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债务到增长: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转型与实践
随着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成为经济治理中的重要一环。从中央到地方,如何在扩大内需与风险防范之间取得平衡?本文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解析地方债务管理的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近年来,地方债务问题备受关注,“6+4+2”化债方案的推出,标志着债务管理思路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的核心在于从单纯关注债务本身,转向更加注重债务风险。这种区别至关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债务本身并非风险的根源,而是外部因素。债务风险的内因在于债务的使用效果。
传统的小农经济思维往往将债务视为风险的根源,并尝试通过减少债务来控制风险。然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这一逻辑并不成立。地方债务的本质在于如何更高效地使用资金,以推动经济发展并避免风险的积累。因此,地方债务风险管理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目标,将化债措施与扩大内需、提升经济效益紧密结合。
发展是防范债务风险的根本
债务风险的化解必须与经济增长目标相辅相成。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是防风险的基础,如果化债措施过于激进,反而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动力。通过适度增加债务以保持支出强度,提高债务资金的使用效率,能够更好地促进经济复苏并减少未来的债务风险。
推动经济循环的正反馈机制
经济发展离不开正反馈的经济循环。在扩张的经济环境下,风险会自然降低;相反,负反馈循环会导致经济收缩,增加风险。地方政府应着力推动正反馈的经济循环,以增强经济活力,培育新动能。例如,优化投资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升级等,都是实现正反馈的有效路径。
将债务与未来GDP对比
将未来偿债责任与未来GDP相比较,而非与当前GDP挂钩,是更为合理的风险评估方法。随着未来GDP的增长,债务占比自然会下降,风险也将随之降低。例如,当前中国GDP为126万亿元,而未来可能达到150万亿元、200万亿元乃至更高水平,与之相比较,当前的债务规模将显得相对可控。
在地方债务管理实践中,关键在于实现债务与资产、债务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这需要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采取针对性策略:
宏观层面:优化央地财政关系
当前央地财政关系中,地方支出比例高达86%,而中央支出仅占14%。这一结构需要调整,提升中央支出比例,为地方政府减轻财政负担。同时,通过明确央地财政职责划分,提高地方债务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中观层面:加强政府或有责任的管控
地方政府的或有负债是地方债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确定性增加,或有负债的潜在风险也在上升。例如,地方国企、金融机构及城投平台的债务往往会转化为地方政府的隐性责任。因此,地方政府必须采取全口径管理方式,将所有或有负债纳入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中,避免财政被动兜底对正常运行造成冲击。
微观层面:创新地方投融资模式
传统的投融资方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PPP、REITs等新模式成为探索方向。例如,通过EOD模式(环境导向开发),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增长结合,为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转型提供新思路。此外,在管理投融资平台时,应理顺所有者关系与法律关系之间的界限,确保资产与负债的一致性。
地方债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债务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在这一过程中,各级政府需要明确自身职责,平衡化债与经济增长目标,同时通过创新投融资模式集聚市场与社会力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化债方案的推出到政策效果的显现,中国地方债务管理正在迈向更加科学和规范的道路。这一进程不仅是经济治理能力的提升,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
来源:中国宏观经济论坛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