全球跨境债券投资总额稳步增加,近年来增速放缓
根据各国国际收支数据,本世纪以来各国吸收的债券投资(含境外投资者投资境内债券市场以及境内主体境外发债, 下同)总存量由 2000 年末的 6 万亿美元增加至 2021 年的近 40 万亿美元。从变化看,2001 至 2007 年全球吸收的债券投资年均增速达 20%,占全部跨境投资(含直接投资、债券投资、存贷款等其他投资)的比重最高上升至 24%;2008 年以来,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剧,全球吸收债券投资年均增速显著放缓至 2%,尤其是 2022 年,受发达经济体大幅加息、全球经济下行和国际政治局势动荡等综合影响,全球债市普遍下跌,投资者信心趋弱,全球吸收的债券投资规模回落至 32 万亿美元,较 2021 年减少 6.3 万亿美元,在全部跨境投资中的占比降至 18%。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近年来中国吸收债券投资较快增长,成为新兴经济体吸收债券投资的主力
2012 年之前,中国年均吸收债券投资仅数十亿美元。2012 年至 2016 年,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QFII/RQFII)不断完善,年均吸收债券投资增加至 200 亿美元以上。2017 年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开放扩大,境外投资者直接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更加便利,“债券通” 正式实施,我国国债等逐步被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年均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跃升至 1000亿美元。2017 年至 2022 年三季度,我国吸收债券投资增量累计近 4300 亿美元,仅低于美国、日本等,在全球位居第六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总和相当。2018 年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存量首次跃升至新兴经济体首位,2021 年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规模占主要新兴经济体吸收总规模的比重上升至 1/3。
数据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2022 年三季度末主要新兴经济体吸收全球跨境债券投资规模情况
从中长期看中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的稳定性依然较高,阶段性调整不影响国际收支总体平衡的大局
跨境债券投资容易受到市场条件变化的影响,波动性是各国吸收债券投资资金的共同特征。根据近年来的数据对比测算,我国吸收跨境债券投资的波动程度在全球处于较低水平,主要是我国坚持循序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原则推进金融市场开放,相关投资资金的粘性和稳定性较强。比如,我国债券市场首先对境外央行等长期投资者开放,然后随着债券纳入国际主流指数,吸引相关配置型资金进入,因此投资行为稳健的境外央行类机构和银行占比达七八成。2022 年面临严峻外部环境,境外央行类机构和银行投资资金波动幅度较低,发挥稳定跨境债券投资基本盘作用。同时,跨境债券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稳健性的影响较低,主要是经常账户、直接投资等基础性国际收支持续保持合理规模顺差,能够有效吸收部分跨境资金双向波动的影响,支撑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外资购买境内债券中各类境外机构占比情况
人民币资产在全球保持相对优势,未来境外投资者仍会稳步投资我国债券市场。首先,我国经济运行长期向好,近十年平均经济增速保持在 6%以上的中高速水平,尤其是 2023 年在全球经济下行背景下,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将增强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其次,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坚持以我为主,利率、汇率、资产价格走势相对独立,使得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呈现较好的分散化效果,具有多元化配置功能。第三,近年来人民币债券风险收益特征不同于其他新兴市场债券,而与发达国家债券更为接近,已逐步成为准安全资产,避险属性凸显。此外,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外资占比较低,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