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管年會開幕!肖鋼、陶玲、黃麗萍等重磅發聲
資管年會開幕!肖鋼、陶玲、黃麗萍等重磅發聲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資管新規”即将完成過渡期的“新資管元年”,在金融環境、 監管政策、客戶需求、金融科技等多重因素作用下,2021年的中國資管行業結構性變革繼續不斷深入。作爲資管行業一年一度的盛會,由數字化智庫型财經媒體領跑者《21世紀經濟報道》和浦發銀行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資産管理年會”将深入交流市場建設機制、投資路徑與方法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黃麗萍和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分别在會上作了主旨演講。
全國政協委員肖鋼:健全長期投資者制度,增強資本市場财富管理功能
資管年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肖鋼在會上就如何健全長期投資者制度,增強資本市場财富管理功能的主題發表了演講。
近年來,随着資本市場的改革發展,上市公司的質量提升,機構投資者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價值投資的理念得到廣泛的認可,爲财富管理市場拓寬了領域,注入了活力,也爲提高權益類投資比重,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有效的渠道。
肖鋼表示,長期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因素,培育壯大資産管理機構的力量,大力發展權益類的基金産品,持續推進各類中長期資金配置資本市場,是增強資本市場财富管理能力的一個重點任務。其意義有三:
一、爲資本市場持續注入源頭活水,促進市場穩定發展。在資本市場投資者中,短期投資者、價值型投資者和套利型投資者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國資本市場并不缺少資金,但缺少足夠多的真正做長期投資的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可以對市場價格起到穩定和平滑的作用。研究認爲中長期價值型投資者的市值占比超過一半,交易量占比達到三分之一才比較合理。
二、增強創新資本能力,引領經濟轉型升級。加快推動投資端建設的改革,加大政策傾斜和引導力度,壯大長期耐心資本是實現高質量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途徑。據有關資料,2020年在疫情嚴重的影響下,美國的風投也達到3000億美元,同比增長4%。美國斯坦福大學曾對1974年以來至今1400多家上市公司進行研究,43%的公司都起源于風險資本投資。截至2021年4月,在我國267家已經上市的科創企業中有250家獲得過PE投資,總金額達到2000多億元人民币,平均每家公司上市前獲得8億元左右的創業投資。
三、有力維護中小投資的合法權益,持續穩定發展的市場可以使所有投資者獲益,大起大落的市場勢必傷害投資者,特别是中小投資者。可見推動長期資金的入市,有利于降低市場的波動性,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保護中小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作用。長期資金投資策略的最大特點是追求合理的投資回報,而不是短期暴漲,一夜緻富。大量中外資本市場的曆史數據表明,較長的投資可以實現較高的收益。據基金會協會統計,近20年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5%,持股時間越長回報率越高。
四、有助于提高資本市場的質量和效率,長期投資者着眼于獲得上市公司成長壯大的長期穩定的收益,因此,他們在選擇投資标的時,往往注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與營運能力,注重公司先進技術和創新模式,同時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公司的治理,有利于改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由于長期投資機構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對市場各種信息進行分析挖掘,便于作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加上機構内部的合規風險控制,可以減少盲目性,從而進一步幫助提升市場信息的有效性,改善定價機制與效率。
如何構建長期投資者的制度需要營造長期資金“願意來,留得住”的市場環境?肖鋼認爲,下一步可以采取三大方面的措施來促進長期投資者制度的建設。
首先,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改革趨向,加大市場各項基礎制度建設和實施力度,全面推進資本市場的改革開放,貫徹落實“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方針。
其次,實施政策傾斜和引導。爲鼓勵發展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對于投資早期科創企業和小企業股權的進一步給予稅收的優惠,對于風投出資的科創企業和小企業,建議政府部門可提供一定額度的貸款擔保或貼息,以增加扶持的力度。要進一步擴大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的投資供給,引導家族信托、财富管理機構各類基金增加對風險投資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的配置,同時積極發展高校創業機構、創業教育中心,增加創業端的有效供給,爲幫助風險投資找到理想的投資标的創造必要的條件。
對于在二級市場真正秉承價值投資理念采取長期策略的機構投資者,應當實行一些差異化政策,使其在發行詢價、定價、配售過程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獲得更多的機會,并承擔相應的責任。同時要實施鼓勵長期投資的會計、審計、财稅等等,使長期投資者真正有用武之地。
最後,加快資管行業的轉型發展。目前資管機構普遍面臨資金來源短缺化的壓力,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對市場管理人的信任不夠是一個重要原因。資管機構最重要的是堅持“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信譽運營,受托人必須忠于受托目的和受益人的利益,具備相應的能力,忠實履職、勤勉盡責。要把“客戶信任、機構的品牌信譽”作爲資管行業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切實加強資管管理人教育,全面落實“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原則,嚴格執行投資者适當性制度,提高資産選擇能力、産品創新能力、金融科技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爲客戶創造價值。同時要轉變經營理念,改革考核機制,強化投資紀律,增強主動選擇客戶的能力,幫助客戶改變短期行爲,實現資管行業和财富管理市場的新畫面。
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高質量資管行業的五個衡量标準
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通過視頻的方式,在會上發表了題爲《在嚴監管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演講。她表示,到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明年開始,資管行業将迎來真正考驗。展望未來之路,将是資管行業的“蝶變期”, 資管行業的成長之路,是在嚴監管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在她看來,高質量資管行業有五個衡量标準,分别是做好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提供者,做好廣大居民的财富管理者,做好資本市場的穩健投資者,做好金融體系的活力競争者,做好嚴監管的受益者。
陶玲還指出,資管新規出台前,一直沒有回答好的問題是,資管行業是爲誰服務的?過去一個時期,一些資管機構往往爲融資方需求考慮,從融資方角度設計産品、募集資金,形成投資融資化,偏離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偏離了對廣大居民的服務。
以下爲演講全文:
女士們、先生們:
上午好,一年一度,再次在資管年會與大家重逢。在此,感謝21世紀經濟報道的盛情邀請。
今年年會,有着特殊的時代含義,到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明年開始,資管行業将迎來真正考驗。如果說,過去三年多時間,是資管行業的“糾錯期”:行業回歸初心,新的監管制度不斷出台,機構整改持續推進,影子銀行規模大幅收縮,存量産品風險正在有序化解。那麽,展望未來之路,将是資管行業的“蝶變期”,從機構,到監管,都将随着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和金融改革開放而成長。
資管行業的成長之路,是在嚴監管中的高質量發展之路。資管行業的高質量标準是什麽?在我理解,可以從五個方面衡量:
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一個标準是,做好實體經濟的直接融資提供者。
前些年,資管行業的亂象主要源于金融機構自身違規經營,多層嵌套,自我循環,脫實向虛。反思過去亂象的深層次原因,實體經濟的發展模式是重要因素。在舉債加杠杆、擴投資保增長的發展模式下,實體經濟對間接融資的需求很高,直接融資往往異化爲間接融資,資管行業的非标投資成爲表外信貸。除了非标投資外,一些産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也存在明股實債問題。可以說,資管行業的亂象也是經濟發展模式的反映。因此,資管行業能否回歸直接融資的定位,也取決于經濟發展模式的改變,而實體經濟轉型升級,也将進一步促進資管行業的轉型。
通過三年多的治理,資管行業去通道、去杠杆、去資金池,扭曲被糾正,向實體經濟的投資更加精準有效。2021年6月末,資管産品投向小微企業的貸款餘額占資管産品貸款餘額的15.4%,比同期表内信貸小微貸款占比高6個百分點。當前,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向消費和創新轉變,以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爲載體,總體具有輕資産特點,對間接融資的依賴減少,而迫切需要獲得與自身共同成長、共擔風險、期限較長的直接融資。
在新的形勢下,資管行業應當以實體經濟的需求爲根本,着力解決資金來源、期限結構和投資行爲短期化問題,投資重點向普惠小微、科技、綠色和産業鏈金融傾斜,成爲促進經濟金融良性循環的重要力量。
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二個标準是,做好廣大居民的财富管理者。
資管新規出台前,一直沒有回答好的問題是,資管行業是爲誰服務的?在實踐中,銀行理财,信托公司,證券公司等資管機構,往往爲融資方需求考慮,從融資方角度設計産品、募集資金,形成投資融資化,偏離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偏離了對廣大居民的服務。
資管行業回歸本源,就是要成爲廣大居民的财富管理者,自覺堅持委托人利益至上,履行誠信、盡責的受托責任。
當前,中國已成了全球第二大的财富管理市場。2020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在此之外,還有廣大的中低收入群體,他們也需要表達簡單、理解容易、操作便利、購買和退出順暢的普惠型理财産品。可以說,居民财富管理存在巨大剛需。
值得注意的是,居民财富管理,是儲蓄資金向其他投資和産品轉化的路徑,近年來,在GDP同比增速和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均有所放緩的背景下,居民儲蓄增速卻逆勢上升,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資管新規及配套細則強化了對銀行理财、信托等影子銀行的規範,使居民的投資回歸儲蓄存款。但這也表明,對于普通投資者,保值增值仍是其對于資産配置的最基本訴求。前一段時期,結構性存款銷售火爆,也印證了這一點。在居民儲蓄向投資轉化的過程中,既要實現投資者風險自擔,又要保證較爲穩定的投資收益,是必須面對的挑戰。銀行理财距離這種轉化最近,需要發揮創新創造力,按照風險-收益匹配原則,開發風險适配性的理财産品。
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三個标準是,做好資本市場的穩健投資者。
資管行業與資本市場的關系密切,相互成就。中國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資本市場爲資管行業提供廣泛的投資機會,而資管行業作爲機構投資者,也将極大程度決定着資本市場上升的可能性和穩健性。
首先,資管産品是債券市場的重要投資者。截至2020年末,50%的公司信用類債券由資管産品持有,銀行理财中的固定收益類産品規模超過九成。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債券市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随着實體經濟的區域性、結構性分化凸顯,債券市場的風險有所顯現。部分地區經濟轉型較慢,債務率偏高,個别地方國企、城投債出現了違約事件。在日趨複雜的市場環境下,資管機構應當專業而理性,不論是在買入債券還是賣出債券時,都要克服從衆心理影響,摒棄對某些類型企業、行業的剛兌信仰。特别是要避免集中兌付、甩賣資産,放大市場波動的惡性循環。
股票市場,越來越成爲所有資管機構的重要競技場所。股票市場出現波動是正常的,有一定漲跌不可怕,但也要高度重視出現的苗頭性因素。對政府部門而言,要繼續堅持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原則,按照“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的方針,穩定市場預期,維護投資者信心。
同時,應對風險沖擊,每個市場主體,包括資管機構,都有一份責任。目前,各類基金産品持有股票市值10.8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的12.5%。過去,銀行理财做的權益類投資比較少,理财子公司設立後,對股票市場投資力度正在加大。希望各類資管機構作爲具有專業投研能力的機構投資者,在市場風浪面前,始終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充滿信心,對“兩個毫不動搖”堅定不移,成爲股票市場平穩運行的“壓艙石”。
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四個标準是,做好金融體系的活力競争者。
從中外金融實踐看,行業競争性與機構活力正相關,競争越激烈的行業,機構的活力越強。當前,資管行業主要面臨三方面的内外部競争和沖擊。
首先,數字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科技對傳統金融業帶來巨大沖擊,金融機構原有商業模式下的場景、客戶、資金優勢受到大幅擠壓。另一方面,科技推動金融機構更加開放,在互聯網平台生态中,通過信息流、資金流和産品流,與客戶更好鏈接。金融機構的數字化轉型要用好科技和互聯網,兩者不是對立關系。但這個過程要置于在審慎監管下,堅守“有所爲有所不爲”的行爲邊界,在抑制壟斷和無序擴張、防範風險的前提下,找到合作互利,風險可控、全社會共赢的模式。
國際化,是另一個機遇和挑戰。縱觀過去百年,在國際上,資管機構始終爲經濟轉型升級服務,并購基金助推收購浪潮,風險投資助力互聯網科技巨頭崛起,綠色金融和ESG投資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險和年金爲資本市場帶來長期穩定資金。在中國,近年來,國際資金配置境内金融資産逐年上升,截至2021年6月末,境外主體持有境内金融資産餘額達到10萬億元,同比增長43%。一些外資資管機構在中國設立子公司,五大商業銀行也都設立了合資理财公司。希望在深化金融改革開放的大環境下,資管行業主動對标先進經驗,提升自身專業水平,不斷增強競争活力。
競争還來自行業其他機構。随着監管标準的趨同,不同類型資管機構依靠牌照套利的空間縮小,需要發揮特長,形成差異化特色。可以說,在整個金融體系中,資管行業面臨的競争最爲直接和激烈。截至2021年6月末,銀行理财餘額26萬億元,公募基金23萬億元,雙方的差距正在縮小。當前,銀行理财已渡過了最困難的時期,理财産品轉型和存量業務整改已進入收尾階段。未來,誰能把握客戶需求,持續打造資産的組合能力,誰就能在市場競争中占據主動。
高質量資管行業的第五個标準是,做好嚴監管的受益者。
嚴監管的目的是管住風險,促進規範發展,而不是扼殺創新。過去三年多時間,治理影子銀行風險的成果有目共睹,過渡期結束後,監管進入常态化,與行業需求相比,供給側的監管還要在以下方面持續改進和完善:
一是監管要更加專業。監管者要堅守監管的主責主業,恪盡職守,體現專業主義精神,保持監管執法的一緻性。對行業創新,采取審慎包容的态度,尊重機構的自主創新能力,尊重法治,尊重契約,尊重市場,創造一個公平有序的監管環境。
二是監管要更加突出風險爲本。首先,投資者适當性管理是至關重要的,産品風險與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是打破剛兌、減少社會不穩定因素的基礎。對此,要切實加強信息披露監管。監管的另一個重點是,控制機構的流動性風險,資金池、期限錯配最終都表現爲流動性風險,而流動性風險往往是機構經營失敗的直接原因。第三要強化風險隔離監管,隔離不同投資者的風險,隔離産品風險和機構風險,隔離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風險。
三是監管方式要更加優化。監管政策正在成爲影響市場預期的核心因素。監管者要主動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向社會傳遞清晰信号,提升監管的确定性,兼顧當前和長遠,強化政策出台的統籌協調,避免非預期影響。
總的來看,過去,在資管行業的共同努力下,我們推動了一個舊時代的結束,當前,即将見證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在此,祝願資管行業繼續砥砺前行,向高質量發展更進一步。
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副秘書長黃麗萍:行業規模質量同步提升,實現高質量發展關注三大問題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黨委委員、副秘書長黃麗萍發表《資産管理邁上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的講話。
黃麗萍表示,2021既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資産管理行業除舊立新、謀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基金行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具體表現在行業規模質量同步提升,有力推動居民财富增長,有力提升直接融資比重,有力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等四個方面。
今年以來,我國基金行業規模質量均獲得提升。
據黃麗萍披露,截至2021年6月末,公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管理人、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資産規模合計61.5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23萬億元,私募基金18.9萬億元,管理養老金資産3.6萬億元,均創下曆史新高。
黃麗萍指出,今年上半年,投資者結構更加均衡,居民資金和長期資金占比上升,金融機構及金融産品資金占比下降;投資結構持續向好,權益類資産占比超過四分之一,非标債權、通道類産品顯著縮降,标準化資産占比達到55%。
2019年,我國人均GDP邁入一萬美元大關。居民财富總量充盈,儲蓄轉投資需求旺盛,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條件不斷鞏固,技術進步和産業變革對創新資本産生巨大需求,這些都爲我國基金行業發展提供了戰略性機遇。
基金行業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黃麗萍提出需要關注三大問題:
第一點是拓展長期資金,進一步優化行業結構。從靜态視角看,養老金、保險資金、各類公益或家族基金會是國際資産管理行業主流的長期資金來源。我國一二支柱養老金和全國社保基金已經形成制度化投資運營機制,保險資金投向一二級市場的規模穩步擴大,構成長期資金最重要的基本盤。但是,從絕對量和結構占比看,長期資金在資産管理和資本市場中的份額還很小,遠未達到應有的水平。
從動态演進視角看,應當推動長期資金形成機制建設,一是開源機制,二是引流機制。在開源方面,國際上有一些成熟的經驗可以參考借鑒,比如鼓勵富裕群體以公益基金會的方式投資于基礎研究或公共服務。再比如,有些國家通過主權基金、儲備基金或引導基金實現公共目标,類似機制既可以助力第三次收入分配,又可以形成穩定的長期資金來源,這需要有關方面的協同推動。
在引流方面,應當加快第三支柱養老金頂層制度建設,鼓勵全民養老儲備,把家庭财富短期管理活動轉化爲長期投資。與此同時,資産管理行業應當重視财富管理和買方投顧巨大需求,積極探索養老專屬産品和大類資産配置服務,爲家庭部門提供可信賴的跨周期風險管理和儲蓄向投資轉化的專業服務,以有效供給牽引有效需求,不斷拓展資産管理服務邊界。
第二點是加強投資端文化建設,夯實行業發展根基。信任是基金之本,基金管理人是投資者的“職業管家”,基金行業要始終以投資者利益優先爲行爲準則,嚴格投資者适當性和利益沖突管理,始終圍繞人類社會發展方向開拓新業态、新局面,避免短視和投機。要在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生态文明、鄉村振興等金融服務薄弱環節發力,增加城鄉居民财産性收入推動共同富裕,改善城鄉居民養老儲備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大經濟社會環境生态投入改善生産生活質量,優化欠發展地區和農業農村發展性投資促進資源均等化,努力提升基金行業服務人民群衆的廣度和深度。立足中國國情,端正投資理念,修煉投資能力,改善業績考核,建設合規、誠信、專業、穩健投資文化,做到自身價值與投資。
三是加大綠色、創新投資,推動科技自立和可持續發展。基金行業要立足于投資端定位,提升價值發現、風險定價和主動管理專業能力,更好地發揮資本市場投資端功能。切實發揮企業家精神和組織創新活力,大力發展權益投資,引導創新要素聚焦科技前沿、經濟主戰場、國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爲實體經濟提供充沛的創新資本,加強投研和投後管理,優化被投企業治理和全方位賦能,助力科技自立創新和産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綠色投資,将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納入發展戰略和投資決策,積極服務綠色轉型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
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科創闆市場發展出現五大趨勢
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出席主論壇并發表了《全球資本市場資産配置新趨勢與科創闆市場投資新機遇》的主旨演講。
“兩年來,科創闆總體運行還是不錯的,發展趨勢也比較好。”劉逖表示。數據顯示,目前科創闆有339家上市公司,IPO融資額爲4195億,股票總市值5萬億。
劉逖還表示,當前科創闆市場發展出現五大趨勢:更強調“硬科技”、更能體現資産配置特征、更能體現大國競争态勢、更有利于一二級市場循環、更接近成熟資本市場。
具體而言,一是更強調“硬科技”。在定位上,科創闆突出“硬科技”特色,主要服務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科技創新企業,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以及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和戰略性新興産業。
“科創闆一直把‘硬科技’作爲重點支持的方向,現在更加強調‘硬科技’。科創闆上市公司裏,新一代信息技術公司數量占比爲40%,生物醫藥占比爲20%-25%,高端設備占比超10%,三個行業上市公司數量占比就達到了80%。”劉逖表示。
數據還顯示,2021年上半年科創闆公司研發支出與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爲8.6%,高于創業闆(4.9%)、滬市主闆(2.8%)、深市主闆(3.1%)等闆塊。
二是更能體現資産配置特征。“科創闆彙聚一大批有創新性、技術優勢、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上市公司,給境内外投資者提供分享中國技術創新和新經濟發展成果的機會,爲全球資産配置提供新機遇。”劉逖稱。
數據顯示,科創闆股票上市至今平均漲幅194.4%,科創50指數2020年以來累計漲幅42.7%,在境内外主要股指中領先。
三是更能體現大國競争态勢,當前一批高端設備制造、軍工類的企業在科創闆上市。
四是更有利于一二級市場循環。劉逖表示,目前340家科創闆上市公司中95%的企業都獲得了PE/VC投資,平均獲得的資金額是8億。注冊制下,企業在科創闆上市相對比較順暢,PE/VC順利退出後又可以進一步投資科技創新企業,由此在一二級市場之間形成良性循環的生态。
五是更接近成熟資本市場。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充分反映了我國股市不成熟,包括不成熟的交易者、不完備的交易制度、不完善的市場體系、不适應的監管制度等。
劉逖表示,科創闆的發展目标是率先建設成爲成熟市場,成爲科創企業上市首選地。成熟資本市場有兩大特征:從功能本質看,擁有偉大的企業,投資者有獲得感,企業與投資者均“願意來,留得住”;從市場表象看,業績與估值匹配,市值與交易量匹配,交易量穩。
科創闆已初步具備上述特征。兩年來,科創闆主要指标運行平穩,市場流動性水平與其闆塊定位、投資者适當性、交易制度安排等基本适配。從定價效率看,科創闆放寬了漲跌幅限制,優化了融資融券安排,市場博弈更爲充分,有利于加快均衡價格形成,與此同時“炒新”現象明顯減少。科創闆公司上市後在公司治理和持續信息披露等方面也初步經受住了市場的檢驗。
請先 登錄後發表評論 ~