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優化境外機構投資環境推進銀行間市場高質量對外開放
近期,雖面臨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加息的全球趨勢,境外機構仍持續淨買入中國債券。從數據上看,6月境外機構二級市場淨買入量超1200億元,預計將連續第二個月增持。中國債券市場是境外機構全球配置的重要選擇,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多措並舉推動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
上半年銀行間市場境外機構交易量達7萬億元
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是我國構建市場化、開放型金融市場體系的必然要求。債券市場堅持漸進可控、平衡效率與安全的開放原則,注重頂層設計與統籌安排,取得長足進步。
截至目前,已有1100多家境外機構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覆蓋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境外機構的交易活躍度不斷提升,2022年總交易量達13.1萬億元,開展交易的帳戶數增長6%;2023年上半年交易量已達7萬億元;2020年以來,境外機構交易量年均複合增長20%。
同時,境外機構投資標的也有序擴大,除傳統的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及同業存單外,境外機構也逐漸投資於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等信用債、資產支持證券等標的。
儘管近期,受歐美加息等國內外宏微觀形勢影響,中國債券的絕對票面利率相對吸引力有所減弱,但投資中國債券市場對於境外機構的全球資產組合配置而言仍具有重要意義。
一方面,中國經濟運行週期及貨幣政策與歐美錯位,中國債券市場收益率和歐美債券市場的相關性較低。主要發達國家債券收益率快速上升的同時,國內通脹水準同樣高企,實際收益率水準較低。此外,中國與德、日、英等G7國家市場以及墨西哥等新興市場的收益率相關性也相對低。這些特點使得中國債券對於全球資產組合甚至單純新興市場組合都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較好的風險分散作用。
另一方面,隨著交易機制的不斷豐富和報價機構服務能力的不斷增強,國債、政金債及同業存單等最受境外投資者歡迎的債券類型均具有較好流動性,可以平穩容納境外機構買入、賣出需求,能夠支撐境外投資者可以便利執行投資交易策略。
此外,近年來,管理部門及各基礎設施先後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和優化舉措,推動發行交易、登記結算、評級等各項市場規則制度與國際更加接軌。境外機構投資管道方面,已建立了“代理交易、代理結算”模式、“債券通”模式、“直接交易、代理結算”模式等多種交易結算管道,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的便利度進一步上升,交易成本進一步下降,中國債券市場影響力、吸引力顯著提升。
多措並舉推動中國債券市場對外開放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等境內基礎設施與境外基礎設施緊密合作,在中國人民銀行的統一部署下,面向境外投資者推出系列優化機制與服務舉措,向世界表明中國債券市場開放的決心。
一是,有序增加債券通報價商,打造服務全球的報價商群體。銀行間債券市場擬新增多家在華外資金融機構成為債券通報價機構,使全球更多地區投資者能方便的找到熟悉其交易需求的報價商。
二是,推出一籃子債券交易機制便利境外機構擴大投資範圍。在該機制下,境內做市商掛鉤指數或交易策略報出債券組合報價,支持境外投資者便利地配置和交易一籃子境內人民幣債券,從而解決部分個券流動性不足交易困難的問題。該機制使境外機構投資人民幣債券進入多券時代。目前已有多家境外機構參與了籃子交易。
三是,推出互換通為境外機構提供高效利率風險管理工具。2023年5月互換通業務上線。截至目前,已有33家境外投資者入市,日均成交額約37億元人民幣,總計成交額超1200億元人民幣。互換通的推出為境外機構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利率風險對沖工具,支持境外機構更便利地開展人民幣資產管理。
此外,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持續完善對外開放配套服務,不斷提高境外機構獲取境內債券交易資訊的便利度,並會同後臺託管結算機構與債券通公司聯合提供一站式結算失敗報備服務,暢通各項對外開放創新舉措高效落地。
下一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將繼續根據人民銀行部署,圍繞債券市場雙向開放大局,不斷推動產品、服務創新,切實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準,優化境外機構投資環境,推動銀行間債券市場持續高質量對外開放。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