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向更高發展水準! “十四五”規劃新鮮出爐
在今天舉行的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介紹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相關情況,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孫輝、上海證監局局長兼上海稽查局局長程合紅、上海銀保監局副局長劉琦、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王華傑共同出席新聞發佈會,並回答記者提問。
一
《規劃》編制的總體考慮
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高瞻遠矚、審時度勢,從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高度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央賦予上海的重要使命和光榮任務。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確領導下,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等支持指導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到2020年上海已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在基本建成基礎上邁向更高發展水準的開局起步期。立足新發展階段,上海深入推進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有利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更好支持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增強我國金融業國際影響力,為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貢獻中國智慧,有利於提升我國金融風險防範水準,維護國家金融安全,對於上海打造“國內大循環的中心節點和國內國際雙迴圈的戰略鏈接”至關重要。在《規劃》制訂過程中,重點有以下三方面考慮:
一是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四個放在”的重要要求,落實“三大任務”,強化“四大功能”,特別是全球資源配置功能。二是堅持國家戰略定位,以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推動國內大循環的堅定基石,以擴大開放作為推動國內國際雙迴圈的重要動力。三是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準,把握國際經濟金融最新趨勢和中國金融改革開放的總體要求,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核心競爭力和影響力。
在此基礎上,《規劃》提出了1個總體目標和6個具體目標。總體目標為:到2025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顯著提升,服務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作用進一步凸顯,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中心地位更加鞏固,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明顯增強,為到2035年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奠定堅實基礎。
6個具體目標可概括為打造“兩中心、兩樞紐、兩高地”。“兩中心”即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生態系統更加成熟,更好滿足國內外投資者資產配置和風險管理需求;金融科技中心全球競爭力明顯增強,助推城市數位化轉型。“兩樞紐”即國際綠色金融樞紐地位基本確立,促進經濟社會綠色發展;人民幣跨境使用樞紐地位更加鞏固,“上海價格”國際影響力顯著擴大。“兩高地”即國際金融人才高地加快構築,金融人才創新活力不斷增強;金融營商環境高地更加凸顯,國際金融中心軟實力顯著提升。
《規劃》提出了由7個預期性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包括金融市場規模、直接融資功能、金融開放程度、金融科技發展共4個維度,更加注重發揮上海金融市場在促進直接融資中的作用,注重反映國際化程度,注重金融科技創新等最新發展趨勢,突出規劃引領作用。
《規劃》從增強對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服務能力、深化金融改革創新、擴大金融高水準開放、提升金融科技全球競爭力、發展綠色金融、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構建與金融開放創新相適應的風險管理體系、優化金融營商環境等8個方面闡述了“十四五”時期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主要任務措施。
二
抓好《規劃》重點任務貫徹落實
“十四五”是重塑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關鍵時期,金融的作用正變得越來越突出、越來越重要。“十四五”時期上海市將緊緊圍繞《規劃》發展目標和重點舉措,不斷提升上海國際金融中心能級,支持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體來看,將從“國際化、市場化、數位化、綠色化、法治化”方向加快推進。
一是著力提升金融“國際化”水準,強化全球資源配置功能。全面落實中央支持浦東新區高水準改革開放部署,進一步提升金融開放樞紐門戶地位。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配置中心能級,便利全球投資者在上海開展跨境投融資活動。擴大金融市場開放,推動設立國際金融資產交易平臺。推進人民幣可自由使用和資本專案可兌換先行先試。擴大“熊貓債”發行規模,支持境內發行人面向國際市場發行“玉蘭債”。推進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金融開放先行先試,支持金融市場、金融機構等圍繞離岸經貿業務提供金融服務。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建設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發展國際再保險市場,建設國際再保險中心。集聚中外資金融機構,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示範效應。集聚培養行業領軍人才和青年人才,打造國際金融人才高地。
二是不斷健全金融“市場化”機制,為實體經濟提供高效率資金供給。支持多元化金融市場創新,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深入推進科創板建設及註冊制試點改革,支持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產業借助資本市場加快發展。深入推進“浦江之光”行動,不斷培育優質上市資源。集聚優質天使投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培育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科創投資機構品牌。為重點產業提供高質量金融支持,推進製造業“補鏈固鏈強鏈”,提升產業鏈韌性。推進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試點,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REITs發展新高地。發展普惠金融,深化大數據普惠金融應用,支持供應鏈金融創新。支持金融市場產品工具創新,穩步推進30年期國債期貨等產品研發上市,發揮金融衍生產品風險管理功能。支持“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上海膠”等“上海價格”在國際金融市場廣泛使用,提升重要大宗商品價格影響力。完善多樣化金融機構體系,集聚高能級金融機構總部。加強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提升金融服務能級。
三是加快推動金融“數位化”轉型,增強金融科技全球競爭力。依託上海城市數位化轉型總體佈局,促進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聯動發展。加強金融科技研發和數字技術應用,推動在浦東設立國家級金融科技研究機構。促進金融科技產業集聚,吸引和培育國際領先的金融科技企業,支持銀行和金融機構在滬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探索金融科技監管模式創新,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穩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豐富數字人民幣應用場景。堅持守正創新,加強金融資訊安全保護,建立完善金融科技風險防範機制和推進監管科技發展。推動數據資源開放共用,依法有序豐富金融科技數據資源。舉辦全球金融科技峰會,提升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影響力。
四是率先探索金融“綠色化”路徑,推動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以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為引領,依託上海金融資源集聚、科技和產業基礎雄厚、對外開放程度高等優勢,率先探索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碳金融市場,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碳定價中心。創新綠色金融產品,發展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等,支持碳金融業務創新。集聚綠色金融專業服務機構,發揮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引導作用。探索氣候投融資試點,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氣候投融資業務。深化綠色金融國際交流合作,支持新開發銀行等機構發揮積極作用。優化綠色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配合國家金融管理部門構建綠色金融標準體系。
五是切實加強金融“法治化”建設,營造與國際接軌的營商環境。進一步發揮上海金融法院等職能和示範作用,增強案件審判的國際公信力和影響力。探索實踐證券代表人訴訟、全國性證券期貨糾紛調解等制度創新,建設法治誠信資本市場的示範區。推進多元化金融糾紛化解機制建設,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加強監管科技運用,提高金融風險監測預警能力。依法穩妥處置金融風險,堅決守住不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健全社會信用體系,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征信和信用評級機構。充分利用“一網通辦”平臺,提升政府服務效率。培育和引進專業服務機構,提高行業服務水準。
總的來講,《規劃》對未來五年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和任務措施。下一步,上海市將在國家金融管理部門的支持指導下,加強部門聯動、市區協同,全力以赴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十四五”時期各項目標任務高質量完成,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邁上新臺階。
點擊“閱讀原文”
可查看規劃全文。
編輯:顧依依、高雪婷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