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速覽!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一行一總局一會”重磅發言匯總
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於近日在北京金融街開幕,論壇年會的主題為“更好的中國,更好的世界——加強金融開放合作,促進經濟共用共贏”。
2023年的金融街論壇共邀請到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餘位重量級嘉賓出席。圍繞當前經濟金融熱點話題進行交流,共同探討如何推動各國各方共用深化國際合作機遇,共同克服全球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
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易會滿發表了重要講話。
潘功勝: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
1、我國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增速5.2%,全年5%的預期目標有望順利實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預測認為2023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4%,這個增速在全球大型經濟體中保持領先。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持續釋放,近期經濟增長動能增強,生產消費穩步回升,就業物價總體改善,國際收支基本平衡,主要經濟指標向好。經濟轉型持續推進,高技術產業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3%,有條件繼續保持經濟平穩增長和物價平穩運行。
觀察中國的經濟增長需要注意兩個視角。一是基數規模。我國GDP總量已超120萬億元人民幣,在大基數的背景下,5%的增長已經是一個不低的速度。二是需要平衡好經濟增速和增長的品質及可持續性。我國經濟需要合理的增速,但更重要的是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的發展,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比追求高增長速度更加重要。
2、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支持實體經濟穩定增長。
今年以來,貨幣政策加大逆週期調節,統籌運用總量與結構、數量與價格工具,有力有效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3月、9月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釋放中長期資金超過1萬億元;6月、8月兩次降低政策利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等市場利率持續下行。8月,推出房地產金融“政策包”,調降首付比、房貸利率下限,完善二套房認定標準;指導商業銀行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居民家庭每年節省支出約1700億元,惠及約5000萬戶家庭、1.5億人。兩次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延長實施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等6項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目前,貨幣信貸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企業貸款利率處於較低水準,為經濟恢復發展提供了有力有效的支持。
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將更加注重跨週期和逆週期調節,平衡好短期與長期、穩增長與防風險、內部均衡與外部均衡的關係,為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就業、維護國際收支平衡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一是保持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金融機構增強信貸增長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要求,積極盤活被低效佔用的金融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目前,我國銀行體系貸款餘額超過200萬億元,社會融資規模餘額超過300萬億元,過去幾年,每年貸款新增20萬億元左右,社會融資規模新增30多萬億元。盤活存量貸款、提升存量貸款使用效率、優化新增貸款投向,這三個方面對支撐經濟增長同等重要。
二是持續加大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用好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和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延續實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企業技術進步專項再貸款、普惠養老專項再貸款等,支持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製造、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健康發展,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是合理把握利率水準,推動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去年以來,美聯儲快速加息,但我國貨幣政策堅持以我為主,政策利率穩步下行。我們將繼續以我為主實施好利率調控,按照經濟規律和逆週期宏觀調控需要,引導和把握宏觀利率水準,保持利率水準與實現潛在經濟增速的要求相匹配。
四是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今年以來,美元利率水準高企,全球避險情緒上升,推動美元指數升至2003年以來較高水準,帶動非美元貨幣對美元集體貶值。得益於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基本穩定,對非美元貨幣有所升值。下半年以來,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上漲2%,人民幣對美元小幅貶值0.3%,對歐元、英鎊、日元分別升值1.5%、2.1%、3.7%。國際市場普遍認為美聯儲此輪加息接近尾聲,美元持續升值的動能減弱。
我們堅持市場在匯率形成中起決定性作用,有效發揮匯率的宏觀經濟和國際收支自動穩定器功能。同時,堅決對市場順週期行為進行糾偏,堅決對擾亂市場秩序行為進行處置,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防止形成單邊一致性預期並自我強化。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外匯市場的市場參與主體更加成熟,交易行為更加理性,市場運行更有韌性。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作為外匯市場的監管者,在面對市場變化時更加從容,經驗更加豐富。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的基本穩定。
3、防範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切實維護金融穩定。
目前,我國金融體系整體穩健,金融風險可控,金融機構整體健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目前,各方面比較關心中小金融機構、房地產金融和地方政府債務的風險。
關於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我國高風險金融機構無論是數量還是資產規模在金融系統的占比都非常小。經過近幾年的改革化險,高風險中小銀行數量已經較峰值下降一半。少數高風險機構相對集中的省份正在制定實施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方案,進一步壓降高風險機構數量和風險水準。中國人民銀行將會同有關部門,完善金融風險監測、評估與防控體系,健全具有硬約束的金融風險早期糾正機制,提升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早期糾正工作的標準化和權威性。
關於房地產金融風險。我國房地產市場經過20多年的長週期繁榮,正在進行重大轉型並尋找新的均衡點。住房需求的中樞水準、住房市場交易結構以及業務模式都正在進行深刻變化,呈現出一些新的特徵。房地產市場轉型帶來了一定挑戰,同時也蘊含了新的發展機遇。我國城鎮化仍處於發展階段,新市民規模較大,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有很大潛力,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發展具有堅實基礎。
行業發展長週期繁榮背景下,部分房地產企業長期“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經營,資產負債快速擴張,疊加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重大變化、疫情衝擊等,以恒大為代表的企業風險顯性化並向行業擴散。近三年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採取了多項措施,金融部門配合從供需兩端綜合施策,改善行業融資性和經營性現金流,優化調整房地產金融政策,包括出臺“金融16條”,設立保交樓專項借款,調整首付比、按揭貸款利率等宏觀審慎金融政策。隨著經濟回升向好,加上房地產政策效果顯現以及市場的自身修復,8月份以來,房地產市場成交總體改善。
目前,房地產相關貸款占銀行貸款餘額的23%,其中約80%為個人住房貸款,一直以來,在中國,我們實行非常審慎的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房地產市場調整對金融體系的外溢影響總體可控。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做好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弱化房地產市場風險水準,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外溢。引導金融機構保持房地產信貸、債券等重點融資管道穩定,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設提供中長期低成本資金支持,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政策體系,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關於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總的看,我國政府的債務水準在國際上處於中游偏下水準,中央政府債務負擔較輕。地方政府債務有兩個特點。一是主要用於基礎設施投資,一般有實物資產支持,對當地經濟發展產生了較好的正外部性。二是大部分地方政府債務主要集中於經濟規模較大、經濟增長較快的省份,他們有能力自行化解債務。
今年以來,金融部門已會同有關部門採取多項措施,積極支持地方政府穩妥化解債務風險。
一是嚴肅財經紀律,推動地方政府和融資平臺通過盤活或出售資產等方式,籌措資源償還債務。
二是對於債務負擔相對較重的地區,嚴格控制新增政府投資專案。
三是金融管理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引導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與融資平臺平等協商,通過展期、借新還舊、置換等方式,分類施策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嚴控增量債務,並建立常態化的融資平臺金融債務監測機制。必要時,中國人民銀行還將對債務負擔相對較重地區提供應急流動性貸款支持。
四是支持地方政府通過並購重組、注入資產等方式,逐步剝離融資平臺政府融資功能,轉型成為不依賴政府信用、財務自主可持續的市場化企業。
4、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完善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深化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健全市場化利率形成、調控和傳導機制。
推動金融機構體系在規模、結構、區域佈局上更加合理。強化債券市場制度建設,加強金融基礎設施統籌,提高債券市場市場化定價能力和市場韌性。完善廣泛覆蓋、高效安全的現代支付體系。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征信體系,推進中國征信市場發展。
推動金融業高水準雙向開放。穩慎扎實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穩步擴大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做好中美、中歐金融工作組工作,務實推進國際金融合作,積極參與國際經濟金融治理。
李雲澤:中國金融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將進一步放寬外資機構市場准入要求
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中國經濟基本面好、潛力足、迴旋餘地大,為金融業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建設金融強國的宏偉目標,部署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中國金融業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1、銀行業發展勢頭穩健。
中國經濟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過程中始終保持合理增速,與此同時,新動能加快集聚,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快速增長,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新三樣”蓬勃發展。中國銀行業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也實現了自身穩健增長。過去三年,銀行業信貸規模年均增速11.2%,高於發達國家平均水準約5個百分點。英國《銀行家》雜誌2023年全球銀行1000強綜合實力排名中,中資銀行有140家上榜,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均處於全球較好水準。未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中國銀行業穩健發展的勢頭也不會改變。
2、保險業發展潛力巨大。
過去三年,中國保費收入年均增速高於全球平均4個百分點,但人均保費只有全球平均的七成,還有很大提升空間。疫情過後,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加速推進,大病保險覆蓋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保障人數超過2億人,健康險、家庭財產險、巨災保險等潛力巨大。今年以來,我們根據形勢變化,優化償付能力監管標準,有序引導人身險行業降低負債成本,持續深化車險綜合改革,將進一步釋放行業發展“紅利”。
3、資管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資產和財富管理市場,中等收入群體已超過4億人,銀行理財產品的個人投資者超過1億人,較2019年末增長3倍。過去三年,行業管理資產年均增長6.2%,遠高於全球約2.5%的平均增速。未來隨著廣大居民收入持續提升,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多元化投資理念深入人心,加之資管產品淨值化轉型穩步推進,中國資產和財富管理行業將進入發展“黃金期”。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要著力推進金融高水準開放,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未來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不會停歇,同世界分享發展機遇的決心不會改變!近年來,我們對接國際標準,健全一系列監管規則,最近又全面修訂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辦法和資本管理辦法。我們將加快完善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進一步放寬外資機構市場准入要求,持續增強金融制度和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努力營造審慎經營和公平競爭的制度環境。
北京地位重要、使命特殊,在總部資源、高端人才、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獨具優勢,金融業已成為首都第一大支柱產業,科技、綠色、數字金融等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對北京市取得的成就表示由衷祝賀!昨天,我們剛剛批准在京設立寶馬(中國)、安顧方勝兩家外資保險經紀公司。下一步,將一如既往全力支持北京金融改革發展先行先試,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體系。金融街論壇是中國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重要窗口和平臺,希望論壇越辦越好、常辦常新,成為國際金融交流合作的金色名片。
易會滿: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是主線,註冊制改革絕不是放鬆監管
剛剛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總攬全局、舉旗定向,科學回答了金融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發出了加建設金融強國的動員令,吹響了新時代新征程金融高質量發展的號角。
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是這次會議的其中一條主線。防範風險是加強監管的主要目標,加強監管是防範風險的有效途徑,二者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縱觀全球400多年資本市場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斷適應風險防範需要,加強和改進監管的歷史。從發展規律和近幾年的監管實踐看,資本市場風險主要有以下成因。一是杠杆過度甚至失控。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2015年我國股市異常波動,杠杆失控都是重要誘因。近年來,一些大型企業集團借助境內外、表內外、場內外工具盲目融資擴張並最終爆雷,教訓慘痛。我們體會,管住過度杠杆,市場才會行穩致遠。二是創新與監管失衡。創新是金融發展的重要動力,但違背經濟金融本質規律的“偽創新”,造成金融泛化,必然釀成風險。過去一段時期,“偽私募”、金交所、“偽金交所”各種形式“類金融”亂象頻發,監管滯後,成為重要的風險源。三是欺詐造假。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是資本市場的毒瘤,甚至有個別企業、仲介機構與相關方串通,全流程全要素造假,形成造假“生態鏈”,影響投資者信心。四是背信妄為。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資產管理行業的生命線。如果不具備相應的專業和風控能力,背離責任,出問題也就在所難免。特別是一些非持牌機構,也包括各類非法機構,搞自融自投、侵佔挪用,拿別人的錢辦自己的事,嚴重違背信義義務。五是主體責任缺位。資本市場健康發展需要上市公司、仲介機構、投資機構、監管部門等各方歸位盡責,風險爆發往往是多個環節失守。這其中,有過度貪婪,有監管真空,有問責不夠。同時還要看到,在全球市場高度關聯的今天,各種輸入性風險交織疊加,有些具有非傳統、非經濟、非理性特徵,這也進一步加大了風險防控難度。
加強資本市場監管,維護市場“三公”秩序和投資者合法權益,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是證監會的第一職責、法定職責。這幾年,我們堅持“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風險,發揮各方合力”的監管理念,堅守監管主責主業,注重把握以下原則:一是堅持“看得清才能管得住”,促使創新在審慎監管的前提下進行。二是嚴防過度杠杆,把杠杆資金規模和水準逐步壓降至合理區間。三是“零容忍”打擊各種亂象,扭轉了長期以來證券違法成本過低的情況。四是堅持刀刃向內、自我革命,持續加強證監會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深刻認識資本市場監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不斷提升監管適應性、針對性,守牢風險底線,維護資本市場平穩運行,提振投資者信心,走好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發展之路。
一是突出重典治本。加強與公安司法機關的協作,持續健全資本市場防假打假制度機制,推動完善行政、民事、刑事立體追責體系,加大對財務造假、欺詐發行、操縱市場等違法行為的重拳打擊,對履職盡責不到位的仲介機構嚴厲懲戒,絕不姑息。強化全流程監管執法,嚴禁“無照駕駛”,嚴查“有照違章”。
二是突出改革開路。註冊制改革絕不是放鬆監管,而是要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更好結合。事實證明,改革落地後監管更加嚴格了,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透明度的提升。這種提升來自於審核註冊全過程公開,接受全社會的監督,來自於覆蓋事前事中事後全鏈條的監管,促使企業充分披露資訊、壓實仲介機構“看門人”責任,來自於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全面加強特別是法治水準進一步提升。我們將堅持註冊制基本架構不動搖,並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推動股票發行註冊制走深走實,動態評估優化定價、減持、再融資等制度安排。同時,大力度推進投資端改革,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各項配套政策落地,加快培育境內“聰明資金”,推動行業機構強筋壯骨,切實提升專業投資能力和市場引領力,走好自己的路。
三是突出能力提升。大力推進監管轉型,強化監管責任落實和問責力度,切實提高履職水準。對量化高頻交易加強跟蹤研判,完善監管舉措。加強監管科技建設,強化跨部門資訊共用,加強市場資金杠杆水準和企業債務風險的綜合監測,努力做到對各種違法行為和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暴露、早處置。
四是突出合力發揮。加強部際聯動、央地協作,依法將各類證券活動全部納入監管,嚴把私募基金等領域准入關,嚴厲打擊“偽私募”,清理整頓金交所、“偽金交所”,消除監管空白和盲區。我們將和市場相關方,加強溝通交流,共同堅守專業、理性、協同、法治,維護良好市場生態。
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是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的基礎。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態勢更加鞏固,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對此我們充滿信心。我們將堅持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樞紐功能,更加有力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大局。同時,把支持首都高質量發展作為重要著力點,堅持同題共答,推動資本市場與北京發展協同共進。
Udf space
www.udfspace.com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