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追踪
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 梁煊
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结算-投资-储备-计价”的功能路径,我们跟踪了人民币结算职能、投资职能、储备职能、计价职能等四项重要职能在2024年上半年的发展动态。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货币结算职能稳步提升,投资职能推进亮点突出,储备职能略有放缓,计价职能正寻求突破。
结算货币职能是指在跨境贸易结算中使用人民币支付结算,是人民币跨境业务发展的重要形式,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基石。
从国内看,根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自CIPS建立以来,人民币跨境支付金额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规模已超过40万亿元,同比增长60.83%,为历史最高水平。从币种看,人民币在银行对外收付款中的占比稳定在50%以上;与之相对应,美元占比已降至42%,创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新低。
图1:人民币跨境支付情况
图2: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比例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从全球范围看,在SWIFT基于支付金额统计的全球货币排名中,人民币已升至全球第四大活跃货币。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维持逐月上升的势头,2024年6月支付份额为4.61%,较去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仅次于今年3月创下的4.69%历史新高。若将欧元区列为单一经济体,除欧元区内部的支付外,2024年6月人民币在跨境支付中的份额为3.23%,较去年同期上升1.57个百分点,超越加元排在第五位,较去年上升一名。
图3:人民币全球支付占比和排名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图4:全球支付货币排名
图5:全球支付货币排名-除欧元区
数据来源:SWITF,建行金融市场部。
其中,在中国大陆以外,人民币主要以离岸人民币(CNH)形式流通,2024年上半年中国香港地区仍为CNH流通的主要地区,且占全部CNH国际支付份额明显大幅提升,占比已基本稳定在80%以上,并触及83%的历史最高。除香港以外的其他地区占比均有所下滑,但日本排名较2023年底有明显提升,由第10位上升至第7位。此外,由于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金融制裁,俄罗斯与SWIFT系统断开,自2023年10月起,CNH流通的地区统计不再包含俄罗斯,而此前,俄罗斯已超越法国成为排名第五的国家(地区)。
图6:人民币国际支付香港地区比重
图7:使用CNH最多的15个经济体
注:除了卢森堡、比利时和荷兰,其他国家(地区)均为离岸人民币清算中心。数据截至2024年6月。
数据来源:SWIFT,建行金融市场部。
根据SWIFT统计显示,2024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金额中排名已超越欧元,成为第二名,占比5.99%,较2023年12月提升0.92个百分点。
图8:2024年6月人民币在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份额
数据来源:SWITF,建行金融市场部。
总体而言,2024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保持在国际前列,占比份额显著提升,在跨境贸易结算业务中的份额和权重同步上升,并在多项占比排名中提升了名次,与美元的距离进一步缩窄。在离岸市场中,香港地区在人民币国际支付领域依然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
投资货币职能是指资本项目开放,为境内外投资者提供畅通的投资渠道和丰富的投资产品,对于增强人民币投资货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这方面人民币的现实基础相对薄弱,也是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的重点方向。资本项目的开放主要包含四大领域:直接投资和不动产、证券投资、对外债权与债务以及个人交易。
直接投资领域开放程度较高,外商来华投资和中国企业境外投资两个维度的直接投资均已实现基本可兑换。2013—2022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连续十年稳步增长,但从2023年开始,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开始出现趋势性下降,尤其是2024年上半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989.1亿元人民币(约合686.7亿美元),同比下降29.1%(美元计价同比下降29.9%)。从原因上看,一方面,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高基数下数据波动是正常现象;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比如美国以“本土回流+近岸回流+友岸回流”格局努力推动制造业回流,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商直接投资(FDI)规模均有一定程度萎缩:根据联合国贸发会(UNCTAD)发布的《2023年全球投资趋势观察》,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约为1.37万亿美元,如果剔除几个欧洲“导管经济体”因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实际下降18%,在该口径下,我国FDI流入下降6%,与美国3%的降幅几乎持平,同时明显优于印度-47%与东盟-16%的表现。另外,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尽管FDI增长趋势放缓,但行业分布重点已开始由传统制造业和房地产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布局优化调整的过程也是外资积极适应中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加速,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仍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显示出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对外投资的活跃态势。
图9:新增直接投资领域每月变动情况
注:2023年8月起,商务部不再按月公布美元计价的外商直接投资,缺失部分为以人民币计价的数据按照历史汇率折算为美元得到。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图10:证券市场资金流入
图11:港股通资金交易量和净流入
数据来源:Wind,建行金融市场部。
债券市场方面,境外机构投资者已成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重要参与者,今年以来表现尤其亮眼。截至2024年6月末,境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4.31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3%,较2023年末大幅提升6395亿元。截至6月末,共有1133家境外机构主体入市,其中,567家通过直接投资渠道入市,823家通过“债券通”渠道入市,257家同时通过两个渠道入市。
储备货币职能是指作为非本国官方外汇储备货币,主要考察国际储备货币(SDR)篮子货币和全球官方外汇储备货币构成(COFER)中的份额。外汇储备是全球外汇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储备货币是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
人民币在SDR篮子货币权重提升。2022年5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完成了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SDR)定值审查。这是2016年人民币成为SDR篮子货币以来的首次审查。执董会一致决定,维持现有SDR篮子货币构成不变,即仍由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构成,并将人民币权重由10.92%上调至12.28%(升幅1.36个百分点),将美元权重由41.73%上调至43.38%,同时将欧元、日元和英镑权重分别由30.93%、8.33%和8.09%下调至29.31%、7.59%和7.44%,人民币权重仍保持第三位。
表1:SDR货币篮子构成
数据来源:IMF。
SDR篮子内的货币组成反映了这些货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重要性,其组成和利率的高低直接决定了IMF信贷利率水平,对借贷国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成为SDR篮子里的第五种货币,这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对中国在货币政策和金融体系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人民币纳入SDR篮子也使得该篮子更加多元化,更具代表性,从而有助于提高SDR的稳定性和作为国际储备资产的吸引力。此次人民币权重的上调,反映出IMF对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取得的进展的认可,也将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人民币储备货币份额延续回落。根据IMF公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3月末,全球外汇储备构成(COFER)中,人民币占比2.15%,同比降0.43个百分点,排名被加元和澳元超越,由第五名降至第七名。从趋势上看,人民币的占比继2022年第一季度达到历史高位后连续八个季度下降,相较而言,美元仍为最大储备货币,占比在59%附近保持相对稳定,日元和澳元的占比小幅提升。
图12:全球外汇储备货币份额变化
图13:2024年3月末外汇储备份额
注:2016年12月起IMF开始公布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因此左图以2016年12月份额为基准计算,数据频率为季度。
计价货币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职能,主要体现在全球贸易商品,特别是大宗商品定价,意味着“国际话语权”。人民币国际化在国际结算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重大突破,但在国际计价货币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提高国际计价货币职能有助于增强支付手段、流动手段和贮藏手段等功能,降低人民币的使用成本,提高货币竞争力和国际货币地位。
美元是全球大宗商品最主要的计价货币。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商品序列,截至2024年5月末,全球45种主要出口商品中,有32种以美元计价,11种以欧元计价,剩余2种以指数计价。
本文中的结论或意见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者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公众号运营主体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