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局重磅發佈:2022年中國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格局
經常帳戶順差穩步增長,並保持在合理均衡水準
2022年,經常帳戶順差4019億美元,較2021年增長14%,與歷史峰值基本持平,與同期GDP之比為2.2%,繼續處於合理均衡區間。我國經常帳戶運行穩健主要得益於兩方面因素。一是貨物貿易方面,國內產業鏈供應鏈仍具備較強優勢和韌性,製造業持續轉型升級,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蓬勃發展,新的貿易增長點不斷湧現,同時我國貿易夥伴日趨多元化,貨物貿易增長有力。二是服務貿易方面,電腦資訊服務、知識產權、商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貿易收入增長較快,留學等旅行支出有所增加,但仍明顯低於疫情前水準。
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逆差與經常帳戶順差形成自主平衡格局
近年來,隨著央行退出常態化外匯干預,我國國際收支逐步形成自主平衡格局,主要表現為經常帳戶保持穩定順差,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小幅逆差,儲備資產變動更趨平穩。2022年,非儲備性質的金融帳戶逆差2110億美元,從主要專案看,一是直接投資順差305億美元,其中來華直接投資1802億美元,較2021年有所下降但與疫情前2019年水準相當;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延續平穩發展態勢。二是我國金融市場開放堅持漸進可控原則,近年來境外投資者不斷增持人民幣資產,而且大部分資金的穩定性較高,因此2022年相關資金受國際環境變化影響的波動幅度相對不高,年底以來隨著外部流動性改善已回歸基本穩定;同時,境內主體海外投資熱情較高,對外證券投資增長38%。三是存貸款等其他投資對外負債減少,主要反映了國際金融環境的變化和影響;跨境存貸款等對外資產有所回流,對沖部分管道的資金流出,起到了自主調節作用。
跨境貿易投資順差主要轉換為境內市場主體對外投資
國際收支平衡表顯示,2022年我國對外資金來源合計3809億美元,主要是經常帳戶保持較高規模順差以及來華直接投資的資金淨流入,我國資金來源仍以實體經濟相關的跨境貿易投資順差為主,而不是依賴外部融資,具有較高的穩定性。上述資金來源大部分轉換為境內市場主體的對外投資,其中,對外直接投資1497億美元,對外證券投資1732億美元,合計相當於對外資金來源的八成多,是“藏匯於民”的重要表現;此外,儲備資產增加1000億美元。總的來看,在市場調節機制下,我國企業、銀行等市場主體配置資源的效率提高,對外資金來源與運用基本匹配,跨境貿易高順差以及直接投資等外資流入不再對應官方儲備高增長,而是主要體現為境內主體對外各類投資。這使得我國對外資產持有主體和投資類型更加多元化,有助於優化對外資產負債的結構和匹配度,提高風險和收益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市場主體抗風險能力。
我國對外資金來源與運用示意圖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